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别在哪

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别在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05:57:13

風濕病是以關節、骨骼、肌肉、血管、軟組織和締結組織為中心的疾病,多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發展較慢,病程較長,多有遺傳傾向。風濕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主要臨床表現為心肌炎和關節炎,并伴有發熱、血毒性、皮疹、皮下出血等。關節炎通常在急性發作時更為明顯,但是這個階段風濕性心髒炎可以導緻患者死亡。

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别在哪(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别)1

類風濕性關節炎也被稱為類風濕(RA),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證實确實與遺傳有關,以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發病部位以手部、腕部和足部為主,反複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早上一般伴有關節早期僵硬現象,晚期關節有一定程度的僵硬畸形,伴有骨骼和骨骼肌肉萎縮,容易發生障礙。

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别在哪(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别)2

病因不同痛風性關節炎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尿酸鹽晶體形成痛風結石,穩定在滑膜和關節軟骨上,導緻滑膜增生和血濁形成,軟骨變性,軟骨基質有小裂縫,破壞軟骨下骨,形成鑿子變化,邊緣有骨質增生,關節組織破壞嚴重當急性關節發炎時,尿酸鈉結晶可以在關節液的吞噬細胞中看到,因此可以稱為結晶沉積關節炎。

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别在哪(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别)3

風濕大多被稱為風寒濕性關節痛。風濕不會影響心髒,也不會對關節骨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絕大多數風濕病是可以治愈的。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風濕病是一種寒癱。類風濕和強直性脊柱炎屬熱痹症,有少數風濕熱病人系鍊球菌感染所緻,屬自身免疫病。

症狀、發病部位不同痛風臨床表現:突發發作的關節疼痛多見,關節紅腫,疼痛難忍,伴有關節滲液,體溫上升,皮下靜脈怒張,外觀與蜂窩織炎相似,皮膚暗紅,腫脹範圍超過關節解剖範圍,紅腫消失後,局部指壓性浮腫,皮膚松弛,癢或脫屑,發作次數增加,發作時間增加,關節增加,尿酸鹽在關節内逐漸增加,腫脹疼痛難以緩解,關節畸形。

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别在哪(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别)4

風濕性關節炎有兩個特點:第一,關節發紅、腫脹、發熱、疼痛明顯,無法移動。疾病的發生部位通常是膝關節、髋關節、踝關節等下肢大關節、肩、肘關節和腕關節。第二,走路不确定。有一段時間是關節發作,有一段時間是關節不适,但持續時間不長,幾天後就會消失。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雖然不是遺傳性疾病,但也與遺傳因素有關,多發生于20-40歲女性,男女發病比例現在大約在1:4的對應關系。早期症狀多為關節、腫脹、晨僵、活動不便、輕重複發作。少數病人會并發心血管疾病,類風濕因子呈陽性。

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别在哪(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别)5

這兩種疾病雖均可引起關節痛,但風濕病以膝、肩、腰等大關節疼痛為主,與天氣變化聯系明顯,臨床表現為風濕指數偏高,血沉高;痛風以大腳趾痛為主,常于午夜發作,腳不着地,一般會出現紅腫熱痛,與氣候關系不大,臨床表現為血尿酸濃度高。

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别在哪(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别)6

中醫學中的風濕叫寒痹,是由風、寒、濕三邪合而為一,影響氣血暢通,引起疼痛所緻。但痛風屬代謝病,主要是嘌呤代謝紊亂,濕熱阻滞經絡所緻的關節痛,以紅腫熱痛為主,多見于男性。因此,關節疼痛是由風濕病引起的,這是錯誤的,危險的,隐藏在疼痛背後的健康殺手會被忽視。如果你經常感到關節疼痛,不要認為是風濕病的原因,盡量去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檢查結果血尿酸濃度過高,應盡快就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