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南海海域興風作浪的美國海軍因為一起“撞船事件”登上了熱搜。根據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發表的聲明顯示,美軍“海狼”級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國際水域撞到不明物體。按照美軍的說法,“康涅狄格”号依然可以正常運行,但撞船事件還是導緻多名美軍士兵受傷。由于美軍對于此次“撞船事件”的事故原因沒有做更多的介紹,“康涅狄格”号到底撞上了什麼不明物體?潛艇聲呐系統為何沒有做出預警?“康涅狄格”号為何出現在南海?這些核心問題目前無法找到正确答案,“撞船事件”衆多疑點也引起了各方關注。
首先來說,此次“撞船事件”之所以備受關注,就是因為事件主角是大名鼎鼎的“海狼”。“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自問世以來,一直是美國海軍的王牌,也被譽為全球最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之一。1998年服役的“康涅狄格”号水下排水量約9300噸,盡管它的噸位和同級别的俄制核潛艇無法相比,但在靜音性和殺傷力方面更勝一籌。除了裝備先進的聲呐系統之外,它還搭載了“戰斧”式巡航導彈,并能一次性攜帶50枚重型魚雷及導彈。雖然說已經服役20多年,但“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的綜合性能依然處于世界一流水平。當然,性能出衆的“海狼”級造價不菲,财大氣粗的美國海軍最終也隻建造了3艘。就是這樣一款備受美國海軍重視的王牌核潛艇,讓此次“撞船事件”變得看點十足。
根據美國海軍及一些美國媒體的報道,目前“康涅狄格”号的事故原因基本可以排除“軍事攻擊”,很有可能是一次普通的水下安全事故。因為南海一直是全球海底環境最複雜的海域之一,除了水下環境複雜、海底輪廓不斷變化之外,由于該海域過往船隻衆多,環境非常嘈雜,這也會導緻很多船隻的聲呐雷達系統會受到幹擾,無法精準作業。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作戰總監卡爾·舒斯特就表示,南海地區聲學環境非常差,外部噪音、洋流産生的環境噪聲以及複雜的水環境都會影響潛艇對聲呐回聲的接收。
從這一點來說,“康涅狄格”号很有可能是撞到了水下山脈、礁石或沉船等物體。我國海軍專家李傑接受媒體采訪時進一步指出,如果潛艇抵近島礁執行任務,撞到島礁水下部分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對于美國海軍來說,潛艇安全事故并不少見。比如在2005年,“洛杉矶”級核潛艇“舊金山”号就在關島海域撞上了海底山脈,潛艇遭遇重創,多名艇員受傷,“舊金山”号雖經大修後得以重新服役,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提前退役。
那麼,“康涅狄格”号為什麼會出現在南海國際水域?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就在撞船事件發生的同期,美英日等國海軍正在菲律賓海及南海地區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按照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的報道,此次參與軍演的航母就包括了美國海軍的“裡根”号、“卡爾·文森”号以及英國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号,再加上日本海自的準航母“伊勢”号,其規模不可小視,演習針對的目标更是不言而喻。
還是那句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近年來,美英等國海軍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頻頻在我國南海地區興風作浪,美國及其盟友在大秀肌肉的同時,也對南海及周邊地區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和重大風險。正如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所言,在“康涅狄格”号撞船事件發生後,美國故意隐瞞和拖延,對于事故的情況介紹也缺乏透明度,這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此次事件的真相以及美國的真正意圖如何,都值得中國及南海周邊國家質疑和重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