最近五六年來,小青柑是茶葉市場中的另類明星,尤其是經過各路牛鬼蛇神的忽悠,特别受到一些年輕女性朋友的追捧。
但是,這裡面充滿了騙局!今天,我就來扒開這裡面的幾個主要騙局,全文閱讀完,大概需要3分鐘,請耐心看完。
先說小青柑的原料之一:“陳皮”,這是第一大忽悠!
一說到陳皮,很多人就會想到産自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新會陳皮”,就是中醫藥領域應用很多的“廣陳皮”,它的原料來自于當地的一種原生柑橘樹——茶枝柑。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陳皮,皮紋粗,黃而厚,肉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廣中來者為勝。
廣中,指的就是“廣東新會”。
可能有點拗口,茶枝柑結的果子的果皮,是陳皮的“原料”!
請留意一下“茶枝柑”這個柑橘樹樹種,之後我們會多次提到!
其實,不光有廣東的“廣陳皮”,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其他的陳皮,比如産自四川的川陳皮,原料來自大紅袍柑橘樹;還有來自浙江的浙陳皮、溫陳皮,福建的建陳皮、以及來自江西省南豐縣的贛陳皮,等等!
但是,請注意,茶枝柑的果皮剝下來曬幹後,并不能叫陳皮!陳皮的關鍵就在于一個“陳”字,曬幹三年以上的,并合理存放的皮,才能叫“陳皮”,才能入中藥、才會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黃酮類物質、芳香油類物質和多糖類物質。
這才是新會陳皮
在2016年,廣陳皮被歐洲藥監機構認可,列入了《歐洲藥典》。
在法國,一些高級餐廳裡面用廣陳皮來制作特色創新菜,至此,歐洲人也開始接受我們藥食同源的理念。
好啦,說回我們的主題!
這個茶枝柑的果子分三批采摘:
第一批采摘時間是在農曆八月到九月,這個皮叫青皮,無藥用價值,不光無藥用價值,喝多了還會嚴重的傷腸胃、損消化、敗胃口,甚至有幹嘔的症狀!
而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小青柑的原料,就來自于這個“青皮”!
第二批采摘時間在每年農曆十月左右,這時候果皮已經泛黃,叫二紅柑,也叫黃皮,主要用來制作調味料;
第三批采摘時間在每年農曆十一月左右,這時候果皮已經黃裡泛紅,叫大紅柑,也叫紅皮!
用這個“紅皮”為原料曬幹并陳放三年以上的果皮,才能夠叫做正宗的“廣陳皮”!因為此時陳皮中的揮發油含量降低,黃酮類物質含量增加,才會有藥用價值!
第二大騙局 産地騙局
目前,制作“小青柑”的“青皮”是不是來自于廣東新會呢?幾乎不是!
為什麼?因為正經道地的“新會陳皮”,産量非常有限,廣東内部完全可以消化掉!食陳皮是粵港澳、以及南洋華僑的特别愛好。
廣東有三寶:陳皮、老姜、禾稈草。再者,廣東人經常念叨:千年人參,百年陳皮!
對陳皮的熱愛,廣東排第二,無人敢排第一。
九制陳皮鴨
所以,廣東人“吃陳皮、喝陳皮、煮陳皮”是傳統保留項目,比如著名的陳皮綠豆沙、陳皮蜜餞、陳皮鴨等等。
在廣東還有著名的“陳皮宴”,每一道菜都跟陳皮有關系,食材全部來自新會陳皮。
好了,說回來,那現在制作小青柑的青皮原料絕大部分來自廣西!是的,廣西!
中藥領域有個“道地”概念,其實就是原産地概念。不同的産地由于氣候、水土、小環境的不同,哪怕是同樣的茶枝柑樹種,産出的果皮藥效也區别迥異。
為什麼市面上的小青柑會選擇用“廣西青皮”呢?因為便宜!
前面說了,正經的新會陳皮由于産量有限,需求旺盛,還有消費傳統,根本不愁賣!所以,價格一路高漲!
早在2014年左右,存放5年左右的陳皮的價格就是差不多300元一斤,八年左右的陳皮就是500元一斤。
這才是“廣陳皮”
現在,早就已經過千元了!
由于這幾年的熱銷,廣西很多地方大量種植了茶枝柑,也就産出了大量用來制作“小青柑”的青果。
那小青柑是怎麼制作的呢?基本的步驟就是:
第一,采摘鮮果,
第二,在青果開一個小洞,
第三,掏出果肉
第四,塞入普洱熟茶
第五,進烤箱烘幹
成本多少呢?一個小青柑的果皮成本不到兩毛錢,裡面塞入熟茶幾克,成本不到一毛錢!
合起來,一個普通的小青柑總成本不到三毛錢!
賣多少呢?價格五花八門!
從幾元,十幾元,到幾十元,甚至幾百元不等!
算一算,幾十、幾百倍、幾千倍的暴利!
第三、熟茶騙局
不寫了,老眼昏花,關于普洱熟茶,我在之前的視頻和文字裡講得夠多了,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突然想到一句話,魯迅在《狂人日記》裡面寫到: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最後,還是那句話,說真話的人太少,才讓騙子們如此猖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