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57

一個心理咨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1

文/老K

當今生活壓力越來愈大,以前隻要吃飽穿暖就能滿足,但現在月薪上萬都不敢說自己很厲害。

壓力是導緻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當下很多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陷入焦慮會出現這些表現:

過度擔心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2

有人說抑郁症是對過去的悔恨,焦慮症是對未來的擔心。

他們容易把一些發生概率很低的事件,轉化為經常發生,總覺得自己會出現各種不好的事情。

廣泛性焦慮症的特點就是思慮過多,如果一個人過度擔心超過兩周,就可以考慮是否患上焦慮症了。

睡眠質量下降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3

幾乎所有的神經症都會出現睡眠質量下降的情況,而焦慮症更是如此,失眠最大的問題就是“焦慮”,所以一個人出現嚴重的焦慮時,最可能表現出失眠問題。

總是處于一種高度警覺的狀态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4

一項研究表明,社交焦慮症患者往往存在與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類似的重溫傷害現象,比如腦海中反複重現以往被人嘲笑的畫面。

這些人總會覺得他人不懷好意,其實這是嚴重認知扭曲的表現。

缺乏自信,甚至自卑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5

一個人越沒有自信,他就越容易在困難和問題面前躊躇不前。

自卑、敏感的根源是在自己内心有個“我不夠好”的種子,害怕别人認為你不好。

如果别人認為你好你就認為自己好,如果别人認為你不好你就覺得自己不好,所以會害怕别人給你負面的反應和評價。

長期出現精神焦慮的人,大多數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卑和自責長期困擾着他們。

總是在腦海裡幻想“萬一呢?”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6

焦慮症患者會不斷尋找确定感,而且有時候甚至是病态的。

對待問題總是需要絕對安全的感覺,常常他已經知道了答案,但他并不真的相信,至少沒有完全相信,預警性注意還在不斷地搜索“萬一……”,他也在不斷地防範或否定“萬一……”。

他們會把事情想的絕對糟糕,自己常常可以編導出一部恐怖片了。

認知絕對化,非黑即白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7

在《控制焦慮》一書中,埃利斯博士把所有導緻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概括為了一種,就是絕對,應該,和必須的信念。

而這個絕對、應該和必須的信念,在生活中,會有三種具體的表現。

第一個是,對自己的必須信念

第二個是,對人際關系的必須信念

第三個是,對客觀世界和環境的必須信念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8

比如一女生被渣男耍了,然後就會偏執的認為所有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當一個人隻能用單純的二元對立思維看待世界時,如果他沒有發生不好的事情還好,一旦有不好事情發生很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多數焦慮症患者都秉承這樣的思維模式。


那麼知道了這六種模式後,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1、學會接納焦慮

一個人越抗拒自己的負面情緒隻會更加痛苦,負面情緒有時候是想告訴我們一些不良習慣,一味排斥隻會把問題掩蓋的更深,所以學會接納痛苦是非常重要的。

2、調整不良認知

上述我提到了,認知扭曲是導緻焦慮症的一大原因。

多種認知扭曲中,絕對,應該,和必須的信念是導緻焦慮症最嚴重的扭曲思維。

解決這種思維也很簡單,就是把絕對的信念,調整為包容的,允許多種可能性的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9

把應該和必須,這種強制性的,控制的想法,調整為充滿希望的,充滿期待的。

心理學對待焦慮的态度(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10

3、尋找朋友幫助,說出來總比憋在心裡好

把痛苦講出來非常重要,看心理醫生起效的一大因素就是:傾訴。

有研究表明:心理咨詢師其實就是一個傾聽者,來咨詢的人把自己的遭遇叙述清楚了,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了。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讨論吧!)

4、參加運動,尤其是慢跑

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強調慢跑對緩解神經症有巨大幫助,當我們參加體育運動時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還會促進分泌多種健康腦神經遞質,對緩解焦慮非常有幫助。

你經常焦慮嗎?上面的幾點,你占了幾條?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針對焦慮症的康複,有時候“慢”即是“快”

焦慮症半年差點住院,走出後我想告訴你為何“接納”很重要

戰勝焦慮症:記住“面對、接受、飄然、等待”這四個詞

都知道在焦慮抑郁中接納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這裡幾個故事啟發你一下!

專業測試: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專業心理測評量表)

治愈強迫、焦慮、抑郁等神經症的5個關鍵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導)

心理學講解除痛苦要“接納自己”,那麼到底什麼是接納自我?

走出神經症,森田療法告訴你必須接納它(專業解讀)

再談“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過去焦慮抑郁經曆讓我重新頓悟

↙↙點擊鍊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内心的障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