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來了!一組圖帶你讀懂八省新高考
各省陸續發布了2021年高考改革實施方案。
考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和選擇權。
将在700多個本科專業中選出上百個專業志願。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
本科專業共分為12個門類
即01哲學、02經濟學、03法學、04教育學、05文學、
06曆史學、07理學、08工學、09農學、10醫學、
12管理學、13藝術學,共計703個專業
各位家長和考生如何能填報好這些專業志願,
接下來的時間裡,帶領各位簡單一下了解這些專業。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哲學三大終極問題。
今天我們首先介紹01哲學,哲學專業是什麼?到哪去讀哲學專業?哲學專業畢業後去哪?
哲學屬于一門典型的高冷專業,說實話在往年很少有人把哲學作為第一志願來報考,大多數哲學系的生源都是調劑而來的。
無論是真愛,還是避免“入坑”,我們都有必要了解一下哲學的真面目。
官方解讀:哲學專業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哲學專門人才。
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企業等部門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民間解讀:哲學是智慧,哲學是世界觀,是方法論,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最普遍問題的研究。
哲學能給學生一個新視角去觀察人生和社會,能培養學生缜密發散的思維方式,使人們能在更高層面上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能為人們提供理想信仰和價值導向。
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例如伽利略、笛卡兒、愛因斯坦等;
也有很多著名的哲學家同時也是科學家,例如培根、萊布尼茲、康德等。
開設哲學專業的高校:全國有80多所高校開設了哲學專業,包含了各個層次的大學
既包括:北大、複旦、人大、南大、北師大等名牌大學,也有河南師大、安徽師大、河北師大、沈陽師大等省屬大學。
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優先從具有博士授予權的高校中選擇報考(參考下圖)。
哲學專業主要課程: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心理學。
培養的主要能力:在低年級時候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高年級進行專業強化教學,增強學生外語、閱讀、思辯、寫作、表達、社會調查、協調、溝通、應變等能力。
盡量拓展知識面,為後續就業打下基礎。
總體來說,哲學專業就業相對比較困難,畢業生主要有三個就業方向:
1、搞學術研究,本科畢業後繼續讀研、讀博,會有希望進入高校科或研院所成為老師、學者;
2、考公務員,從事黨建相關的工作或者從事初高中思想政治教師(一般要求碩士以上)
3、也是大多數人從事的工作方向,到新聞媒體、企事業單位從事策劃編輯、企業文化建設、黨建、行政、營銷、客戶管理等各種工作或者從事自媒體文學創作工作。
我認識的一位985院校畢業的哲學碩士,畢業後一直活躍在各大平台從事職業輔導工作。
如何轉行如果對哲學興趣不大,志不在此,通過考教育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專業的研究生來轉職業方向。
或者選修第二專業或者相關課程,尤其要注重去練習演講、溝通等通用技能,以增強就業的競争力。
最後,給各位家長和考生的建議是:
一、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學哲學,如熱衷追逐名利,急于求成,希望學一門“手藝”的考生不要報考;對曆史、政治、語文科目不感興趣的不要報考。
二、希望享受學習和探索的樂趣,對社會問題和人類生存人類生存處境有普遍的關注;有深切的好奇,對哲學及理論研究有濃厚的興趣;具備批判性思維的同學可以重點關注哲學專業。
三、即使進入哲學專業,隻要知道學習的意義是把知識轉化成能力,那就不必糾結了。
今天就寫到這裡,更多大學專業相關知識關注頭條“智慧高考老李”,我們共同探讨,一起研習,一起精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