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了很久,終于落下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雨珠從屋檐靜靜地滴落,涼風在身旁緩緩地拂過,絲絲清涼透入心脾,細雨中還隐約地散溢着幽淡的花香,更令人感到心情舒暢。在這深秋時節,享受着秋雨的清涼,品味着倚窗聽雨的情調,果然别有一番滋味。
飒飒秋雨、習習秋風,經常會使遊子思念故園;飕飕雨聲、紛紛思緒,也讓羁旅之途顯得更加艱辛。也許是秋雨格外容易打動詩人的情思,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曾賦詩描寫秋雨。下面分享李商隐的一首名作,百讀不厭,流傳千古,依然如此溫暖人心。
夜雨寄北
晚唐:李商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隐曾擔任東川節度使柳中郢的幕府,柳大人對他非常信任和關懷。當時詩人已過不惑之年,知道自己仕途很難有所突破。即使還是寄人籬下,但他也暫時不想再折騰,不僅因為在哪裡工作都是沉淪下僚,而且因為柳大人為人正直,彼此關系還算融洽。
詩人在東川生活了五年左右,雖然早已習慣了那裡的風俗人情,工作也相對輕松,但一種強烈的思鄉情緒卻一直難以排解。詩人身在巴蜀,卻時刻牽挂家中的妻兒,一個深秋之夜,詩人正伏案寫作,窗外忽然傳來陣陣雨聲,一時間竟然勾起了義山濃烈的思念之情,于是他揮灑筆墨,為後世留下了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以設問開篇,一問一答,仿佛是隔空對話,其實是詩人接到了妻子的來信,催問她何時歸還。妻兒寄居在嶽父那裡,自己四處奔波,沒有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他深感内疚,但也極其無奈。
“未有期”三字,看似輕描淡寫,但一定是斟酌再三。詩人不能說立刻回家,這樣是自欺欺人;也不能說自己将很久不能回家,那樣就将一盞希望的油燈掐滅了。隻能說暫時未定,給對方留一份希望,也是對自己的一個督促。
接下來詩人轉移話題,他不想讓愛妻再為此事煩惱,于是就談到了他身處的環境。夜裡秋雨綿綿,池水上漲,自己隻能獨守客舍,形影相吊,寂寞異常,心中卻溢滿了思戀之情。
詩人也一定挂念家中是否安好,天氣涼了,孩子容易生病,大人也将更加操勞。詩人不提自己的愁苦,卻在字裡行間寄寓着羁旅之愁和相思之苦。異地相思、兩處悲愁,這不是詩人願意看到的,但也确實難以避免。
不過詩人立刻意識到,不該這樣絮絮叨叨地談這些悲傷的事情,後兩句就充滿了溫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義山将眼前的實景,轉化為虛拟的畫面,表達了思歸的願望。
他設想有一天回到了妻子身邊,彼此暢叙别情,一直到深夜時分,蠟燭都結出了蕊花。詩人又與她共剪燭蕊,然後再将自己在東川的這些事情當作聊天的素材,妻子一定會聽得熱淚盈眶,又充滿了柔情。
李商隐的這首名作情真意切,又委婉纏綿。全詩構思精妙,不僅場景跨越時空、造句回環往複,而且以未來憶當下,意深曲婉。詩人心中雖然充滿了悲涼,卻讓讀者體味到一種暖意和溫馨。
秋雨經常會讓人聯想,也令人感傷。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的名句就表達出很多人的惆怅。李清照也曾抒寫,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如此凄楚、不忍卒讀。而李義山卻能在愁苦的心境下,創作出那樣溫暖的詩句,着實反映出他對妻子的一番深情,早已濃得難以化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