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條熱搜的出現,讓健身達人們的心裡咯噔了一下。
微博熱搜:#男子一個月吃160袋雞胸肉緻腎損傷#
這件事的報道中,醫生判斷,該男子是因為攝入過多蛋白質而造成腎髒代謝負擔過重,繼而導緻腎損傷。
多吃雞胸肉還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究竟是吃的肉有問題?
還是吃的方式有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什麼是“高蛋白飲食”?
随着健身文化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高蛋白飲食,也就是在日常飲食中攝入較多的蛋白質(每日蛋白質攝入量≥1.5g/kg體重),減少碳水的一種飲食方式。
對于健身達人們來說,高蛋白飲食不但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還能夠提高基礎代謝、促進肌肉修複和增長,配合力量訓練達到增肌的目的。很多進行抗阻訓練的運動員也會采取這種飲食方式。
事實上,腎功能沒有問題的人,在短期内大量攝入蛋白質是沒有問題的,目前也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高蛋白飲食會導緻腎功能受損。
真正的問題出在“長期吃”。
一次性補充大量蛋白質或一小段時間的高蛋白飲食,可能會讓腎小球過濾(GFR)升高,看似是影響腎功能的依據,但有研究表明,這種情況其實是身體正常的響應調節,不代表就會有腎病。
但若長期且過量攝入蛋白質,忽略其他營養的攝入,不但會加重腎髒、肝髒、腸胃的負擔,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
該男子一個月吃了160袋,平均每天5.2袋……後果可想而知。
成品雞胸肉有哪些問題?回到這個事件,該男子所吃的是袋裝成品雞胸肉。這種成品雞胸肉的鈉含量往往都很高,一包就能達到每日食鹽推薦攝入量(6g以下)的一半,吃久了很容易增加腎功能負擔和高血壓風險。
另一方面,為了保證食品的保質期,這些雞胸肉中多少都會防腐劑等添加劑,長期吃肯定是存在危害的。
很多人為了圖方便會囤很多成品雞胸肉,真不如購買新鮮的雞胸肉,便宜又安全。
如何安全攝入蛋白質?想要在日常飲食中補充蛋白質,其實很簡單。
由于蛋白質的來源既有動物性蛋白,也有植物性蛋白,每天一個雞蛋、二兩禽畜肉、喝杯牛奶其實就能滿足日常所需的蛋白質,無需再額外補充。
對于沒有健身需求的普通人來說,成年男性每天65克以上,女性55克以上就足夠了。或者直接按照熱量減肥法APP上推薦的來吃就好。
而對于健身人群來說,要先确保肝和腎功能無任何異常的情況下,再根據自身體重遵循專業的指導意見服用蛋白質,把握好攝入的“度”。
健身人群蛋白質每日推薦攝入量(供參考)
大部分人健身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千萬不要為了單純的“增肌”而毀掉身體。
任何隻吃某一種類食物的飲食都是不合理的,很容易導緻其他營養元素和礦物質的缺乏。想要真正健康,還是得均衡膳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