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分析推理,大部分人慢慢做是能夠做出來的,但是需要時間,而公務員考試的時間本來就很緊張,如果時間分配不當,可能很多題隻能放棄,有很多同學,在沒有上課之前,分析推理在考試中遇到了的話,都是放棄,因為費時間。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沒有學會方法和學會方法的做題時間比值差距能達到4:1,也就是說學會方法的差不多20秒看完題,答案就出來了,而不會方法的,差不多要1分20秒左右的時間,這個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方法真的很重要。
看到這裡,相信你應該好奇,究竟是什麼方法這麼神奇,能如此快地解題?别急,我自然會講的,但是在講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什麼樣的題是分析推理,知道對手長啥樣,我們才能用方法。
一、識題型
先看兩道題,題一:甲、乙、丙三個球,一個是紅色,一個是藍色,一個是黃色。丙比黃色球大,甲和藍色球不一樣大,藍色球比丙小。據此,可以推出( )
A. 甲是紅色,乙是藍色,丙是黃色
B. 甲是藍色,乙是黃色,丙是紅色
C. 甲是黃色,乙是紅色,丙是藍色
D. 甲是黃色,乙是藍色,丙是紅色
題二:幾位同學對物理競賽的名次進行猜測。小鐘說:“小華第三,小任第五。”小華說:“小閩第五,小宮第四。”小任說:“小鐘第一,小閩第四”。小閩說:“小任第一,小華第二。”小宮說:“小鐘第三,小閩第四。”已知本次競賽沒有并列名次,并且每個名次都有人猜對。
那麼,具體名次應該是( )
A. 小華第一、小鐘第二、小任第三、小閩第四、小官第五
B. 小閩第一、小任第二、小華第三、小宮第四、小鐘第五
C. 小任第一、小華第二、小鐘第三、小宮第四、小閩第五
D. 小任第一、小閩第二、小鐘第三、小宮第四、小華第五
通過觀察兩道題,我們能夠發現它們的共同特征。總結一下就是,第一,題幹都有對象,題一是“甲、乙、丙”,題二是“小華、小任、小鐘、小閩、小宮”;第二,題幹都給了若幹信息,要求對應關系,題一中是對象和顔色對應,題二是對象和名次對應。也就是說,分析推理就是要求把若幹對象和若幹信息進行匹配對應的過程。
但是,這兩題也有不同之處,第一道題的所有信息都是真的,我們可以直接去推理,而第二道題的信息真假不辨,需要先找到真的信息去推斷。在我的課堂上,沒上課之前,學生都會認為第二種題型更難一些,但是,其實第二種題型才是真正的秒殺題。何解?我們繼續往下看。
二、秒殺技
我們把第二道題拿過來再看一遍:
題二:幾位同學對物理競賽的名次進行猜測。小鐘說:“小華第三,小任第五。”小華說:“小閩第五,小宮第四。”小任說:“小鐘第一,小閩第四”。小閩說:“小任第一,小華第二。”小宮說:“小鐘第三,小閩第四。”已知本次競賽沒有并列名次,并且每個名次都有人猜對。
那麼,具體名次應該是( )
A. 小華第一、小鐘第二、小任第三、小閩第四、小官第五
B. 小閩第一、小任第二、小華第三、小宮第四、小鐘第五
C. 小任第一、小華第二、小鐘第三、小宮第四、小閩第五
D. 小任第一、小閩第二、小鐘第三、小宮第四、小華第五
大家看到紅色的字體了吧,這裡涉及到語言文字的理解,我們把這句話解釋一下,“本次競賽沒有并列名次”,就意味着每一名隻有一個人。“每個名次都有人猜對”就意味着第一、二、三、四、五名是誰都有人猜對了,那麼如果某一個名次隻有一個人猜了,那就意味着隻被一個人猜的這個名次一定是對的,比如,如果第一名隻有一個人猜,隻被提到了一次,那麼這個第一名是誰就是确定對的了。理解了這句話,我們來看看本題當中,哪個名次隻被提到了一次。
發現是第二名,“小華第二”,第二隻出現了一次,那麼它一定是對的,看選項,答案就是C。
總結一下,題幹信息真假不确定的時候,秒殺技就是找确定的信息,何為确定信息,即是唯一信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