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螺吃不出來肉?如果你知道血吸蟲,那麼就應該記得釘螺,初中生物課上,我們學習過釘螺是血吸蟲的唯一中間宿主,在我國,血吸蟲病流行于長江兩岸,及其以南的十二個省、自治區和上海市,且以長江中下遊地區較為嚴重經過多年的防治,本病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人們仍然談蟲色變,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釘螺吃不出來肉?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如果你知道血吸蟲,那麼就應該記得釘螺,初中生物課上,我們學習過釘螺是血吸蟲的唯一中間宿主,在我國,血吸蟲病流行于長江兩岸,及其以南的十二個省、自治區和上海市,且以長江中下遊地區較為嚴重。經過多年的防治,本病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人們仍然談蟲色變。
在煙台,大排檔裡的爆炒釘螺最為火爆,那麼大排檔裡的釘螺,就是血吸蟲的“釘螺”嗎?海寶在這篇文章中幫大家解答。
事實上,大排檔中的“釘螺”并非真正的釘螺,隻是螺殼大體上呈錐形,被人們誤稱為“釘螺”而已。在青島的地界上,最常見的僞“釘螺”是錐螺,在超市中通常會以涼拌熟食的面目出現,市面上偶爾也有生的賣,價格極為低廉,甚至比紫贻貝還要便宜。
常見的“香辣錐螺”,需要敲掉尾部,才能食用,不然很難把螺肉“吸”出來,這和吃田螺的道理是一樣的。錐螺是中腹足目錐螺科種類的統稱,具體到常被食用的種類,本磚家學藝不精,無力鑒别,大概以棒錐螺為主。此螺本有俗名“吸波羅”或“大吸波羅”,現在叫它“釘螺”的反而更多。
血吸蟲的中間宿主——釘螺,在我國主要是湖北釘螺(首先在湖北被發現故而命名)。這種釘螺最大以湖沼型為首,釘螺大小一般僅1公分左右,最大也隻有14mm,可比我們的辣炒釘螺裡的螺小不知道多少倍了。
哺乳動物感染血吸蟲病後,會在體内産卵,一部分的卵留在宿主肝髒裡形成結節影響肝功能、引起肝硬化,嚴重會造成死亡,另一部分随糞便排出體外,遇到淡水就會孵出毛蚴。而毛蚴隻會感染釘螺,在釘螺體内發育成熟,最後逸出尾蚴再通過皮膚接觸,感染包括人類在内的哺乳動物,如此周而複始。
長江水域遼闊且相通,疾控工作者為了徹底消滅血吸蟲病,隻能從源頭上切斷,遇釘螺而誅之,以此防治血吸蟲病。如今,血吸蟲病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如果在江灘池塘溝渠水田邊見到釘螺,大家一定要立即聯系當地血防部門,然後一定不要接觸疫水(釋放血吸蟲尾蚴的釘螺生長的水體)。而我們煙台的大排檔中的“釘螺”,大家可以繼續放心吃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