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自謙的話:“難登大雅之堂”。出自清朝文人袁枚的《與陳刺史虛齋》:“未登大雅之堂,還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那麼,什麼是大雅之堂,大雅之堂又在哪兒呢?
要了解大雅之堂,先要知道什麼是大雅。年少時曾看一古裝劇,劇中有人出上聯“三光日月星”,難壞了滿朝讀書人,主角随口對道:“四詩風雅頌。”衆所周知,《詩經》包括風、雅、頌三部分,那四詩之說從何說起呢?原來,雅分為大雅和小雅,所以說四詩沒問題。雅指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在周代,周天子和貴族舉行宴會時,把《詩經》中“雅”這部分作品做了分類,将其中比較回避民間哀怨的詩歌命名為“大雅”,更适合在宴會上演出;另一類較多涉及了人世間悲歡離合、種種不平甚至是抗議的作品,被歸為“小雅”。這才有了所謂小雅和大雅之分,但這并不意味着它們之間有高低大小的區别。其實,現代學界認為《小雅》的部分詩歌,其内涵的豐富性遠超《大雅》。
不過,古人似乎更認同大雅,大雅成了個專有名詞,用以稱德高而有才的人、學識淵博的人,也可指高尚雅正。明朝的蔣燦《題杜少陵像》詩雲:“大雅長往矣,遺容後代看。”尊杜甫為大雅。現代漢語裡的不傷大雅,其中的大雅指的就是高尚雅正。
說完大雅,我們再看大雅之堂。這個詞可以指高尚雅緻的地方,也可以形容某些被人看重的、不“粗俗”的事物,似乎是說已經高雅到可以登堂入室的地步了。那究竟有沒有大雅之堂呢?嚴格來說,大雅之堂隻是個比喻,并不實際存在。大雅堂倒是有幾處,像北京大學和成都杜甫草堂都有座大雅堂,最出名的還是四川丹棱縣的大雅堂。這座大雅堂建于北宋年間,是集唐代詩聖杜甫詩和北宋書法大家黃庭堅書法藝術為一體的詩書堂,堂内珍藏詩碑三百餘方。黃庭堅為之題名“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