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簡稱】
今天的中國擁有省份、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别行政區34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簡稱:有的一眼就能看出它代表的地方,比如“京”代表北京,“津”代表天津,“吉”代表吉林;
有的很隐晦,比如“蜀”代表四川,“魯”代表山東。
這些簡稱究竟有何深意?你對自己省會的名稱足夠了解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省會簡稱的意思。
1
京
咱們先從首都開始聊起。
說到北京,大家會想到什麼?長城?故宮?頤和園?
都是老建築對不對?
從下圖所示北京的“京”字發展演變過程來看,古人也是這樣理解的。
作為八朝古都,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咱北京最不缺的就是“老房子”,所以,它理所當然成了最好的形象代言物。
“京”字最初的意思是人為築起的高崗,後來漸漸引申為都城的意思。
2
申
上海有兩個簡稱,一個是“申”一個是“滬”。
“申”字最初的意思是天空中的閃電,不過這與上海簡稱“申”無關。
如今上海這一片在戰國時先屬越後屬楚。楚孝王封楚相黃歇為春申君,上海就是他的封地。傳說黃歇命人疏通過境大江,這條江就被叫作黃浦江或春申江,這塊地方就被稱為“申”。
那上海為什麼又叫“滬”呢?
早在公元三世紀,上海濱海及吳淞口一帶的居民多數以打漁為生。聰明的漁民們發明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滬”。當時還沒有上海這個地名,于是人們就将這一帶稱作“滬渎”,“渎”就是水流入海的意思,所以上海又簡稱“滬”。
3
秦
陝西有兩個簡稱:“陝”和“秦”,但近年來“陝”字用得更多,“秦”字習慣用在“三秦大地”這種說法中。
秦字是會意字,代表一個人用兩隻手握着杵舂米,秦字下半部分的“禾”字代表的就是糧食。
這個字也提示我們,古代的陝西,是一個盛産糧食的富足之地。
4
晉
說完陝西再說山西。
由于此地位于太行山以西,因而簡稱山西。明朝設置山西省,春秋時是晉國領土,所以簡稱“晉”。
用造字法來解釋,“晉”可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是兩支箭,下半部分是盛放箭的盒子,所以,“晉”是把箭插進盒子裡的意思。引申出來,就是稱贊此地之人擅長射箭,打仗厲害!
5
蜀
雖然四川車牌上的簡稱是“川ABCDEFG……”,但當地人更喜歡自稱家鄉為“蜀地”,聽起來更有曆史韻味(古代四川地區最早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叫“蜀國”)。
蜀本是象形字,代表的是一種蟲子——大眼睛、蜷縮身體,很像古人養的蠶(也有學者認為其為一種毒蟲,用毒蟲稱呼四川,以表達中原王朝對周邊族群的蔑視),這剛好與古蜀人擅養蠶一事對上。
6
魯
齊魯、齊魯,說的就是山東這一塊。
和晉一樣,山東簡稱“魯”也得名于周代分封的諸侯國,但當時一個叫齊國,一個叫魯國,都是聞名天下的大國。而現在的山東,就是由當時齊魯兩國領土共同組成。
問題來了,為什麼山東隻簡稱“魯”,而放棄“齊”呢?
從曆史上說,因為魯比齊更正。
魯國第一代國君伯禽是周公旦的兒子,也就是姬姓,與王室關系更近,在禮法地位上比姜姓齊國,乃至後來典型下克上、竊國而侯的田姓齊國要高得多,因此,魯國是春秋時期唯一一個可以和周使用同規格禮儀的諸侯國。
此外,山東簡稱“魯”,與孔子為魯國人也有關系。
7
甘
甘肅簡稱“甘”,并不是偷懶從“甘肅”二字中取了一個字糊弄了事,相反,甘肅省名的由來,是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字的首字而成。
在上古時期,中國分為九州,甘肅省境大部分屬雍、涼二州,舊稱“雍涼之地”。相傳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黃帝就誕生于甘肅地區。
撇開曆史淵源,我們單獨來看甘字。這是一個标準的指示字,甘就是在口中添加一橫,表示一種舌頭感受到的美好的味道。不知古時張掖叫“甘州”,是否和此地有美味的葡萄酒有關?
8
吉
“吉林”二字是清初時起的稱呼。因此地位于松花江上遊,滿州語稱“沿江”為“吉林烏拉”,所以當時的吉林也叫“吉林烏拉”城。
“吉”字在公衆心理,從來都與吉祥如意有關,《說文解字》裡也說:“吉,善也。”
用造字法解釋,“吉”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的“士”字代表玉圭,玉圭是古人用來祭祀之物;下半部分是個“口”字,代表祭祀物的底座。
自古以來,古人都極其重視祭祀一事,所以用于祭祀之物都是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好東西,比如玉帛、牲口、美味的食物等。因此,能與祭祀沾上邊,吉字自然代表好的寓意。
怎麼樣,是不是沒想到小小的簡稱居然有這麼多古老的淵源?如果這次沒提到您的家鄉,沒關系,我們下次接着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