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人相輕”這個成語來形容李敖對魯迅先生的諸多批評,其實并不太合适,畢竟這件事一直都是單方面的。先生去世時,李敖才一歲,所以先生從沒說過李敖的半句不是。不過有人也說了,批評也是一種賞析方式,寫出來的東西總歸是要拿出來讓人評說的。
李敖曾就魯迅先生是否被高估的問題,發表過許多看法,比如說先生沒有長篇小說,比如說他的文章經不起推敲,并曾反複指出先生的白話文很别扭。魯迅先生是最早使用白話文寫作的文人之一,若說字句有些生硬是說得過去的。但在2005年,李敖曾公開指出魯迅的名篇中用錯了詞,這就讓人有些疑惑了。
李敖說的這篇文章是魯迅的《戰士和蒼蠅》,是一篇發表于1925年的雜文,在文中先生讴歌了一位英勇的志士,譴責了在志士死後圍繞在他身邊的蒼蠅。很顯然這篇文章是諷刺文,這裡的蒼蠅指的是當時自以為打敗了志士的惡人們。
李敖指出,先生用“營營地叫着”來形容蒼蠅的叫聲,不但别扭而且完全是錯的。他表示:“蒼蠅隻會嗡嗡地叫,就連《紅樓夢》等名著裡也是這種寫法,誰都不會用“營營”來形容蒼蠅。”此話一出,很多人都覺得是挺有道理的,難道魯迅真的錯了嗎?
其實李敖也算是個文壇奇才,一生著作頗豐,但恰恰是這番嘲笑不小心暴露了他自己的無知。“營營”形容蒼蠅不但有出處,而且用得十分巧妙。這個說法來自《詩經》中的一篇妙作,其分量遠超李敖舉的那些例子,讀完這首詩,誰沒水平一目了然:
《小雅·青蠅》
營營青蠅,止于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營營青蠅,止于棘。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營營青蠅,止于榛。讒人罔極,構我二人。
這是一首流傳了2000多年的勸誡詩,是勸告君子不要聽從小人讒言。詩人用“營營”來形容蒼蠅的叫聲,指出它們不停地在四國間破壞,而且還會挑撥君子和詩人之間兄弟情誼。
魯迅之所以非要用這個詞,并非有意賣弄,而是因為在前一年他的弟弟周作人曾寫過一首詠贊蒼蠅的散文,名字就叫《蒼蠅》。在這篇文章中,周先生将大家讨厭的蒼蠅寫得頗有意思,受到了許多人的好評。對于這位弟弟平時的一些處事方法,魯迅不是很欣賞,于是便寫了 《戰士和蒼蠅》來“怼”他。既然是兄弟之争,用上《詩經》中這個“營營”就再合适不過了,畢竟“豈弟君子,無信讒言”寫的也是兄弟。
事實上,魯迅曾在多篇文章裡寫到了蒼蠅,用的都是“嗡嗡”,所以他此處用“營營”并不是随意寫寫,而是斟酌後的結果,先生對遣詞的要求之高可見一斑,所謂字字珠玑正是如此。李敖會提出這樣的觀點,終究還是太小看魯迅先生了。先生的那麼多文章能在課本中一躺就是半個世紀,沒有兩把刷子真的能做到?文學批評雖然值得提倡,但在開口前認真地研究一番才是王道,大家覺得對嗎?歡迎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