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語文表達手法

初中語文表達手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3 13:55:08

初中語文表達手法(初中語文基礎知識)1

教學目标:

1.了解五種表達方式及其分類

2.掌握五種表達方式的表現作用

3.體會各表達方式在具體文章中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五種表達方式的表現作用

教學難點:體會各表達方式在具體文章中作用

教學過程:3課時

第一課時

在新課标中,有關這部分的要求是:在閱讀中了解叙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在《考試說明》中有“理解、評析表達方式(記叙、說明、議論、描寫、抒情)的作用”的要求,要求能力等級是理解和綜合分析。

常見的表達方式有五種,分别是記叙、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初中語文表達手法(初中語文基礎知識)2

靜靜打開一本書看着,心情正如盛開的花朵一般美好

一、記叙

記叙,又叫叙述,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曆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叙說和交待的一種表達方式。以記叙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體,叫做記叙文。

叙述的作用是: ①介紹人物的經曆、事迹、交待人物的關系; ②交待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及其發展過程;③概括事實事例,為文章的議論提供依據;④聯系故事情節、過濾轉換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兩類: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體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簡述、略述,就是用簡單的筆墨對人物、事件、環境加以介紹、給讀者提供一個大概的印象。具體叙述又叫詳述、細述,就是用詳盡的筆墨對人物事迹、環境作詳細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四種:順叙、倒叙、插叙、補叙。順叙,是按照事件的發展過程或人物經曆的自然順序進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們一般的認識習慣、條理清楚、脈絡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是把事件(人物)的結局或發展過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段提到前邊叙述,然後按順叙的方法進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種情況。一是把結局提前,二是把某個片段提前,三是用回想回憶的方式進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邊表達出來。用倒叙的優點在于:可以造成懸念、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叙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回憶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解釋、說明的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晰,結構富于變化,突出主題;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為下文作鋪墊。補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兩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作用是:對前文的必要情節,做必要的補充交代,使叙述更完整。

叙述的人稱,就是叙述客觀事物或人物活動時所确定的出發點和所選擇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稱有三種: 第一人稱——我、我們;第二人稱——你、你們;和第三人稱——他、他們。

使用第一人稱,有三種情況。“我”、“我們”有時就是作者本人,有時是虛構藝術形象,有時還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的優點是:講的是“我”、“我們”的親自見聞,有助于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實、親切、自然。其缺點是,隻能從“我”、“我們”的角度去寫,在刻畫人物,描寫景物環境時要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稱的優點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能夠自由靈活地将叙述對象講述出來,号稱“上帝視角”。其缺點是:客觀色彩較濃,缺乏第一人叙述的優點。  使用第二人稱,有兩種情況: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實際上是站在第一人稱的角度上進行叙述的,即是“呼告式”,便于抒發感情。如果作者較為客觀地向讀者講“你”“你們”的事自己并沒有在文章中出現,那實質上是第三人稱的叙述。在魏巍老先生寫的《我的老師》中,用的是第三人稱指代的蔡芸芝先生,但是文中有一句話,突然改用了第二人稱: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體會一下這樣的表達效果有什麼好處)。

在叙述時要注意:①要線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線索,才能理絲有序,無論多麼複雜的情況,都能自成條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達到告訴讀者“是什麼”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樣讀者才會得到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詳略得當。叙述一件事,對它發展過程的每個階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幾件事,也要有個側重點。要根據文章的具體情況,做到詳而不雜,細而不荒,簡而不陋。④要波瀾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種叙述方法,運用抑揚、快慢、斷續、離合等技巧,使叙述峰巒起伏,跌宕多姿。

初中語文表達手法(初中語文基礎知識)3

霧蒙蒙的日子,陽光透過樹梢,美得讓人窒息

二、描寫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的狀态、動作、景物的性質、特征、環境的色彩、布局等具體地描繪出來。它回答的是“怎麼樣”的問題。具體、形象、生動地再現客觀事物,給人以親臨其境的真實感。  描寫的作用是:①展現自然景色的風貌;②展現人物的形态、舉止、言談及内心世界;③展現人物活動的背景或具體環境;④喚起人們的審美情緒,影響人們的感情,加深人們對客觀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描寫大緻有兩類分法,四種類型,從對象上分: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從視角上分: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和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一)人物描寫的手法有五種,包括:

1.外貌描寫,也叫肖像描寫。即對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飾、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加以準确、生動、形象地描寫。外貌描寫的要求是:一要寫“準”。人的外貌往往與受到其身份、職業、年齡、習慣、生活經曆、家庭環境、身體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我們要仔細觀察,并用準确的語言加以描述。二要寫“精”。精心選擇人物的外貌特征,集中筆墨描寫,不能面面俱到,要對重點地方,有利于突出中心的地方加以濃彩重墨,使人物形象精确鮮明。三要寫“深”,人物的外貌描寫要真正反映出人物的精神品質,以形傳神,抓住外表上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寫出人物深度。

2.動作描寫,也叫行動描寫。即對于人的具體動作的描寫。行動描寫的要求是:要選用恰當的動詞,具體、生動、連貫地展示出人物行動的方式方法和步驟,圓滿地回答人物“怎麼做”的問題。  3.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即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個性化的人物。言為心聲,成功的語言描寫可以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語言描寫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獨白(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語),一是對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互問互答)。用好語言描寫,首先語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處境、思想和性格特征,使人看後相信這個人隻能這樣說話;其次,語言是思想的外殼,語言表現的是人物内在品質、思想感情、性格特征。

分析語言描寫,不能忽視做狀語成分的提示語,這些帶有人物的動作、神态、表情的提示語同樣表現着人物的心情或感情。

4.心理描寫,即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中内心活動的方法。它是對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智、整個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視,能較好地把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東西暴露出來。心理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剖析;用語言、行動顯示;用夢境、幻覺表現等。

5.神态描寫,神态是指人的面部表情的變化,無變化不神态。一般說來,外貌描寫和神态描寫都歸到肖像描寫中。但是神态描寫有其自己獨特的表現優勢,面部表情是心理的“晴溫表”,内心什麼樣的感受,一般都反映在面部的表情上。

(二)環境描寫,指的是對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發的感情發生直接關系的客觀外界條件的描寫,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如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天氣、季節和景物場景等,其作用是: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②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命運、表現人物性格;③為下文做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④揭示文章主題。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内)的布局、陳設等,其作用是: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時代特征、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②渲染環境氣氛;③襯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④深化主題,揭示人物性格和命運産生的原因。

(三)場面描寫,是指對人物之間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所形成的相互關系而構成的生活畫面的描寫,或可以說是人物描寫的綜合形式。場面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鳥瞰式, 即從整體着眼、較全面地、概括地寫出場面的總的景象和總的氣氛。這種方法,不求點上的細微,而求面上的廣度,關鍵是寫出一個完整的藝術畫面。另一種是特寫式,即把場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情景、集中、細緻地凸顯出來。  場面描寫的要求有兩點:1.寫同一時間,同一環境下所發生的事件, 要注意它的四周,把時間、地點等跟人物結合在一處,要有人還要有畫面;2.截取事件過程的橫斷面,要寫出動靜之态,顯示人物之間的關系。

(四)細節描寫,即對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義的細微末節的刻畫與描繪。細節描寫的作用很大:①可以促成情節的曲折和複雜;②可以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③可以展現環境景物的獨有特征;④可以增強主題的表現力。  描寫手法中的其他名詞: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都是從描寫時所站的角度上說的。直接描寫又叫正面描寫,它是從正面描寫人物,事物和環境,使其形貌直接地顯現出來。間接描寫又叫側面描寫。它不直接描寫對象本身,而是借描寫其它,間接烘托出要描寫的對象。因此,人們又叫這種方法為“烘雲托月”法。工筆描寫與白描,是從描寫的程度上來說的,工筆描寫,即濃墨重彩、精雕細刻的描寫。白描、即輕描淡寫,簡單的勾勒。靜态描寫與動态描寫,是從描寫對象的變化上來說的,靜态描寫,即對平面、靜止的人物與景物的描寫。動态描寫,則是對人物或景物發展變化的情态的描寫。

初中語文表達手法(初中語文基礎知識)4

登山則情滿于山,臨水則意溢于海

三、抒情

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表現抒發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它的作用是:①以情動人、增強文章感染力;②開拓意境,表現和深化主題思想;③渲染氣氛,顯示行文格調,貫通文章意脈。抒情的方法:

(一)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傾吐自己的感情。如:①呼告式:情到深處,常常難以自禁,忍不住大聲呼告:"祖國啊,母親!""我愛你,中國!"②頓悟式:法國作家都德《最後一課》中的小弗朗士在上學路上,看到鎮公所布告牌前有很多人圍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當他走進教室以後,才慢慢明白:祖國淪陷了!這時,作家寫到:"啊,那些壞家夥,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以頓悟式的直抒胸臆,表達萬分難過的心情。③反複式:"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實在是太多,太多。"采用反複式語句,抒發"我"對北京大學的一往情深。 (二)即事抒情,又叫叙述抒情,是作者因事而動情,将感情融入叙事之中的一種抒情方式。如:魏巍在《我的老師》中,便是通過叙寫蔡老師在課内教我們讀詩,在課外教我們跳舞,帶領我們觀察蜜蜂等事例,抒發"我"對老師的愛戴之情。

(三)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或描寫抒情,即作者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寫之中,以景物的形狀、色彩濃度、格調表達感情,在描寫手法上叫“寄情于物”。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過兩次寫景表現人物心情:"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表現人物歡快興奮的心情;“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裡鑽出來。”——表現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

(四)議論抒情,又叫寓情于理。即把感情寓于道理之中,借助說理表達思想感情。在文中把"物"作為主體對象來寫,而不是作為一般景物點綴其間,作者往往以濃墨重彩極力鋪寫某物,使其賦予某種象征意義和豐富的内涵。如:宗璞《紫藤蘿瀑布》結尾段: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作者體會到人生如花,劫難總會被幸福戰勝,時代的洪流總會沖走不快,隻有加快腳步,鼓起勇氣前進,便會是那燦爛瀑布中的一朵浪花。還有冰心的《紙船——寄母親》就是很好的例子。

初中語文表達手法(初中語文基礎知識)5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

四、議論

議論,即分析評論客觀事物,表現自己的觀點和态度。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體,叫做議論文。  議論的作用是:1.增強文章表達效果,提高戰鬥性;2.明确文章主題,揭示蘊含的思想意義;3.貫通文脈緊湊篇章結構。

常見的議論方法有:

1.夾叙夾議。即一邊叙述一邊議論。可先叙而後議,亦可先議而後叙。要把議和叙緊密聯系,使議出自叙,言簡意赅、靈活、自然。如:魯迅的《藤野先生》,開篇便描述清國留學生留着長辮扭脖子的醜态,結尾一句“實在标緻極了”便是評述性的議論。作者以犀利的語言辛辣地諷刺了清國留學生的不學無術、附庸風雅。這種議論方式有較強的針對性。

2.寓理于情,即把議論融入抒情之中,借抒情闡發道理。如上面講到的宗璞《紫藤蘿瀑布》結尾段。

3.借端生議,就是由所描繪的事物聯想發揮而進行議論。這種議論必須與所描述的事物有内在聯系,同時又要聯想開去不拘泥于描述對象的本身。魯迅先生在《故鄉》的結尾處寫到:"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含蓄隽永,讓人回味無窮。

4.寓議論于篇外,即:在文章開篇或結尾之處,加上一種既有獨立性,又與篇章内容有某種聯系的議論文字。

初中語文表達手法(初中語文基礎知識)6

飄渺孤鴻,影來窗際,開戶從之,明月入懷

五、說明

說明,即用言簡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用、制作方法、發展過程等解說清楚;把人物的經曆特點表述明白。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體,叫做說明文。  說明的作用是:①在議論文中用它交待論據;②在記叙文中用它起注釋作用;③在新聞中,用它介紹背景材料,加強内容表達;④在科學報告或教科書中,用它表述科學知識或事物。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一共有十種。

1、舉例子 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有時光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如《中國石拱橋》把古代的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對我國建設石拱橋曆史的悠久、成就的傑出作了說明。作用:通過列舉……的事例,具體明确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2、分類别 要說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從單方面往往不容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方面的異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準分成若幹類,然後依照類别,逐一加以說明。作用:将……分成x類,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3、列數據 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依據。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數據說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作用:具體而準确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4、作比較 為了把事物或事理說得通俗易懂,有時可以從人們已有的感性知識出發,利用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較,從而喚起讀者的想象,獲得一個深刻的印象。作用:将……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5、下定義 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問題,常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給事物下定義。這是說明事物或事理、解釋事物或事理的本質的一種方法。作用: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事理)的特征。

6、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在說明文中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是人們對不了解的事物或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作用:把……比作……,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7、畫圖表 有些事物的關系抽象而複雜,僅用文字說明還不能使讀者明白,這就需要附上示意圖,或按比例精确繪制圖,如産品設計圖、軍事行動路線圖等。有時,被說明的事物項目較多,也可指定統計表,将有關數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作用:使讀者一目了然,直觀形象地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8、引資料 為了使說明的内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可使說明更具說服力。引資料的範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傳說,諺語俗語,詩詞句等。充當說明的内容或依據來說明、介紹事物。例如《中國石拱橋》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張嘉貞的話,說明趙州橋的設計和施工巧妙絕倫。好處:形象,典型,更有說服力,增加趣味性。

作用:

A.通過引用具體的數據,準确地說明該事物××特點,使說明的内容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B.通過引用名言(格言、諺語),說明了該事物××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C.通過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轶事趣聞等),說明了該事物××特點,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D.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9、摹狀貌 就是通過具體的描寫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說明的對象說得更具體、生動、形象。

10、作诠釋 這是對事物進行解釋的一種說明方法。它與下定義有不同之處,定義要求語言準确完整,而作诠釋并不要求完整,隻要解釋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

記叙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叙述和描寫,但議論和抒情在記叙文中也經常運用。閱讀記叙文,要注意作者怎樣在記叙的基礎上進行議論和抒情。

初中語文表達手法(初中語文基礎知識)7

花枝淩亂,朗吟楓落吳江之句

在記叙文中,作者往往不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和周密的論述,而是針對大量生動、典型的記叙材料,發表簡明精辟的評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記叙中的議論,可以對人物做出評價,可以提煉經曆的意義,可以暢談認識上的感悟、收獲等。有時議論在叙述的前邊,這種議論起提示文章内容和點明中心思想的作用;在後邊多有卒章顯志、升華主題、增強文章思想性的作用。鄒蹈奮《我的母親》“我的母親隻是一個平凡的母親,但是我覺得她的可愛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幹的才具,都埋沒在封建社會的一個家族裡,都葬送在沒有什麼意義的事務上,否則她一定可以成為社會上一個更有貢獻的分子。”這一段議論對母親的性格、精神和才能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評述,同時對葬送母親的封建制度表示強烈的不滿。記叙文中的抒情,可以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等,在叙述、描寫的字裡行間,滲透着作者的感情。

有時作者直接抒發感情,以引起讀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鳴,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有時作者含蓄表達,似露還隐,讓讀者朦胧地感覺出深意,啟發思考,深化中心。莫懷戚的《散步》結尾一句“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字裡行間流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

記叙中的議論、抒情,記叙是基礎,抒情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迸發,議論是作者思想積澱的勃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