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正大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積極扶持與發展高效農業,通過持續優化産業結構調整、抓實産銷銜接、利益聯結機制,真正讓群衆得到了實惠。
走進正大鎮清水村吊瓜子種植基地,處處可見長長的棚架上爬滿了綠色的瓜藤,瓜藤下,一個個金黃色的成熟吊瓜子豐收在即。由于是初次種植,缺乏采摘經驗,這幾天,貴州省科技特派員侯彥雙都在基地裡教授村民吊瓜子的采摘技巧。“區分吊瓜子是否可以摘,首先是看顔色,再來就是摸摸它的軟硬度,如果顔色全部為黃色并且摸起來是軟的,說明這個瓜已經成熟到位,我們就可以采摘下來了。大家可以看一下,幫它傳一下,這個就是成熟的吊瓜子,比較軟。”貴州省科技特派員、松桃正大鎮科技副鎮長侯彥雙手裡捧着一個成熟的吊瓜子在瓜棚裡現場講解。
吊瓜子本名栝樓子,為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木植物,因為形狀像小西瓜,果實從藤上向下挂,所以俗稱“吊瓜子”。因為吊瓜子投資成本少,一年種植投入,可以多年收獲受益,加上它的根、瓜皮、瓜籽都是重要的中藥材,可謂一身都是寶,因此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去年年底,清水村種植大戶張紹明看準商機,流轉了村裡的130餘畝荒地,從浙江義烏引進吊瓜子在當地種植。由于在種植過程中,得到了正大鎮農技專家的全程技術指導,加上與浙江義烏公司簽訂了保底回收合同,讓吊瓜子在豐收的同時也解決了銷售問題。
據正大鎮清水村吊瓜子種植基地負責人張紹明介紹:吊瓜子是第一年種植,一畝地産籽是150斤到200斤,每畝經濟收入是3500元,我們和浙江老闆簽訂了保底回收價18塊錢1斤,大概一年的收入是40萬左右,第二年的産量到300斤到400斤,一年收入大概是80萬左右。
吊瓜子的豐收不僅給種植大戶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更帶動了全村9戶貧困戶在基地裡就業,有了穩定的收入。正大鎮清水村村民張應祥就是其中之一,他說:“我們在家裡沒有什麼事做,年紀又大了,出去也找不到事做,現在在吊瓜子種植基地打工,一天70元,增加自己家裡的收入。”
今年以來,正大鎮充分利用土地整治項目,通過田坎會、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等方式積極召開産業發展座談會,幫助貧困村、貧困群衆找準産業,并通過成立農業産業技術專家服務團對産業進行全程技術指導,讓群衆脫貧緻富的信心得到進一步增強。“通過這些基地、産業的建設,發揮了正大鎮農業專家的作用,通過農業專家下村,把技術、把觀念、把一些想法帶過去,來引導種植大戶、種植老闆讓他們科學種植,提高産量、提高産值,下一步,我們會把我們的農業專家會帶到田間地頭,争取做到一個産業對一個專家,做到比較精準,做到産業的利益最大化,效益最大化。”侯彥雙說。(李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