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249窟窟頂的滿天神佛宛如新作,其明豔千年的秘密是什麼?隋代420窟上為何有“永葆青春的菩薩”?初唐323窟的其中三幅壁畫展現了千年之前的南京、上海和蘇州,構建出怎樣的“壁上江南”?由中華書局出版的《敦煌守望四十天》新書,揭開衆多洞窟的神秘面紗,述說窟頂治沙、洞窟數字化采集、壁畫修複等絕技,分享莫高窟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
日前,《敦煌守望四十天》在甪直古鎮文化空間“光影墅”發布,複旦大學文科特聘資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葛劍雄,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楊秀清,《敦煌守望四十天》作者蔣理帶領線上線下讀者“神遊”莫高窟,領略敦煌文化之美。
自公元366年莫高窟開窟,千年間這個文化聖地留下了古代農業生産、手工業制造、商業貿易、社會生活、藝術流變、建築風貌,以及古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珍貴圖像。許多人對敦煌充滿好奇和向往,但也會因敦煌的豐富與神秘望而卻步。為了更好地普及敦煌文化,入選“敦煌文化守望者”第三期的80後攝影師蔣理,結合在敦煌學習生活四十天的獨特經曆,将壁畫和彩塑背後那些神佛、帝王、英雄、凡人的故事在書中娓娓道來。
“很多人對敦煌會有畏懼感,害怕敦煌文化高高在上,很難接近,但我想告訴大家,敦煌很多地方讓人感到很親切,如323窟對江南風景的描繪,和今天日常生活就有很多聯系。其實,敦煌與我們每個人都有緣分。”蔣理坦言,在敦煌學習的四十天,雖然壓力很大,但還是堅持每天寫日記。“最初寫日記是為了 ‘對抗遺忘’,而這到成書還有個很長的過程。希望這本書裡的有用信息,可以成為讀者的行前指南。”
1979年,葛劍雄以研究生身份第一次前往敦煌考察,“以前不看大量的相關資料很難理解敦煌文化,現在有很多便利傳播可以讓普通人接近敦煌。”在他看來,敦煌文化的産生有很多條件,比如長期處在中原政權控制之外,但當地人主要是中原移民的後代,說到底敦煌文化還是漢文化和其他文化融合的産物。“敦煌甚至能看到希臘神話的因素,怎麼傳播進來不清楚,但人類文化交流方式往往比我們想象豐富,不同族群的表達都能得以呈現。我們也能看到文化傳播的路徑,比如飛天的形象,以及不同文化對于飛天的理解。”
從《敦煌守望四十天》書中,葛劍雄看到不同人從敦煌得到了不同的東西,這也是敦煌的魅力所在。“更重要的,我認為不在于守望者的四十天,而在于四十天結束後的傳播。看完書之後,一定要實地去看一看,感受、感悟完全不同;同時,這本書的感受、感悟也是獨一無二,有自己鮮明特色的。”
“自隋唐時期起,敦煌石窟的大衆文化層面興起,與今天的我們發生了更多勾連。這本書就是從大衆視角對敦煌文化進行傳播,書中也提到,在敦煌石窟中見到江南元素,這充分體現了文化交流的多元性。”楊秀清透露,“敦煌文化守望者”是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上海交通大學文化發展基金聯合推出的全球志願者派遣項目,每年從全球千餘名候選者中選出十人,前往敦煌接受培訓和考核。這十人将成為莫高窟的正式講解員,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講解洞窟。目前計劃進行三期共三十人在敦煌進行深度體驗。
《敦煌守望四十天》将重點介紹的洞窟置于厚重的時代背景中,帶領大家重返曆史現場,了解敦煌石窟藝術之美産生的時代根源,除介紹敦煌文化、傳揚莫高精神外,窟頂治沙、數字敦煌、壁畫修複、敦煌研學遊等現代氣息撲面而來。
書中随文插入近140幅圖片,既有身為攝影師的作者實地拍攝的圖片,又有敦煌研究院授權的窟内文物圖片,還有曆史感滿滿的老照片,帶讀者感受敦煌的舊貌與新顔。掃描封底講解莫高窟61窟的二維碼,讀者可觀看視頻身臨其境“遊洞窟”。
作者:許旸
圖片來源:出版方
編輯:姜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