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說“三歲定八十”
這有理論依據嗎?
為什麼三歲就可以為一個人的一生下定論?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三歲前大腦發育的情況。
人類的大腦是唯一在出生之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彈性是非常大的。
别看我們一生能活到七八十歲甚至是上百歲,
但是大腦在三歲之前,就已經發育到成熟期的80%了。
那在這短短的三年内,促使大腦發育的重要因素是什麼呢?
除了家長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有愛的生存環境、更重要的就是父母的語言。
如果把孩子的大腦比作是一台機器的話,
父母和孩子說什麼樣的話,就是在為孩子創造這台超級機器的過程。
雖然三歲之前的孩子,他還沒有主動學習的意願,
也不會說,我想聰明點,我去學點啥。
但恰恰這時候是孩子大腦迅速發育的階段。
他們的智力發育,就是通過聽覺和視覺接收大量的信息,來刺激大腦建立神經連接。
而這個階段和孩子形影不離的是父母,
他們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就特别大了。
美國就有一位博士在研究孩子小時候從父母那裡接收到的語言數量,
對未來學習能力和性格塑造有哪些影響的時候,做了個統計,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三歲前聽到的單詞比高學曆家庭的孩子少了3000萬個。
而且不僅數量有這麼大的差别,
高學曆家庭對孩子說話的方式多是鼓勵、肯定、内容上也更豐富和積極。
通過這個統計研究人員發現,
那些家庭條件好,父母學曆高的孩子,通常能赢在起跑線的秘密,
不是因為人家有條件給孩子報保種補習班,舍得給孩子花錢,
而是因為他們在三歲之前就和孩子有非常多的交流,
而且說的都是特别有營養的話。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看着也很努力,
但學習成績就是提不上去、理解能力差、表達能力不足等等有這些現象,
那就要反思一下,
在孩子三歲之前,你有沒有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來刺激孩子智力的發育。
我們甚至可以粗暴地說,
上了小學之後,孩子的智力、學習能力、特長等等這些方面的表現,
就是父母對孩子早期教育的檢驗。
而我們常說的天才兒童,
其實就是把對的人放在了對的環境中,充分激發了孩子的潛能。
所以說,家長如果能有意識地通過語言來刺激孩子的智力發育,
那孩子離天才兒童也就越來越近了。
但是,你知道嗎?
孩子的潛在能力是遵循一種遞減規律的,越早開發越好!
假設一個孩子在生下來具有100分的潛在能力,
所以,特别要提醒
咱們孩子在三歲之前的家長,尤其是準爸媽們,一定要把握好三歲之前,
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機會之窗”。
咱們要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最大化的“激活”,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實方法很簡單,隻要家長運用“3T”原則法和孩子對話,就能最大化地激發孩子大腦潛能。
#C茜說心理#
我是C茜
專注于情感、家庭親子溝通和個人成長的心理學深耕者。
希望通過我的分享,給迷茫和遇到困惑的朋友們一絲幫助和希望。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有疑問和困惑歡迎評論私信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