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殊的假期,觀衆們紛紛宅在家裡,讓徐兵編導的《新世界》備受矚目。
這邊,“徐天”三兄弟的人生起伏剛剛落幕;今晚,徐兵又帶着新作《我在北京等你》上線了。
沒錯,這一次他的男主角還叫“徐天”。
從2011年的《紅色》開始,徐兵每部戲的男主角都叫“徐天”;
生活裡,他觀千人一面,劇本中,他筆下一人千面,“徐天”的故事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徐兵
為什麼都叫徐天
前不久熱播的70集長篇巨作《新世界》,由尹昉飾演的男主角名叫徐天。
《新世界》,尹昉飾演徐天
從《紅色》開始,徐兵便執着于一件事情,隻要是他親自操刀的作品,就把自己筆下的每個主角都取名“徐天”,漸漸地,這也成為編劇徐兵的一種特殊水印了。
《紅色》,張魯一飾演徐天
盡管劇中名字一樣,但每一部戲中,“徐天”都不一樣——《紅色》中的徐天是學成歸國,幫助共産黨地下人員完成任務的熱血青年;《緝槍》裡的徐天化身為一名在北京打拼生活的外賣小哥;《戰鼓擂》裡的徐天是一個身懷絕技的酒館老闆;《請你原諒我》裡的徐天是數學、曆史、車工技術等技能無師自通,智商極高的天才;《最好的安排》裡的徐天是一個深情的富二代;《美好生活》裡的徐天則成為了一個人生失意的中年大叔。
這些也都是“徐天”
今天上線的《我在北京等你》,由李易峰來擔當“徐天”。他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長大之後成為了一位放蕩不羁的底層律師,從底層人物懷揣夢想開始展開故事……
《我在北京等你》,李易峰飾演徐天
為何徐兵執着于将自己的“男主角”都取名為“徐天”?
有一種說法是徐兵的兒子叫徐天。确實,徐兵說過,當年因為懶得起名字,于是順手就拿了兒子的名字“徐天”來用,這代表了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就跟親生兒子一樣。
要說徐兵懶,也是真懶,《新世界》裡主要人物的名号,除了徐天之外,金爺、鐵林、田丹、柳如絲等,全都是他當年《紅色》裡主要人物的名号。
來看看《新世界》和《紅色》的人物對比
上圖為《新世界》,下圖為《紅色》↓↓↓
“我不是因為兒子叫徐天,我就非得取徐天。”徐兵說,“我内心深處有一個原因,就是千人一面和一人千面的問題,我的戲雖然男主角都叫一個名字,但所有的人性格迥異,樣子都不一樣,因為這個原因,我就不改了。”
每個“徐天”都是徐兵關心的小人物,“我自己就不是英雄,是小人物,所以我體會的,我由内往外散發的,都是小人物的情緒,小人物的邏輯。我所有戲的出發點,古裝戲也好,現代戲也好,隻要是小人物的情感,都行。”
張魯一因為演活了《紅色》的“徐天”
而令很多觀衆念念不忘
徐兵說:“對比普希金、托爾斯泰等等,他們的文藝作品,是在那個時代的土壤裡長出來的,而我們這個時代,也需要這樣的東西。我肯定沒法跟托爾斯泰去比,但我是現實主義者,我關心現在的小人物。”
徐兵
為什麼偏愛紅色
這次的《新世界》,徐兵不僅是編劇,也是導演。
如果寫劇本時,他對“徐天”名字有執念,透過鏡頭,可以看到,他對“紅色”也有割舍不下的偏愛。
當年,他的一部《紅色》大放異彩,記得第一集裡,淞滬會戰失敗,日軍大量湧入,灰暗冷清的背景,慌亂的人群,營造出來的壓抑感,隻有女主田丹慌張遺失的“紅色”紗巾是唯一的色彩。後面的劇中,紅色紗巾的特寫非常多,代表着希望和光明。
紅色紗巾是《紅色》男女主角相識的關鍵道具
《新世界》中對紅色的運用就有點過多過濫了:賈小朵帶着“紅色”發卡;小辮子紮着“紅色”頭繩,穿着“紅色”棉襖;還有紅色圍脖對女主角田丹的意義重大,大有“圍脖在田丹在”的既視感;就連熱水袋,他都用了紅色的……
《新世界》中,紅色圍脖再次成為重要道具
相比起當導演,時時刻刻被所有人盯着,徐兵更喜歡關起門來寫劇本,“寫劇本比喝酒都嗨,比什麼都嗨。”關起門來“自我分裂”,一部戲裡十幾個人物,他寫作的時候,得瞬間就變成他們。
據徐兵說,有一次他在國外寫作,抽了支煙,把煙放到煙筒裡,把房子給點着了,火警鈴聲大作一分鐘,屋裡濃煙滾滾,他仍渾然不覺,直到太太半途折返拉他,他才抱着劇本從屋子裡出來。
徐兵和《新世界》的三位男主角
這次“硬着頭皮”當導演,純粹是為了讓自己寫的故事能“一以貫之”。
關于《新世界》,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觀衆又忍不住要看,看了又生氣,一直生氣到最後一集,并且組織了各種看後生氣群,還有“假如我是徐兵群”……還有人以徐兵的身份口吻,在豆瓣上回答各種創作問題。
《新世界》的豆瓣評分隻有5.9
要知道此前的《紅色》豆瓣評分高達9.2
徐兵笑笑,“一切都挺好,衆口不一,有喜有怒十分好。”他還寫了封公開信向觀衆道歉,“因為題材背景,這戲是給舊世界紮針兒的,可能針紮得有點慢,大家不太爽……是我的錯,就算紮針也要一針到底,緩緩紮入确實極不舒适。”
徐兵寫給觀衆的公開信↓↓↓
向上滑動閱讀
“這回已經這樣了,謝謝寬容,下回争取集體爽歪歪。”徐兵說。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吳翔
編輯:小開
圖片:影片劇照,部分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