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簡單的湖北方言

最簡單的湖北方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22:21:44

○湖廣漁夫·趣說方言

湖廣漁夫前文《方言其實很“古雅”!您品品這些湖北話……》刊發後,反響強烈,特别在年輕網友中産生了震撼,他們紛紛留言:

“說起來很土,細品确實古味十足。”

“孔子說,禮失而求諸野。農村方言反而保存了古韻。”

“我第一次發現方言裡存在更文雅的用詞,是我知道香菜的學名叫芫荽(yan sui),因為我媽不識字,但她一直把香菜叫‘鹽須’這個音。”

……

應網友要求,湖廣漁夫再與大家分享一些方言中的古雅詞彙,如掣霍、頸項、㲃毛、摛手動腳、不佮人等。

寫此稿時,正值2022年春節臨近,過小年了。

這過小年,南方與北方也有差異,南方多為臘月二十四,北方卻是二十三。南方、北方為何不一樣,差了一天?

據新華社: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曆史更為悠久。南宋詩人範成大的《祭竈詞》中就有這樣的描述:“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而關于北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一種說法是清朝皇帝為了節省開支,在臘月二十三祭祀火神的同時,也祭祀竈神。北方民間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形成了新的風俗。

簡言之,本來小年是二十四,但北方受清朝皇室影響,變成了二十三。

南方、北方語言形成的差異,也跟這個小年風俗差異相類似。很多詞彙南方承襲了古代漢語“古音古義”,但北方在民族大融合中發生了變化。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标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大力推廣普通話是為了方便全國各地區之間、各民族之間互相交流,十分必要。

但我們在學習普通話的同時,也需要了解下我們地方話的來曆,這種了解,有助于我們學習普通話及理解古漢語,同時也是為了讓年輕人尊重老輩人講的方言,不要輕言老人講的方言“好土”。

最簡單的湖北方言(方言其實很古雅)1

(一)掣霍

閃電,湖北方言多說為“掣霍”,也有說為“掣閃”“霍閃”。

查資料,“掣霍”這個詞彙早在唐代就有。“有錢莫掣霍,不得是奢華。鄉裡人儜惡,差科必破家。”這是唐初白話詩僧王梵志的詩句。詩中“掣霍”是引申義,指揮霍浪費。

掣,普通話注音“chè徹”,但湖北地方話有音變,有讀為三聲“扯”的,還有讀二聲的,另有讀為“攝”的。

掣,基本字義是“一閃而過”。有成語“風馳電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風吹電閃一樣。

霍,音huò獲,但湖北方言讀一聲或二聲“豁”。

霍,字義是疾速、快,突然發生。

“霍地竄出一隻貓,吓了我一跳。”

是“掣霍”,還是“掣豁”?豁,有“快,裂開”含義,閃電把天空撕開口子,也符合“豁”字義,但古詩文多用“霍”,用“掣霍”更為規範。

《西遊記》第八十七回:“今日見有雷聲霍閃,一齊跪下,頭頂着香爐……”

從口語中“掣霍”表達看,“霍”可作名詞指“閃電”。

“天上有霍,要下雨了。”

霍,還形容光閃動的樣子,電光霍霍。

最簡單的湖北方言(方言其實很古雅)2

(二)頸項

湖北方言把脖子說為“頸項”——頭和軀幹相連接的部分。

項,方言保留發古音“hàng 沆、夯”,不讀“xiang向”。另外,說“頸項”時,後一個字“項”韻母發生音變,說成“頸晃huang”,也有地方說成“頸扛”“頸框”

湖北話“頸項”是個很古老、很規範的詞彙,現在也屬于普通話詞語,雖然與普通話讀音上有差别,但對應的字一樣。

東漢《說文解字》有“頸”、有“項”,但沒有“脖”。

“脖”是後起字,為形聲字,是頸的俗稱。

文字源流:

頸jǐng,從巠從頁,巠亦聲。“頁”指人頭,“巠”意為“繃直”,“頁”與“巠”聯合起來表示“人頭向上伸直”。本義:人頭向上伸直時候看到的位于下巴和鎖骨之間的組織,也就是脖子前的一部分,也指脖子。

項xiàng,本義指頸的後部,泛指脖子。

《說文解字》說:“項,頭後也。從頁,工聲。”

看幾個“項”字相關詞彙。

項鍊:挂在頸上的鍊狀首飾。

項圈:戴在頸部的環形飾物。

項背:頸項與背脊。

望其項背:看得見别人的頸項和後背。形容差距不大,能夠趕得上。

引項受戮lù:伸長脖子等待被殺。

項圈,以前農村小男孩佩戴非常普遍,俗稱“狗箍子”,一般用銀元(白銀)打造,象征富貴、健康。

最簡單的湖北方言(方言其實很古雅)3

(三)轹li

“地上有個毛毛蟲,快li死它。”

“li”——腳掌踏住用力碾軋,其本字是什麼?

湖廣漁夫認為,這個湖北、四川等西南官話常用詞彙,來源于古漢字轹lì或躏lìn。

轹li,與“栎”同音,《新華字典》收錄有,為三級漢字,不算生僻字。字義解釋,屬書面語,義一“車輪碾軋”,義二“欺壓”。

組詞:淩轹(欺壓),轹谷(碾壓稻谷等糧食)。

躏,與蔺、吝同音,字義與“轹”差不多,“使力的碾踏”,組詞有蹂躏,躏蹂,躏踐,橫躏。

躏,古代也同“蹸”。

躏字有足字旁,構字合理,但音不合。綜合字義、字音,湖北方言中表達碾踏的“li”應寫為“轹”。轹,原義是車輪碾軋、滾壓,後引申為腳掌碾踏,以及人的欺壓行為。

《漢書·酷吏傳序》:“刻轹宗室,侵辱功臣。”

刻轹,意思是欺淩,摧殘。

轹,普通話注音為四聲,方言讀一聲。

有專家把“li”表字為“躧”,字義字音不合。躧,基本字義指“鞋”,讀音xǐ(洗)。

(四)摛chi

摛,音chī癡,方言“chī手動腳”的本字。

“說話就說話,不要摛手動腳!”——君子動口不動手。

摛手動腳,也說為摛腳動手,意思是毛手毛腳,打人。

最簡單的湖北方言(方言其實很古雅)4

把手摛倒——把手伸出來。摛,在湖北口語裡是伸出之義,其音其義符合《說文解字》相關解釋。

“摛,舒也。從手離聲。醜知切。”——《說文解字·卷十二·手部》。

《新華字典》收錄有摛字,字義是“舒展,散布”,為三級漢字。

相關詞彙:摛錦布繡,英名遠摛,摛文。

(五)㲃jiu

㲃,音jiù救。方言有㲃筋、㲃毛等詞彙。

㲃毛,即卷毛,彎曲的毛發。燙過的頭發,谑稱為“㲃毛一頭”。

最簡單的湖北方言(方言其實很古雅)5

㲃筋、歪㲃,形容人倔強。

㲃是古漢字。

《說文解字》:㲃,揉屈也(柔而屈之)。《唐韻》《集韻》居又切,音救。

方言“㲃毛”,音與義,承襲遠古。

(六)佮gé

佮gé,方言發音go(郭),常用口頭詞彙。

他們倆不佮(不相容,不和)。

他佮不得人,或他不佮人(不容人,難相處)。

俗語:叫化子佮不得讨米的(比喻同類人之間不相容)。

這個方言詞彙也是承襲了兩千多年前的古漢語。

《說文解字》:合也。

佮:相合;通力合作。

不佮:不相合,不相容。

湖廣漁夫在前文中講過的幾個方言詞彙,芫荽、礓礤、窦裡,也是很古雅。

芫荽,字典注音yán-sui(鹽雖),但網友說實際發音“鹽須”。s聲母變成x聲母,“雖”讀成“須”,是西南官話正常發音。還有最常用的“說shuō”“水shuǐ”等字,西南官話發音,聲母變為“x”。

北方人把芫荽稱為香菜,是俗稱。不少網友指出,芫荽說為香菜并不準确,一則芫荽與香蔥、生姜一樣,并不是“菜”,是作為佐料用;二則就算是菜,也不能獨占“香菜”這個名稱,因為香的菜很多啊,如韭菜、洋蔥、大蒜、芹菜等。

礓礤jiāng-cǎ(江擦),與芫荽一樣也是術語學名。

有的網友把房前屋後的台階“jiāng踏”,寫為“江踏”,這不準确,應寫為“礓踏”

窦,音dòu豆。窦裡,即裡面,裡邊,内面。

塘窦裡,水窦裡,灣子窦裡,在車子窦裡……

窦,空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方言“窦裡”,來自其本義,實為先秦雅言。

還有鄂東南把砍柴說為斫zhuo柴,筷子說為箸zhu,站住說為企qi倒、或徛ji倒,也是承襲古漢語。

(說明:本文配圖均來自網絡)

鈎沉鄉愁民俗,聚焦城鄉共榮

點“關注”,看湖廣漁夫趣說雜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