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性能對比網上一堆評測視頻,自己看,本文僅展示細節方面。
參數不同點
處理器和顯卡。這個自不必說。
酷睿版鎂光内存
銳龍版三星内存
内存。手上這兩台銳龍版是三星,兩個 8G。酷睿版是鎂光,八個 2G。
酷睿版海力士硬盤
銳龍版西數硬盤
硬盤。手上這兩台銳龍版是西數 SN730。酷睿版是海力士。
酷睿版 AX201 網卡
銳龍版 AX200 網卡
網卡。手上這兩台銳龍版是英特爾 AX200。酷睿版是 AX201。
酷睿版聲卡
酷睿版聲卡
酷睿版聲卡
聲卡。手上這兩台銳龍版是 AMD 和瑞昱。酷睿版是英特爾智音、英特爾藍牙智音和瑞昱。
降溫除塵
系統功能不同點。銳龍版聯想電腦管家裡有降溫除塵功能。銳龍版電源管理高級配置裡選項更多,酷睿版精簡了選項。
整體外觀可以 180 度開合,開合效果還不錯。展開時個人感覺比立軸要美觀一些。
180 度開合
差不多是 iPad Pro 12.9 第二代的大小。
180 度開合
個人感覺有點塑料的感覺。
A面A 面隻有聯想小 LOGO,比較簡潔,沒啥好說的。美觀度見仁見智,反正我對外觀無感,畢竟是自己用,不是給别人看的。
B面
傳感器
攝像頭及傳感器
傳感器
主要看一下屏幕頂部的攝像頭模塊。除了中間的 720P 攝像頭之外,最右側有一個長條形模塊、最左側也有一個小模塊,攝像頭左邊一個矩形模塊,右邊一個圓形模塊。除了已知的光線傳感器和紅外傳感器之外,另外兩個不知道幹啥用的。
攝像頭畫面
攝像頭畫質較差,視野窄。
C面有光線傳感器,鍵盤燈和屏幕都支持自動亮度調節。
觸摸闆及縫隙
玻璃觸控闆,手感很順滑(類似 Macbook 觸控闆手感)。手頭的兩台,i5 版觸控闆上側和右側縫隙較大,r7 版四邊縫隙都一樣。觸控闆下部分可按壓,按壓手感清脆(聲音大)。
杜比全景聲
鍵盤左下側印有 DOLBY ATMOS ,音效比 Pro16 好。
D面
D面
進風孔
進風口開孔都是圓形,官方介紹所謂的7000多個 CNC 鑽孔,開孔小看起來質感要好不少。
揚聲器
揚聲器開孔也是圓形,整個開孔區域是矩形。
一鍵還原鍵
一鍵還原鍵一般都是在側面,但 Pro14 把這個鍵的開孔放在了進風口開孔的旁邊,由于都是同大小的圓孔,沒有圖标提示幾乎就忽略了這個孔。
D面邊緣圓潤
兩邊圓潤的過渡到側邊,視覺上看起來更薄的同時,手持的時候不會硌手,手持感覺很順滑。
腳墊
後方的腳墊太靠近出風口了,感覺會影響散熱。
側邊
左側
左側兩個c口。一個電源充電狀态指示燈。酷睿版是雷電接口。街口旁邊有閃電的标志。銳龍版本接口旁邊沒有标志。
右側
右側長條形電源鍵,指示燈在長條内部的一側。一個USB A口,支持關機充電。一個耳機接口。
前側面
攝像頭模塊上方刻有 7 SERIES 字樣,看起來質感好了不少,是 7 系磨具這個位置都有刻字嗎?
轉軸右側縫隙
轉軸左側縫隙
轉軸是圓柱形,相對機身有點凸出,活動的部分貌似是塑料。手頭的 i5 版轉軸右側間隙大,左側小。r7 版左右間隙差不多。
凸出的開蓋支撐點
在屏幕上方的 A 面和 B 面之間是向轉軸方向的一個斜角,攝像頭模塊的部分沒有斜角,用于提供開蓋時手指的支撐點。該部分大概凸出 2 mm,手感還可以,單手可以開。手頭的 i5 版開蓋比較輕松,r7版開蓋很費力,開蓋時經常會把CD面帶起來。
其他
AB面棱角
D面棱角
AB 面棱角圓潤不割手,D面棱角雖銳利,但由于有 D 面到側邊的一個弧度,手感還是不錯的。
說明
無紡布材質
無紡布信息說明及材質。
續航官方介紹界面顯示酷睿版 1080P 本地視頻播放 19.1 小時,銳龍版 14.1 小時。
實測酷睿版确實續航更好,開機酷睿版 30 度左右,風扇不轉機身不熱,銳龍開機 40 多度,風扇在轉機身溫熱。正常使用下溫度也是平均比銳龍版低 5-10 度,高負載下溫度差不多。
但是 B 站很多測評結果是銳龍版續航更好。
總結整體而言很不錯。比較大的不足是接口,但是如果能很便宜買到的話,再加 200 買個十合一拓展塢,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于正常人來說,不管是酷睿版還是銳龍版都足夠用了。那為什麼不買續航更好、溫度更低、重量更輕、充電器更小、顯卡更好、價格更低的酷睿版呢?反正我是在蹲價格更低的酷睿版。
如果多線程性能是剛需,又實在舍不得隻加 200 卻多一倍性能,不怕燙,那銳龍版是不二選擇。
本文經“什麼值得買”社區作者@煦詩兒授權轉載,文章内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