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們,我是TESOL國際少兒英語老師Teresa,今天首發的選題,是我曆年從事少兒英語教學來,最迫切想和家長分享的内容,每一個交流過的家長,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上上下下裡裡外外, 千叮咛萬囑咐,千萬千萬不要碰這個雷區,以下全是幹貨哦~
随着近年來家長對英語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英語啟蒙的大軍。浸泡式英語、全英文交流、親子環境英文打造、磨耳朵、原版繪本、分級讀物。。。學習英語的方法不要太多。
一件事情想要做成,我們不僅要知道怎麼做,我們更要知道什麼不能做。今天跟大家分享英語啟蒙的第一殺手:這個用英語怎麼說?
有沒有爸爸媽媽們曾經跟寶貝親切友善甚至有點讨好的指着一個蘋果或者香蕉跟寶貝說:“寶寶,這個用英語怎麼說?”Oh,My God!踩雷啦~尤其是那些已經報了培訓班,上了網課的寶寶們,T醬在這裡為你們留下心疼的淚水,同樣為爸爸媽媽留下心酸的淚水。如果您一次也沒說過這句“這個用英語怎麼說?”膜拜,大神啊。
親愛的爸爸媽媽,往前倒推幾十年,或者十幾年,上學的時候,咱們最不喜歡的事情之一,有沒有:寶貝,跳個舞來給爺爺看看?或者,寶貝,今天學校講了什麼?或者,寶貝,昨天教過你的那首詩背一下來聽聽?有沒有不爽、讨厭、憤恨的情緒暗搓搓的從牙根升起?沒錯,當時的那些心理感受,和寶貝們聽見“這個用英語怎麼說”的心理感受完全一緻。
不管我們用多麼和善的語氣說出這句話,對寶貝而言,這就是個考題。尤其是三五歲之後正在建立強烈自我認同感的寶貝們,正在經曆自尊心建設的關鍵時期,卻時時被生活中的“英語”拿來考驗“我說的對嗎?我會說嗎?我不會說太丢臉了。。。我不夠好。。。”等等一系列負性的心理反應。
可能有人會說有那麼誇張嗎?沒錯,就是那麼誇張。想想看,當我們問起寶貝這句話,尤其是當着外人(祖輩,老師,同學)面想好好展示一下寶寶的才能的時候,寶寶有多少次是響亮驕傲的回答?還是更多時候磨磨唧唧、眼神閃避、不願意開口的樣子?然後家長可能還會加上句:你會說的啊,說來聽聽?或者:呀,害羞啦?或者不斷鼓勵督促直到孩子說出來?
默哀三分鐘。
孩子的興趣、自尊就在這一次次的“這個用英語怎麼說”裡被扼殺掉了。
想想看,誰沒有經曆過被“老師要抽背課文”的恐懼籠罩過?
想想看,那種處境下的自己,是怎樣的心情?會背的稍顯安心,就等被點名一口氣過關,可還會擔心下次不會背怎麼辦?背的馬馬虎虎的有沒有心懷忐忑、戰戰兢兢?不會背的那種或恐懼,或灰心,或麻木,或害怕。。。等真的被點名叫起來兩手一攤、低頭認罰、羞紅臉的感覺…有沒有曆曆在目?總之,面對課堂老師點名背課文,會背的不會背的,沒有一個學生是快樂、輕松、滿足的狀态。這就是孩子在面對這句話時的心理感受。
可惜他/她太小了,表達不出來,害怕、擔憂的時候,隻能躲到爸爸媽媽的身後,如果爸爸媽媽不足夠讓他/她信任依賴,他們會沉默低頭,一言不發,有的孩子會小聲或者大聲埋怨着:媽媽你不要再問了。咱們會停止不問嗎?(靈魂拷問)
孩子們讨厭這件事情。他們不喜歡被人無端的發問。即便他們會說,也不喜歡。我會說,自然會在我願意的時候開口說,你不要特意來問我;我不會說,你來問我,那就等于是來羞辱我不會說。你是我的媽媽,怎麼能對我做這種事情。我雖然埋怨你,可是我又那麼愛你,為了你高興,我就勉強說一句吧。說完這一次,我再也不要說了。我再也不要學英語了。
親們,孩子們的心理活動,就是這樣的。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這個過程是怎麼産生的,“讨厭英語”這個結果就已經落地了。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持久的原動力,語言學習也絕不可能僅僅停留在啟蒙階段。如果一個孩子在六歲前就被各種興趣班、開口說搞煩了,搞怕了,今後哪裡來的動力真正意義上學好英語?
以上是從情感的角度來解釋這件事情。下面我們說說言語發展的理論上是如何解釋的。
學習英語最有效果的方式就是讓寶寶處在一個浸泡式的英語環境李,這是目前大家都逐漸認同的理論果能有一個全英文的環境,那就太理想了。實際上,能實現的家庭太少了,可以說鳳毛麟角。在教育的過程中,我一向主張的是夠不着的不要硬夠,硬夠傷身,還傷心。後面會專門撰文寫這個話題。所以有些家長會退而求其次,我不能用英語跟寶貝交流,那我就問他/她英語怎麼說呗,搞得寶貝聽到英語兩個字就想捂着腦袋跑了。
現實是,有九成的家庭是實現不了全天候英文環境的,但是我們可以局部實現。沒錯,另一種方式的退而求其次。說你會說的就行啦。What is it? 它是什麼?這句話,大多數家長能看懂吧?把它說出來。會有很多家長謙虛害羞的擺擺手,不行不行我英語太差了。不好意思說(在此繼續為寶貝心疼三分中,爸爸媽媽英文不好還想讓我好,他們不說還想讓我說,我太難了)。親愛的爸爸媽媽,您隻需要把“這個用英語怎麼說?”換成“What is it?”就實現浸泡式母語環境啦,不過是局部的~
不要小瞧這個轉變。這裡變的是整個的思維模式。如果是漢語的那句話,在寶寶頭腦裡的傳輸就是:物體——蘋果——apple——物體,長此以往,不一定會形成所謂的翻譯思維(這個也是要很長時間才能形成,好多家長還沒啟蒙到那個階段就放棄了),但是一定不能形成英文思維,因為從一開始,它的傳導路徑就不是英文的邏輯。
會有爸爸媽媽疑惑:寶貝那麼小,能聽懂嗎?問到點上了,開始肯定是聽不懂的。所以,在這句問話之前還有一個操作。如果要讓寶寶掌握一個新單詞,比如香蕉banana, 那麼一定記得先介紹,再提問。就是您要先給寶寶介紹:It’s a banana. 再提問:What is it?再自問自答:It’s a banana. 如此反複數次,這個階段,切勿心急讓寶貝說,寶貝隻要願意聽就好了。日子有功,說的多了,寶貝終有一天會如你所願,主動的在他/她願意的時候說出來的。這個教學新語言的知識,就是著名的蒙氏三段式語言教學法。
一定記得哦。以下是知識點:
蒙氏語言教學三段論:1 先介紹:It’s … 2 提問:What is it?3 自問自答:It’s a banana. 重複數次。最最基礎的英語啟蒙實踐幹貨,就分享到這裡啦。下一篇,我們來聊聊,已經中文強勢的寶寶,英語啟蒙從哪些詞彙、句型開始最合适。
PS:保持關注哦~後續會發送蒙氏三段式教學法英文教學的小視頻哦~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