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裡來百花開~
萬物生長、生機勃勃的春天,新鮮的蔬菜水果也特别多,可以說是讓人挑花了眼。
但是,向來有“天然、營養”美譽的一些蔬菜,也暗藏健康風險,比如現在當季的這幾種——
春日常吃的3種蔬菜,緻癌毀肝腎
無根豆芽
早在古代,人們就喜歡在開春時節吃“芽”。他們認為,那些剛剛“發芽”的東西,是最具生命力的,最适合在春天,這個萬物複蘇、生長的時節裡食用。
豆芽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它熱量低,而其中的水分和纖維素含量很高,且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可清除血管壁中堆積的膽固醇和脂肪,防止心血管病變,十分适合老年人食用。
但是,現在市面上毒豆芽很多,如果不會挑,誤買了“無根豆芽”,吃了可能會緻癌。
無根豆芽的生産過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無根劑。無根劑,又叫無根豆芽素,是一種能使豆芽細胞快速分裂的激素類農藥,同氮肥一樣對人體都有緻癌、緻畸形的作用,但它也能讓豆芽快速成長,變得更粗更白。
豆芽的正常生産過程中,1公斤綠豆能生出4公斤豆芽;用了無根劑後,1公斤綠豆卻能生出6公斤豆芽。很多商販看中這點,昧着良心往豆芽裡添加無根劑。
(左邊為有根豆芽,右邊為無根豆芽,圖源/網絡)
除大量使用無根劑,無根豆芽在生産過程中往往還會用上了漂白粉、保鮮粉等有毒化工原料。如果長期食用危及健康,并且可能導緻細胞癌變。
建議:買豆芽時需多注意觀察,不要選擇有刺鼻味道的豆芽或者是無根豆芽。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須發育良好,沒有爛根爛尖,并且身挺直稍細,芽腳不軟。
蕨菜
春天的野菜中,蕨菜是妥妥的明星菜,飯桌上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蕨菜的口感又脆又嫩,清香滑潤,是最受歡迎的傳統春季野菜之一。
不過,小編要給諸位愛吃蕨菜的朋友潑盆冷水了——蕨菜可能會緻癌!
這是因為,蕨菜中含有的“原蕨苷”,會跟氨基酸反應,會破壞遺傳物質DNA,目前很多研究都發現它可能緻癌。
早在2011年,蕨菜就被世衛組織的下屬機構,即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2B類緻癌物(對人可能緻癌)。
可能這時就有小夥伴會說,我每年都吃蕨菜,也沒見出問題啊。
抛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吃過蕨菜的朋友也不必太恐慌,隻要不是長期、大量地吃,偶爾嘗個鮮問題也不大。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吃多少才比較合理、安全呢?
遺憾地告訴大家,關于蕨菜的緻癌性,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确的“安全劑量”。但為了降低得癌風險,建議大家還是盡量少吃。
未成熟的番茄
作為一種常見的國民蔬菜,番茄也經常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但有一種番茄可不建議大家吃,那就是未成熟的青綠色番茄。
未成熟青綠色的番茄裡,含有一種毒性物質——龍葵堿。它會刺激胃腸道黏膜,也會麻痹人的中樞神經,故而引起惡心、嘔吐、頭暈、流涎及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狀。
龍葵堿很難通過烹饪破壞,需要170攝氏度以上的深度油炸處理,才能顯著降低龍葵堿在食物中的含量。
換句話說,未成熟的青綠色番茄,即使燒熟了吃,也可能有食品安全風險,因此切莫吃未成熟番茄。
而随着番茄的不斷成熟,龍葵堿的含量逐漸降低,到成熟呈紅色時,就基本上消失了,再食用就無毒性作用。所以,食用成熟的番茄是沒有這個風險的。
來源:中國家庭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