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家庭不順的五種表現

家庭不順的五種表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9 14:47:36

01

每個家庭都有難處。到底有多難?可能連當事人也說不清楚。

蒙泰格尼說過:“管理一個家庭的麻煩,并不少于治理一個國家。”

《大學》裡說:“治國在齊其家。”

顯然,管理家庭,和管理國家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引起了“蝴蝶效應”,那就會變成龍卷風;一件大事,如果大家都能隐忍、面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難發現,當一個家庭不順的時候,做好以下幾件事,事态就可控了,轉憂為喜。

家庭不順的五種表現(一個家庭不順時)1

02

第一,家長自我反思,當好“領頭羊”。

老話說:“至孝父心寬,父慈子更孝。”

從家庭管理上來說,父母率先垂範的作用很重要。如果家庭的主梁都歪了,那麼整個家庭都會歪歪扭扭的。

而父母作為高層的人,是沒有人去監督的。因而,要強化自我監督。正如曾子所言:“一日三省吾身。”

春秋時,齊景公問晏子,君子應該如何治理國家。

晏子說:“啟用賢惠的人,用品行來引領人民;向下索要财物,需要節制;多聽下層人的建議;不要因為高興就打賞,也不要因為生氣就處罰。”

不事驕行而尚同,其民安樂而相親”,高層的人做好了,底層的人安居樂業了,大家都會相親相愛。

作為管事的人,千萬不要“居高臨下”,而是做出謙卑的姿态,家庭的氛圍就會得到改變。

03

第二,堅持過節儉的生活,增加“存款”。

明朝皇帝朱元璋,他常常說:“自昔有國家者,未有不以勤而興,以逸而廢。”

他不僅把節儉當成習慣,還用來衡量身邊人的德行。比方說,皇後過生日,隻能小範圍擺宴席,參加宴席的妃子、王子、大臣,隻是得到了一碗肉。

有道是,有錢是一個家庭的底氣。可是,大家都随意花錢,底氣從何而來。

如果一個家庭中,兩個人努力賺錢,另外幾個人使勁花錢,就會長期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态。賺錢的人,越來越沒有動力。

當家庭不順的時候,多半和錢有關。越缺錢,越不順,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本錢。此時,把錢摳住,想辦法留下存款,是很有必要的。

有錢的家庭,處理問題的方法就簡單了,因而扭轉乾坤的可能性就提升了。

家庭不順的五種表現(一個家庭不順時)2

04

第三,推行群體決策,加強“溝通”。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家庭,“有話好好說”都變成了難題。

春秋時,齊桓公稱霸一方。他的成功,離不開謀臣管仲。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和大家商量,找到最好的辦法。

比方說,如何增加财富的問題上。齊桓公建議對人口、房屋、樹木、牲畜等進行征稅。管仲卻建議,直接索要财物,這是會激發憤怒的。最好是管控商品流通的環節,從流通過程征稅。這就是“取之于無形,使人不怒”。

在資源管控方面,管仲認為,要“唯官山海為可耳”。官府的人要親自去管理,并且把資源帶來的利益,适當分配給普通人。

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一個人想不到的事情,一群人就可以想到了。如果大家都沒有辦法,那就把建議拿出來,綜合一下,也是會有眉目的。

很多家庭,都是“父母說了算”,孩子隻能執行;老人在家裡,說話都得小心翼翼。這樣的對話格局,需要改一改。

讓每個人都有話說,說得上話,久而久之,家庭會有更多歡聲笑語。尤其是外出賺錢的人,回到家,總要傾訴煩惱,甚至抱怨幾句。

有個詞語,叫“不吐不快”。就是告訴我們,讓大家吐露心聲,接着就快樂了。

05

第四,重新給家人定位,高效利用“勞動力”。

《晏子春秋》裡有這樣一個故事:齊景公要修建很大的房子,工人們沒日沒夜幹活,風雨來了,也不能休息。

一轉眼就到了秋天,房子還沒有完工。大臣晏子很着急,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有一天,齊景公請晏子喝酒。晏子假裝有醉意,說:“秋天了,風一吹,莊稼就落了......可是,沒有人收割呀。”

齊景公醍醐灌頂,讓工人們回家了。

有這樣一個觀念:“農時就是命令。”

勞動力的安排,要根據農時來定奪,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就耽誤了賺錢。

另外,一個家庭裡,每一個人都要合理定位,如果勞動力在家做家務,老人在外賺錢,家庭就會舉步維艱。這樣的局面,需要及時做出調整。

勞動力越強的人,越要站在主要位置,勞動力較弱的人,做家務,孩子們努力讀書。正确的位置,可以讓每一個人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家庭的利益,實現最大化。

家庭不順的五種表現(一個家庭不順時)3

06

當一個家庭不順的時候,第一步就是“找到根本原因”。

通常來說,家庭不順,是因為“缺錢、缺人品、缺勞力、缺目标、缺資金、缺人脈”等。問題找到了,然後對症下藥。

根據家庭的變化,對家庭的矛盾、優勢、缺點,進行動态管理。最困難的時候,要建立“台賬”,讓每個人都心中有數,各司其職。

古德在《家庭》裡寫道:“家庭是一項社會發明,其任務是将生物人轉化為社會人。”

家是社會的組成單位,其根本目的是在社會上立足,并且促進社會的發展。單個的家庭和社會,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系。

做人,千萬别算計家人的利益,而是對外獲得利益。

越是困難時期,越要消除内耗。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