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作文材料式題目

作文材料式題目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2-02 16:53:29

作文材料式題目(命題式材料作文怎麼寫)1

命題式作文方法指津與寫作示例

概述

材料式命題作文,即材料 題目 要求。這種類型是最近幾年高考出現的一種新型命題方式,就是先給出一段材料,而後給出命題,再提出寫作“要求”。這種形式與話題作文極為相似,應該說是命題作文與話題作文的嫁接。既有話題作文的開放性,又具備命題作文的限制性,這類命題很受高考命題者的青睐。

作文材料與作文命題之間往往存在解說關系、導入關系、限制關系等,寫作時要二者兼顧,弄清關系;審視材料,明确寫作方向;把握命題,準确界定寫作内容。

技法指津

命題作文的關鍵是審題,必須找準題目中最能體現題旨的關鍵字詞,也稱“題眼”。抓住“題眼”,是确立文章寫作中心和采用文體的關鍵。這類作文,審題的第一步是讀懂材料,然後再理解标題。要圍繞題目對材料進行仔細的解讀,否則,無法作文。 材料是對題目的解釋、指出寫作内容、寫作範圍、寫作角度。分析材料有助于打開思路、确定立意。

一般地,遵循以下兩個步驟:

1.在材料中尋找關鍵句

要結合作文題和命題旨意尋找材料的中心句或體現作者觀點的句子。

2.自己歸納提煉

如果材料中沒有明顯的句子來表明材料的主旨,那就需要我們自己歸納提煉。抓核心詞、句,體味其蘊含的生活道理。

意在筆先,就是動筆之前,根據材料指向,來确定自己在文中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立在思後,就是結合材料所承載的内容對題目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

具體的審題方法如下:

一、審準詞語含義

  示例:馥郁是丹桂的格調,溫潤是美玉的格調,寂靜是錢鐘書的格調。正如性格決定命運一樣,格調也影響着人生,錢鐘書先生一生安于寂靜,卻創造了不寂靜的人生。請以“生命的格調”為題寫一篇文章。

  “生命的格調”,從詞語結構看,題目是偏正式詞組,重心在“格調”,它是文章的立足點;“生命”是修飾成分,規定着寫作的範圍。在現代漢語字典中“格調”有兩種義項:①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藝術特點的綜合表現;②指人的風格或品格。

由此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判斷,此題中的 “格調”應取第二種義項,“生命的格調”即相當于人生的境界和品位。這樣看來“生命的格調”不僅有高低雅俗之分,甚至有正确邪惡之别。在寫作時可以涉及這樣一些相關概念:人生境界和品位(審美趣味、人生追求)、思想情操(高尚、卑鄙、誠實、虛僞等)、個性特點(沉靜、豪放、張揚、内斂、灑脫等)、處世态度(樂觀、積極、悲觀、消極等)。

應該說命題的取材的範圍是寬泛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寫作時極易犯兩種錯誤:一種是“偷換論題”,比如先提出“生命的格調是奉獻”,接下來一直圍繞“奉獻”來寫,而把“生命的格調”扔在一邊。第二種是“貼标簽”,就是先叙述一個故事,結束時加上一句“這就是生命的格調”之類的話語,以示所謂的“扣題”。

  二、善于化大為小

  示例:見證是一種經曆,也是人生、社會記憶的凝聚。在生命曆程中,我們見證了人生的悲喜、社會的變遷;在曆史長河中,許多人或事物又成為曆史的見證。請以“見證”為題,寫一篇文章。

  題目提供的材料共兩句話。第一句是解釋 “見證”這個詞的含義。“見證是一種經曆,也是人生、社會記憶的凝聚”,明确指出“見證”既可指個人的經曆,也可是社會、人生、曆史的經曆,這個“凝聚”一般指重大的社會曆史事件。第二句給我們指明了寫作的範圍,“在生命的曆程中,我們見證了人生的悲喜、社會的變遷;在曆史長河中,許多人或事物有成為曆史的見證”,我們即可寫現實人生,也可追溯曆史人物或事件。可大可小,可遠可近,可古可今,可實可虛。也就是說,這個題目既可關注現實,又可回顧曆史。

  從學生的角度而言,作文的開口越小越好寫,内容越具體越感人。比如可以寫姓名的變化見證國家社會和人們意識的變化。例如爺爺叫趙發财,父親叫趙愛國,我叫趙改革,聯系時代背景,應該能寫出好文章;再比如身上的穿着、家裡的電器,村裡的小河、樹林、老碾、道路等等都能見證家鄉的變化與社會的發展等等。

  三、注重虛實結合

  示例:有人說,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說,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沒了路。還有人說…… 請以“人與路”為題寫一篇文章。

  從命題思想看,作文題直面考生即将到來的人與路的選擇,具有現實指導意義。“路”可以坐實理解,也可以拟虛想象。坐實理解,即從路的本意探讨人與路的關系。如有鑒于行人缺乏交通規則意識,可以談“人應該怎樣走路”;有感于先進國家或城市井然有序的道路交通,可以談“人應該如何管路”;還可以就一條路的變遷談社會的發展變化等等。拟虛想象是抓住“路” 比喻義,運用發散性思維将“路”分解成奮鬥路、求學路、成名路、人生路、富民路,強國路、愛心路、失敗路、成功路等等。可以寫路上的風景、故事、得與失,還可以寫“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路”、“人可以開辟自己的事業路”、“人改變自己的成功路”;或者寫“退路”和“出路”,提醒人們“人在得意時不忘給自己留退路,失意時不忘給自己找出路”等等。

  四、理清材料關系

  示例:有人說,生命仿佛一場放逐和流浪,隻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給了俗世,用别人和社會的既定的軌道羁絆自己前行的腳步。其實,内心的聲音——那些關乎靈魂、關乎真我的聲音,時時在向我們發出召喚!請以“做自己”為題寫文章。

  材料共兩段文字,第一段表現出“大部分都将自己交給了俗世”這樣一種普遍現象,第二段強調“那些關乎靈魂、關乎真我的聲音”,“其實”兩字構成轉折,突出強調後者。前者是“做自己”的必要性,後者提示“做自己”的内涵。在寫作時應先闡述“做自己”的必要性、重要性,然後再談如何“做自己”或“做怎樣的自己”,這樣的立意就是最佳立意。如果隻談“如何做自己”或“做怎樣的自己”視為符合題意;隻談“做自己”的必要性(材料的第一段)視為基本符合題意。

  很明确,這要求考生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角度立意,強調精神文明的重要性。遵紀守法、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熱愛集體、勤奮工作……都是精神文明的具體内容,隻有人們都注重自己的心靈美,才會變得美麗無比,整個社才會遍開文明之花。

範例分析

【作文材料】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聖彼得堡的留戀》中有一句話:“對于作家來說,必須擁有經曆。”其實何止作家,對于其他人或事物也一樣:經曆,可以是财富,也可能是負擔;經曆了,可以更加成熟,也可能變得世故或麻木;那些經曆,可以留在昨天,可以帶到今天,也可以生成明天……請以“‘經曆’之我見”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不要局限于《聖彼得堡的留戀》的内容,觀點明确,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佳作品析】

“經曆”之我見

但凡能被我們稱作“經曆”的事情,總是有些不凡之處的。淺則止于走南闖北後收獲的閱曆與見識,深則可指人生中的許多曲折、曆練。經曆打磨着一個人的心性,或許,會讓他的心從此多了厚重也多了滄桑。但經曆并不意味着赤子之心的流失。正相反,“經曆”是熔鑄赤子之心的必需——可以說,不曾“經曆”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隻有經曆,方能鑿出一個人的深度。杜甫便是一個極好的例子。他的仕途人生,可用“窩囊”二字形容。科舉考試遭奸人陷害,為人幕僚卻不被起用,擔任虛職而受盡嘲諷,安史之亂中又慘遭離變——這份曲折的經曆,這段極盡挫折與苦難的人生,還有誰的不幸能與之匹敵?可經曆滄桑的杜甫非但沒有自怨自艾、意志消沉,反而用自己與苦難的親身接觸去感同身受黎民蒼生的苦難。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可歎氣之後他想的是天下寒士都還深處茅廬之中,他呼喊千萬間廣廈來将壯志難酬的寒士庇護!他家徒四壁,親人離亂,嬌兒夭折,可寫盡自己苦難經曆之後,他轉而将悲憫的眼光投向萬千百姓——他說,我這個小吏尚且如此,那黎民蒼生又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景況下,承受着怎樣的生活重壓?(更多資料請關注高中語文資料整理與收集)杜甫正因有了萬千般苦痛的經曆,才得以懷揣着摯愛與同情,為百姓鼓與呼,從而鑿出詩聖的深刻、氣度和情懷。初唐的詩人固然也有他們的哀愁與痛苦,但在杜甫那用人生經曆所熔鑄出的“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千古詩句面前,都仿若一群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充滿稚嫩與刻意。杜甫的苦難經曆,是他的厚重。苦難經曆之後那目光中的同情、悲憫與寬宥一切的遠意,是經曆所帶給他的偉大。

隻有經曆,方能塑造真正的赤字初心。作家王安憶曾拜訪史鐵生,并寫了一篇散文紀念。那是一個臨近冬至的時節,史鐵生夫婦請她吃餃子。她本期待着吃飯時史鐵生會同她講講理想、情懷、自己多災多難的人生經曆。她說:“他講多麼偉大的經曆、多麼宏大的道理我都願意接受,可是史鐵生隻是說餃子。”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寫作,史鐵生都不談什麼道理,不談什麼曲折苦難的人生經曆——哪怕它們其實貫穿了他的一生,從青年殘疾到親人離喪,從時代變亂到老來頑疾,他有大把大把的經曆,可他總是沉默。當他談到自己時,沒有一點誇張的說辭,沒有一絲激昂的語調,沒有一滴委屈的眼淚是為了憐惜自己的苦難而落,沒有一滴沉重的眼淚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犧牲而流——經曆,不僅帶給他生命質量的厚重,更給了他平和與沉默。他有着豐富的苦難,住久了旁人無法企及的生命成就,可他卻絲毫不以此挂懷。未經經曆磨練的,是單純無知的心,而經曆世事卻仍然謙遜平和的,是真正被曆練出的一顆赤字初心。

所以,與其躲閃苦難,畏懼“經曆”,不如敞開心門,看這廣闊的天地,投身其間,曆煉出一顆厚重充實的赤子之心。

【審題立意】

本題是一則典型的材料類命題作文題。

審題時,考生一是要抓住材料本身,去梳理寫作内容。從材料來看,“經曆,可以是财富,也可能是負擔”——這談的是:經曆是什麼;“經曆了,可以更加成熟,也可能變得世故或麻木”——這談的是,經曆的作用或影響;“那些經曆,可以留在昨天,可以帶到今天,也可以生成明天”——這談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經曆。這是典型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議論文格式,所以,行文并不難。

本則材料難點在于:

一是,以“‘經曆’之我見”為題,這是命題作文,但題目本身隻明确了論題,但并不是論點。考生在文中,務必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論點來!

二是,“經曆”,“不要局限于《聖彼得堡的留戀》的内容”,更不必局限于個人的内容!這一點,能體現立意的深刻性,如聯想到團體、民族的經曆,大到國家的經曆,人類的經曆!即,可以由小到大安排論證思路:個人——團體或民族——國家——人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