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哪4件事?
第一件事,是價值觀的教育什麼叫價值觀的教育?
第一個,叫對世界的認識。
觀世界,才有世界觀;觀人生,才有人生觀;觀宇宙,才有宇宙觀。多看曆史書籍,增加見識;去名勝古迹,拔高胸懷;去名山大川,提高境界;然後周遊列國,開闊眼界。對吧?
請注意,我分享的不是知識,我分享的是真理,什麼叫真理?真理是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叫真理。讀萬卷書很重要,但永遠沒有行萬裡路重要;行萬裡路很重要,永遠沒有閱人無數重要;閱人無數很重要,但永遠沒有貴人幫助重要。各位,同不同意?所以,我告訴各位,記住了,讓孩子去擴大這個世界的認知,非常重要。
第二件事,叫獨立精神。什麼叫獨立精神?咱們現在,你看,有很多孩子獨立性太差。對吧?就是有一個孩子2歲認識2000個字,4歲上小學,7歲上初中,14歲上大學,16歲就大學畢業了,進了“中科院”,厲害不?16歲進的“中科院”。
結果開學不到一個月,被校長辭退了。他媽媽很氣憤,找到那個校長說:“我孩子那麼優秀,為什麼把我孩子辭退?”校長就說一句話:“你的孩子很優秀,但是我們不能要。”為什麼?“他學習上是個天才,萬裡挑一,甚至十萬裡挑一,百萬裡挑一,但是我們不能要。”為什麼?“因為他連生活自理的能力都沒有,我要一個‘廢物’幹什麼?”人家就這麼說話的,說:“我要一個‘廢物’幹什麼?”衣服都不會洗,同學交流也不會,溝通也不會,沒朋友,就會看書,鞋帶也不會系,那就是“學習機器”,讓孩子變成“學習機器”有意義嗎?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我告訴你,越早離開父母,孩子越獨立。天底下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在一起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開為目的。
所以,你們的孩子在5歲之前,就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系鞋帶、自己收拾東西,幹啥都自己。爸媽不要着急糾正,也不要幫他幹。很多爸爸、媽媽就是管得太多,看得太緊。一看孩子不會,趕緊上去幫忙;一看孩子不行,趕緊過去幫孩子,你幫他幹什麼?對吧?所以,要每天刻意地訓練孩子的獨立。
第三件事叫閱讀。閱讀是終身的習慣。家人們,高手都是終身閱讀者,都是終身學習者。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的習慣,我分享三個建議。
比如說,早上6:00—6:30,這個就雷打不動了。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千萬不要給他改變,他要帶着這個習慣,到了初中、高中、大學,孩子就成了,你不要小看這個習慣,養成了很厲害。
第二個,叫創造閱讀氛圍。除了早上你要陪孩子閱讀之外,還有啥?你們知道嗎?就是晚上你們要陪着孩子幹嗎?讀書。有一個詞特别好,叫家庭閱讀時間。每天陪着孩子一起讀書,讀半小時。你說你忙、你累,你再忙、再累,你陪孩子讀半小時的書有吧?閱讀完了,你們去跑跑步,到樓下打個羽毛球、乒乓球啥的,小區裡邊跑一跑,回來是娛樂時間。你記住,每天必須要有娛樂時間,而且一定是先閱讀。它的順序是這樣的,孩子回家以後,先寫作業;吃完飯以後閱讀;閱讀完以後散步、運動;回來看電視、玩,然後睡覺。我一般睡覺之前,沒有閱讀習慣,因為我睡覺之前,我要閱讀了,第二天就忘了,知道吧?你剛閱讀完就睡覺,那不就忘幹淨了嗎?
孩子回到家發現爸爸在讀書,媽媽在讀書,他一定會找書。閱讀完了一起分享,每個人的收獲是什麼。比如說媽媽在看《道德經》,爸爸在看《西遊記》,兒子在看《山海經》,那都看完了,聚在一起,每人分享5—10分鐘,分享感受,分享出來的就是自己的。讀書叫“讀進去”,分享叫“噴出來”,隻有“進去”和“出來”,一來一回,他就能變成記憶,深度記憶,就變成自己的了。而且在分享的過程當中,還在鍛煉孩子的什麼?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各位同意吧?
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終身運動者、責任承擔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所以,我再分享給你們一句話,家人們,你除了健康的身體是你自己的,其他的都叫身外之物。
歡迎大家給出教育孩子的寶貴意見,一起讨論成長,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家庭更幸福和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