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塑料的微塑料,因為粉身碎骨之微小,塑料原本造福人類的功能是徹底喪失了,但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依舊頑強存在着,還吸附了海洋裡多氯聯苯、二惡英、重金屬等讓自己壞上加壞,也就是說微塑料不僅是個污染源,還是個污染載體,罪加一等。
禁塑令在很多國家都基本淪為了一個笑話,于是,人類吃塑料的樣子,成了一個更大的笑話。
于是,當人類在顯微鏡下發現,自己吃的食鹽裡,居然也可能是有塑料的時候,并不值得大驚小怪,微塑料無處不在,這是又一個真實的笑話而已。是對人類的又一個警示。
食鹽分海鹽、湖鹽和井鹽,海就是海,湖就是湖,井就是井,有容乃大不假,有容必雜也真。微塑料和鹽,從原料就是元配,在加工環節,全世界目前都沒有相應的甄别機制,微塑料當然就一直賴在鹽粒裡面不走了。
守規矩愛健康的,都會聽世衛組織的話,照着新指南來計算鈉離子攝入量。就算鈉離子都從食鹽來,每天5克鹽,就算食鹽都從海裡來,一年三百六十日持之以恒吃下來,最多會吃下去微塑料幾百塊左右,這“塊”是塑料碎片的單位,不是人民币啊,雖說危害談不上,但實在是不賺的。
總之,吃下去一千塊微塑料也好,一萬塊也罷,都是人類這一百年以來,瘋狂使用塑料後的自食其果。
鹽猶如此,魚何以堪?海洋湖泊裡的微塑料,會在食鹽裡魚目混珠,也會在海洋生物體内累積,最終可能會被站在食物鍊高端的人類吃下去。魚類、浮遊生物和海鳥捉來一查,一個都跑不了。吃下去一千塊微塑料的,不該因為别人吃下去一萬塊而沾沾自喜,一塊都不應該吃下去的。
盡管,全球微塑料最集中的地區還不在中國,而是主要位于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海域。但是,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品生産和消費國,一項來自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組的統計結果表明,每年全世界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中國占了近三分之一。
當然,在當下,人類要對自己身體充滿自信的樂觀,要知道,直至此時此刻,全世界人民一直都在吃着防不勝防的微塑料,當然,可以選擇微塑料含量相對少很多的湖鹽和井礦鹽,算個心理安慰。
但願,黃粉蟲這種以塑料為生的細菌,有一天也能在人類腸道裡安營紮寨守土有責。
但願,沐浴露、洗面奶裡用核桃殼不用微塑料。
但願,洗衣機有過濾微塑料的裝置,我們多穿棉麻衣物。
但願,大棚和地膜都能厚一點,都能回收利用。
但願,我們都背水出行,少喝一點瓶裝水。
但願,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吃到純淨的鹽和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