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不能再署名angelababy,辣目洋子也必須叫個中國名,是廣電總局的要求,叫外文名或近似外文名的藝名,将不被允許。”
這段話出自著名編劇汪海林,近日他在社交平台發文稱,按照廣電總局的新規,中國藝人将不被允許叫外文名,即便是跟外國名字相近似的也不行。
同時他還點名女演員楊穎和辣目洋子,稱她們也必須叫回中國名字。
此言論一出,衆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支持,認為明星作為公衆人物,一般都有着龐大的粉絲群體,如果粉絲紛紛效仿的話,豈不亂套?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假如汪海林所說屬實的話,這個“新規定”就有些幹涉太多了,畢竟叫什麼名字是每個人的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汪海林發文的同一天,辣目洋子也主動發文表示,自己以後将恢複本名李嘉琦,并表示網友也可以叫她“小辣”。
明星用藝名和改名字,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一次辣目洋子的改名卻值得讨論。
首先,在她宣布改名字的這一天,一向很敢說的汪海林直言,“不讓用外文名字和近似外文的名字,這是廣電總局的新規定”。
他既然敢這麼公開曝光新規,想必此事的可信度較高。當然,一切還要以廣電官方的文件為準。
其次,辣目洋子這個名字确實很像一個日本名字,有網友甚至表示,在不知道演員本人的時候,确實曾認為辣目洋子是個來中國發展的日本人。
由此可見,李嘉琦的這個藝名,的确會在某種程度上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最後,辣目洋子前段時間演了一部古裝劇《我叫劉金鳳》,該劇的道具、服裝和場景等很多細節方面被網友扒出“以倭代華”。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輿論,該劇的演員、導演、服化道工作人員也都受到網友的指責。
所以,如今辣目洋子突然宣布用回原名,不少人表示,辣目洋子此舉很有可能和《我叫劉金鳳》的“倭風盛行”風波有關。
但這些都隻是猜測,辣目洋子用回原名或許真的就像她自己所言,“我媽說,一切還是本來的好”。
個中原因我們不好妄加猜測,但她改名正好“碰上”汪海林爆料廣電新規,這種“巧合”也讓網友更加相信了汪海林的言論。
目前已經有人開始整理娛樂圈使用外文名字和近似外文名字的藝人名單了,以至于本名與外文名近似的藝人檀健次、鄭合惠子等人無辜躺槍。
檀健次,這個名字聽起來确實很像日本人的名字,而且日本漫畫裡也有一個名叫“健次郎”的角色。不過有意思的是,檀健次出道就是用的自己的本名,“健次”這個名字也是因為他小時候很喜歡“健次郎”這個角色,才求着媽媽給他改的。
而鄭合惠子,這個就更不用多說了,她爸爸姓鄭媽媽姓何,爺爺希望她長大後是一個很賢惠的姑娘,所以給她起名叫“鄭合惠”。後來覺得名字比較拗口,才在後面加了一個“子”字,于是就有了“鄭合惠子”這個名字。
我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這種起名方式的,但其實,現在有不少中國的父母會給孩子起四個字的名字,一般還會有父母的姓氏在名字裡。
雖然很多人覺得别扭,但這種事終歸是個人的自由,外人也不好說什麼。
有人說名字隻是一個代号,不用太過糾結。
但實際上,很多父母、長輩給下一代起名字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的寓意和期許,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
所以無論是素人還是明星藝人,名字裡都蘊含着長輩對自己的期許。
我個人是很支持不允許明星藝人用“洋名字”的,但藝人的本名或者是藝名如果就是如此的話,也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不應該牽連無辜之人。
如果汪海林所說屬實,對藝人的“洋名字”亂象好好管一管的确是好事。
你看看如今的說唱圈和嘻哈圈,取那種不倫不類、不中不洋的藝名的比比皆是,就好像不起個亂七八糟的名字就不是圈中人,就唱不了歌似的。
确實該好好管一管了,明星藝人作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公衆人物,如果一個又一個的亂取“洋名字”,粉絲也跟着有樣學樣,很容易亂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取一個好聽好記又飽含寓意的中文藝名并不難,真沒必要非标新立異,起個不倫不類的洋名字,你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