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漢字拼音前後鼻音怎麼區分

漢字拼音前後鼻音怎麼區分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07 20:59:14

漢字拼音前後鼻音怎麼區分(有些漢字讀音變得出人意料)1

來源/視覺中國

同樣是漢語漢字,現在最新的标準讀音竟然會與以前完全不同。這是真的?一則《注意了:這些字新華字典裡讀音都改了!别讓孩子再讀錯了!》的舊聞,這幾天竟又蹿紅。說是舊聞,因為國家語言文字管理部門早就對一些漢字做了重新正音,但卻始終沒有被重視,現在又被翻出來熱議,或許是想趁開學之際提醒廣大師生,别再按老經驗讀錯字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有網民借古代詩人的口吻質疑:“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原來,“衰”在古詩中讀cuī,“斜”原本讀xiá,“騎”在詩中是讀jì。難道是因為讀錯的人較多,就得把字音改成現在這個樣子?類似的還有不少。比如,“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規定讀“shuō”,另外還有說(shuō)服。還比如,“确鑿”原讀音“确鑿(zuò)”,後因從俗改為“确鑿(záo)”;“呆闆”也由 ái bǎn變為dāi bǎn。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劉澤民說,國家語委邀請了專家專門負責普通話的審音,每個漢字怎麼讀、每個詞彙怎麼讀,都是具有國家規範和國家标準的。随着時間的變遷,語言文字自然也會發生若幹變化,從大趨勢上來說,現代人按現代語言演變的實際情況來說現代語言,這在理論上也是說得通的。因此,國家對字音标準每隔一段時間做些少量的微調,這也是自然的和正常的事情。當然,一個字音的标準确立,是有一整套嚴謹的學術規範體系的,也是極為審慎的,是在考量了曆代字典、辭書的注音後做出的綜合性判斷。此外,我國普通話的基本定義中有一條,就是要“以北京語音為标準音”,這也從另一個方面為字音的變更提供了依據。

據悉,早在1985年12月,國家語委會同原國家教委和原廣電部發布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它是關于異讀詞讀音規範的法定标準,是我們規範異讀字讀音的主要依據。這個審音表中的有些字後面标注了“統讀”,表示此字不論用于任何詞語中隻讀一音(輕聲變讀不受此限),例如,“閥”字注明“fá(統讀)”。到了2016年,我國又對《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提出了修訂意見。有些字在修訂後的讀音,與人們傳統的認知差異較大。例如,“心廣體胖”的“胖”,原讀pán,現在既可讀pán(安舒義),也可讀pàng(發胖義);“血”原有xuè和xiě兩個讀音,現在統讀為xuě(口語單用也讀xiě);甚至連粳米的“粳”,也由jīng統讀為gēng,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川沙中學高三語文教師王謙表示,語言的形成演變大抵是要約定俗成。語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其讀音并非是在短期内就能形成為“規範”的,而是要經曆一個較長的過程。在現行的語文教材中,有時也會出現字音的變化。比如,高中語文(2008年版)第一冊柳永的《八聲甘州》裡的“正恁凝愁”中的“恁”字,當時的注音為“nèn”,而2007年版中的這個“恁”字是注音為“rèn”,但教材編寫者沒有說明字音變化的原因。王老師說:“我在教學中還是傾向于指導學生用原來的音讀某些字,特别是出自古詩文裡的名句,如,鬓毛衰(cuī)、石徑斜(xiá)等,否則詩文的韻律和意境就會遜色許多。”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