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9月新學期開始後,全國所有學校義務教育起始階段道德與法制、語文、曆史學科将使用新版“部編版”教材。
其中,語文學科
教材将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即增加傳統文化的篇目。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可見,古詩文在語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在增加。
古詩文韻律優美、寓意深刻,但對于理解能力尚淺的小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從今天開始,我們将每天推出一篇小學生必背的古詩詞和大家一起學習。
當然,您也可以使用我們的小程序來學習古詩詞,内收錄75首必背古詩詞,後續我們還會更新。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手冊
dēng guàn què lóu táng wáng zhī huàn
登 鹳 雀 樓 唐 王之渙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盡 ,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
黃 河 入 海 流 。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
欲 窮 千 裡 目 ,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
更 上 一 層 樓 。
鹳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陽。
依:依傍。
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願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窮:盡,使達到極點。
千裡目:眼界寬闊。
更:替、換。(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譯文夕陽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着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裡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賞析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其中,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裡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後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着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
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别寬廣,特别遼遠。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鹳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産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而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落日銜山,雲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黃河”。當然也是寫實。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于層巒疊嶂之間。
詩人眼前所呈現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于瞬息多變的動态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恒的運動。如果說.這種景色很美,那麼,它便是一種動态的美,充滿了無限生機的活潑的美。這不是所謂“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讀者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裡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裡”“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隻是平鋪直叙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裡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就全詩的寫作特點而言,這首詩是日僧空海在《文鏡秘府論》中所說的“景入理勢”。有人說,詩忌說理。
這應當隻是說,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說理,而不是在詩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揚哲理。象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無縫,使讀者并不覺得它在說理,而理自在其中。這是根據詩歌特點、運用形象思維來顯示生活哲理的典範。 這首詩在寫法上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後兩句也如此,構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詩别》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絕句總共隻有兩聯,而兩聯都用對仗,如果不是氣勢充沛,一意貫連,很容易雕琢呆闆或支離破碎。這首詩,前一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後一聯用的是,雖然兩句相對,但是沒有對仗的痕迹。所以說詩人運用對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拓展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河中府鹳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王之渙的這首五絕是“唐人留詩”中的不朽之作。此詩描寫詩人登樓遠眺,眼前展現一幅遼闊的圖景:落日西沉,黃河奔騰,詩人不禁詠出富有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夢溪筆談》中還指出,唐人在鹳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李益的詩是一首七律。暢當的詩也是一首五絕,也題作《登鹳雀樓》,全詩如下:“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詩境也很壯闊,不失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渙的這首詩在前,比較之下,終輸一籌,不得不讓王詩獨步千古。
作者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淩,漢族,绛州(今山西新绛縣)人。豪放不羁,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适、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樓》、《涼州詞》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