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朗夫科技怎麼樣

朗夫科技怎麼樣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8 19:10:0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韓永先 北京報道

“中止狀态”三個月後,朗夫科技創業闆IPO于2021年9月16日被深交所恢複審核,但一波三折的朗夫科技上市路依然不能平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收到舉報材料稱,朗夫科技上市申報材料被舉報涉嫌弄虛作假,公司涉嫌濫用數據誇大集裝箱液袋行業,誤導投資者對行業發展預判,涉嫌虛假陳述公司專利,誇大公司技術含量及成果。

該不願具名的舉報人士聲稱,“朗夫科技無科技含量,招股書多處造假,自相矛盾。”

該人士還羅列了朗夫科技存在專利虛假陳述、核心技術人員職務涉嫌造假、資質證書誇大等多項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緻電朗夫科技求證相關舉報内容,但截至發稿始終未能與公司取得聯系,舉報内容是否真實亦未得到公司方面确認。

技術含量存疑?

公開資料顯示,朗夫科技成立于2007年10月,主要從事散裝流體包裝行業,主要生産集裝箱液袋、内襯袋和中型散裝容器、盒中袋等包裝産品。

招股書中,朗夫科技認為,公司高度重視新産品、新技術研發及生産工藝創新,公司核心技術優勢為公司持續保持在散裝流體包裝領域的優勢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撐。

朗夫科技表示,公司曾任集裝箱行業國際組織集裝箱箱主協會(COA)液袋管理委員會(FMC)常任理事,并參與編寫國際液袋行業通用标準,被評為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等稱号。目前公司擁有 64 項專利授權,其中 2 項發明專利。

舉報人士認為,集裝箱液袋、内襯袋是根據 20 尺集裝箱的尺寸制作而成的一種塑料包裝袋,利用集裝箱的承載盛裝液體或者固體貨物。集裝箱液袋主要有PE複合膜、PP編織布、閥門三個部件組裝而成,其生産工藝很簡單,投資門檻比較低,整個工藝工序全靠人工來完成,屬于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

朗夫科技怎麼樣(21調查科含量存疑)1

(圖說:集中箱液袋生産工藝流程)

據了解,目前,國内集裝箱液袋行業以青島、上海昆山、廣州三個地區為主要生産區,全國有幾十家同類型生産企業。

“年産3萬套的生産線,單班每天可産 100 套,如果采用租賃廠房車間方式,僅需約 5 萬元固定投資,6 個員工就可以生産,主要加工設備僅需要一台5000 元的熱合機、一台3000 元的縫紉機和扳手、剪刀等工具就可以完成。”,一位行業人士介紹稱,目前集裝箱液袋生産工藝就是将整卷PE膜及PP編織布根據所需規格裁剪成片材,利用熱合機将PE兩端熱合封口,用扳手将閥門安裝在袋子上,用縫紉機将PP的兩端縫紉,就可以包裝成品。

有關舉報材料指出,朗夫科技招股書顯示有 2 個受讓發明專利,實際是關于塑料顆粒料的,與集裝箱液袋生産制造無關。朗夫科技原材料PE、PP、閥門均為外采成品,市場供應充足,其受讓的發明專利跟生産沒有任何關系,其他專利都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此類專利同行業自 1995 年至今已注冊有幾百個,沒有太高技術含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招股書中,朗夫科技認為公司技術水平優勢在于顆粒料配方的研發,公司在産品結構技術、PE複合膜配方、閥門結構等設計上具有技術優勢,但其又表示,公司的PE、PP材料均為外采成品。前後優勢表達确實存在自相沖突問題。

舉報人士強調,朗夫科技上述不實陳述有誤導投資者嫌疑。其認為,相關設計技術并非朗夫科技獨有,同行業都在用,行業内産品和設計嚴重同質化,朗夫科技把此類技術當成獨家優勢陳述,存在誇大成分。

同時,舉報人還指出,朗夫科技招股書将必須具備的證書和資質陳述成其競争優勢資質優勢,是有意誇大公司研發力量和科研實力。實際上根據COA行業協會要求,相關資質證書是液袋行業的準入門檻,并不是什麼特别了不起的技術。

另外,目前21世紀經濟報道掌握的舉報材料顯示,朗夫科技招股書還存在誇大核心技術人員的虛假陳述。公司享受股權激勵的10名技術工程師,部分人員真實職務是銷售員,冒充技術工程師,職務造假。

朗夫科技怎麼樣(21調查科含量存疑)2

(圖說:朗夫科技被指銷售充當技術人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此核實發現,截至 2021 年上半年,朗夫科技稱,公司研發與技術人員為 28 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6.45%,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共 3 名,分别為馬文波、劉鎮、程濤。但是公司三名核心技術人員均不具備液袋行業專業背景。

朗夫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馬文波是英語專業本科畢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EMBA;公司總工程師劉鎮則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技術主管程濤則是交通運輸專業畢業。

朗夫科技是否真如舉報人所言,存在誇大核心技術,誤導投資者的情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緻電采訪公司,但始終沒有取得聯系。

市場前景被誇大?

據舉報,朗夫科技在招股書中還存在引用不實行業數據,誇大集裝箱液袋行業市場規模和增長率的問題。

朗夫科技招股書引用咨詢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數據稱,集裝箱液袋行業作為塑料包裝新興細分行業,近年來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可達18.9%,2019年全球市場規模為6.13億美元,2020 年市場規模估計在7.17 億美元,到2027 年預計将達到24.41億美元。據此,朗夫科技介紹稱,集裝箱液袋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公司持續性經營具有保障。

集裝箱液袋行業的權威機構COA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液袋産量到達頂峰,為 130 萬條,按照市場價格測算,市場規模約為17億元折合 2.6 億美元。2019 年後,集裝箱液袋行業市場增長已出現拐點,2020 年市場規模與 2019 年持平,市場需求趨于飽和,行業競争進入激烈階段。

因此,舉報人也認為,公司是在誇大集裝箱液袋行業增長率和市場規模,誤導行業發展預判,僅2020 年朗夫科技就把市場規模數據誇大了4.6億美元,誇大了3 倍。

朗夫科技怎麼樣(21調查科含量存疑)3

(圖說:近年來液袋行業發展趨勢)

“朗夫科技舍棄行業協會的數據,引用第三方不知名的小咨詢公司數據,誇大行業增長率和市場規模,屬于故意誤導投資者。”舉報人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查詢發現,朗夫科技在招股書和監管層問詢函中也多次承認,公司所處的散裝流體包裝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競争較為激烈。散裝流體包裝産品需要實現密封性、安全性和穩定性等基本功能,發展方向是綠色化、可複用、高性能。随着國内外企業紛紛加大對産品的研發投入、擴大生産規模,市場競争将加劇。

招股書顯示,朗夫科技計劃募資4.79億元,用于新建集裝箱流體包裝袋、新建信息系統及數據中心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募投項目建成後,朗夫科技預計将新增液袋産能 60 萬套、海包袋産能30 萬套、IBC 内襯袋産能22萬套、PP編織袋産能20萬套,擴展規模将是2020年公司32.25萬套産能的兩倍。

在2018年至2020年報告期,朗夫科技披露的産能利用率分别為72.73%、82.01%和97.81,公司現有産能尚不能充分利用,在行業市場飽和和公司巨量新增産能釋放的雙重壓力下,朗夫科技的經營增長目标能否實現讓人心生疑慮。

重大環保風險隐患

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證,目前集裝箱液袋行業已被爆出現多個行業問題,集裝箱液袋必須依附于集裝箱,其本身是塑料膜和編織布,沒有集裝箱其就不可使用,但是使用液袋會對集裝箱側壁造成破壞。目前部分集中箱船運公司已限制運載液袋貨物,全球最大的集裝箱生産企業中國中集集團已極力反對集裝箱使用液袋包裝。

同時,集裝箱液袋本身存在不可降解,其裝載液體貨物後液體殘留在袋子内部不容易處理,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舉報人稱,行業協會COA已經在 2021年3 月召開行業會議,讨論行業的環保發展方向。

朗夫科技怎麼樣(21調查科含量存疑)4

(圖說:物流公司對集裝箱液袋提出高要求)

集裝箱液袋目前作為一次性使用産品,其回收利用和廢棄處理面臨挑戰,行業目前依靠垃圾填埋場和焚燒處理的方式,被行業協會和環保組織指出不是負責任的回收形式。國内外均對此,不斷出台限制和稅收措施。

如歐洲議會已同意,從2021年起,對每公斤不可回收塑料包裝垃圾征收 0.80 歐元的稅。我國政府近年來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産業政策,支持和推動塑料包裝行業向高性能、高質量、環保化方向發展。

這意味着,以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整個集裝箱液袋行業随時可能面臨被封殺退出市場的風險。

目前,國内外行業企業紛紛加大對産品材料的研發投入,尋找轉型升級之路,同行業企業Hillebrand、利德、恒信、卓越等公司都在發展上遊産品,研究生産PE複合膜、PP編織物、閥門等材料産品,以增加企業利潤和競争力。

但招股書顯示,目前的朗夫科技産業鍊并不完整,其原材料PE、PP、閥門均為外采的成品,公司就是加工組裝成集裝箱液袋。朗夫科技仍處于行業的中下遊市場,市場競争更為激烈。

舉報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接指出,整個行業随時可能面臨被封殺退出市場,而處于中遊的朗夫科技卻在大肆宣稱市場前景廣闊,是在嚴重誤導欺騙投資者。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