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将愛情定義為三種要素的組合——激情、親密、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情欲成分,既有生理性的欲望,也有情緒上的着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系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而承諾是對陪伴對方的責任肩負。
真正的愛情,需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假設缺少其中一個,都會讓愛情變了味道,得不到完美的結局。
那一段愛情是怎麼産生的呢?人們總以為,愛情虛無缥缈,遇見一個人是玄而又玄的緣分,電光火石的刹那,一眼就确定了就是那個人,殊不知好感的産生,在你倆相遇之前就早已注定。
那麼,什麼才是你真正選擇接受對方,願意和其共建親密關系的原因呢?從心理學上來說,主要有這三個原因。
1.三到四歲時的經曆
人類第一次性覺醒的年齡,是從三歲開始到四歲結束。這個時期大多數人的生活環境還處在純粹的美好之中,成年人對這個時期的孩童也常常是疼愛為主。
在這段時間裡,人們所遇到的異性特質會被存進記憶深處,直到青春期性意識再一次覺醒,潛意識便會将記憶中的美好提煉出來,交給想象力加工。
于是在某一個夜晚,孩子在夢中遇到了心心念念的愛情。
夢中情人的建立,會使得人們對理想戀人的描述更加飽滿,也是純情感的存在。這就是為什麼青春期時的愛戀特别純粹以及膽怯。因為這個時期的戀愛對應的是幼年時期的異性特質,而對有的人來說,則是一份自己在幼年時丢失過的愛戀。
但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在三到四歲這個時期的孩童,遭遇到了異常的性别刺激,也會影響其成年後的性認同和性取向。這種影響往往是根深蒂固的,難以扭轉。
2.親切的熟悉感
人類作為一種生物,遵循着三條本能——對生的渴求本能、對死的恐懼本能、對外界刺激的探知本能。熟悉感便是建立在“舒适地生”這條狀态基礎上,也就是說,熟悉感實質上會使人感到安全。
這一種親密關系的建立,通常被叫作日久生情。或是因為不得不,或是不經意,在經過長久的相處後,兩個人會越來越在乎對方,也會變得離不開對方。
女孩說“我認了你”,男孩說“這是我的責任”。說不上合适還是不合适,隻知道對方語氣細微的異常,就會令另一方感到警惕不安,這種不安來源于感到未知後的無所适從。
但是在感到失去對方時,又會産生痛徹心扉的空落,甚至想要不顧一切抓回來。有人說,它是愛情,有人認為這不成熟,不知道它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我們找不到哪個詞将它單獨區分出來,隻好用“習慣了對方的存在”來解釋。
直到有一天,栀子花落在了藍色百褶裙上,女孩對男孩說“我好像愛上你了”,男孩一臉懵“我們不是早就在一起了嗎”?
3.與個人習慣模闆相匹配
通常我們會發現,男生女生在尋找伴侶時,常常會挑選有着和自己異性父母相似,或對立特質的伴侶。而通過父母和子女婚姻的對照,心理學家們發現,婚姻的幸福與不幸,通常表現出代際的延續性。
比如,一個女孩的父親過于自我為中心,不在乎母親的想法,做事獨斷專行。倘若母親心中不滿,并長期與她父親進行對抗。那麼在孩子心中,則會基于女性立場,時常幻想自己作為母親的一方,獲得對抗勝利的場景。
在這種場景中,男方通常以妥協認輸為結果。那她在現實中,若遇到經常将自己處于弱勢、被動妥協的男人,她便會在熟悉感中不自覺地靠近他,甚至肆意欺壓。反之,若母親在面對強勢父親時選擇順從,則通常來說,父親就不得不擔任起家中的支柱作用,女孩便會在面對強勢男方時,産生依賴與好感。
習慣模闆的建立,是大腦對自身能量節省的應用,通常是無意識的。這個例子中,女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對父母相處模式的觀察,以及對父母行為的模仿,她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為習慣,與戀人相處時,如果對方的模闆與自身模闆契合,那麼相處将會感到輕松,反之則會沖突,需要磨合。
但又倘若負面地看,如果父母給子女留下的模闆是悲哀,那子女則常常會延續悲哀。比如例子中的女孩,倘若給父添加一條不負責任、暴力占有欲、玩弄他人的“渣男”屬性,對于成長在這個渣與被渣環境下的女孩來說,往往會陷進泥潭一般的兩性關系中。
因為不論她與對方的相處關系是如何不正常,對她來說,都是自己熟悉的環境,熟悉意味着“舒适安全”,自己也從上一輩繼承了現成的相處模式,安全與可生存相關聯,現成的模式可以不費勁地應對。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男女明明知道自己所托非人,即便傷得再深或被打得再慘,也不願意離開對方,因為在潛意識裡認為,即便受傷了卻依然可以在這裡舒适生存。
所以,一個人最終會愛上什麼樣的人,其實在正式進入這段關系前,早已注定。童年的成長經曆、父母的相處模式、一個人形成的思維習慣,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但與動物相比,人的優越性就在于懂得思考、懂得自我完善和進步,當意識到自己潛意識中存在不太正确的關系模式時,看到真實的自己,厘清問題的關鍵,我們也有機會修繕錯誤的思維模式,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