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stem教育方向解析

stem教育方向解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20:11:12

stem教育方向解析?21世紀經濟報道王峰北京報道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stem教育方向解析?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stem教育方向解析(STEM教育就業之王)1

stem教育方向解析

21世紀經濟報道王峰北京報道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

就業壓力之下,學什麼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更好?這個問題格外受到關注。

近日,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發布的《STEM教育宏觀發展戰略報告》(下稱《報告》)指出,發展STEM教育成為提升勞動者特别是青年人就業能力适應性,做好高質量就業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不過,STEM教育并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老調重彈。《報告》指出,發展STEM教育需要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全新的教學模式。

技能型結構性失業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突出表現在結構性就業難。

在12月28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說,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緩解。存在“就業難”與“招人難”并存的現象,不同專業、行業和地區間用人需求差異較大。

《報告》指出,我國青年人失業特别是高校畢業生大多既不是經濟危機造成的,也不是周期性經濟運行規律的結果,而屬于典型的技能型結構性失業,是我國經濟社會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帶來的陣痛。

技能型結構性失業,是指由于産業升級換代、經濟結構調整、新技術應用于生産等原因,對勞動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現有勞動力不能适應這種要求而失業的現象。

《報告》指出,目前,各技術等級的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上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技師和高級技師短缺現象尤為突出,已經成為我國制造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報告》指出,許多新畢業大學生缺乏STEM基礎,所學專業适應面狹窄,素質結構、操作技能不适應市場新的需求,結果造成大量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社會對文科生需求下降

“大學生就業難,文科生就業更難。”與STEM相關專業相比,高校文科生的就業問題更加突出。

《報告》指出,以非STEM專業/學科為主的高校文科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根源在于市場需求縮小。一是提供給文科生的高質量穩定就業崗位相對較少。二是以非STEM專業/學科為主的高校文科畢業生自主創業空間狹窄。三是社會對文科生需求下降的趨勢很難逆轉。

“曆史來看,人文市場有着非常顯著的赢家通吃特性,創新的壁壘遠遠高于STEM領域。”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歐陽俊說。

有數據顯示,文科頂尖人才的市場競争力至少不輸于理工科。但是對于廣大普通學生而言,文科的市場競争力明顯不如理工科。

“文科人才市場兩端現象明顯,即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都很突出,相比之下,STEM學科人才市場的平均收入更好。”歐陽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然而,與文科畢業生市場需求下降的趨勢相背,我國文科人才培養規模一直在快速增長。

《報告》指出,由于高校文科專業布點過多、增長過快,造成文科畢業生數量猛增,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據教育部公布數據計算,2019年,我國普通高校以非STEM專業為主的哲學、法學、曆史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本科畢業人數達206萬人,較 2009年增長了67.8%。

數字化時代,更好更多的就業機會通常要求更高的STEM知識和技能水平,STEM教育可以提升勞動者特别是青年人就業能力适應性。

《報告》指出,加大STEM教育發展力度,吸引更多青年人學習STEM學科/專業的同時,要求非STEM學科/專業的學生完成一定量的STEM課程學習,藉此提升青年人整體就業能力适應性,幫助更多青年人進入正規經濟部門就業,不僅有助于保持勞動生産率持續提高,對妥善應對人口老齡化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發展STEM教育的初衷

STEM教育具體指什麼,與傳統的理工科有什麼區别?

字面意義而言,STEM教育是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

按照美國移民海關局2016年頒布的《STEM指定學曆課程清單》,工程、生物科學、數學和物理屬于STEM學科,其所屬的所有91個二級學科251個專業都屬于STEM專業。除此之外,那些涉及使用工程、數學、計算機科學或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和農業科學)進行研究、創新和新技術開發的220個專業也都屬于STEM專業,其中包括91個技術類專業。

美國教育部劃分的52個一級學科中,有STEM專業的占比高達44.2%。

但《報告》指出,STEM素養主要表現為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四方面的素養,但絕非這四者的簡單組合與加總,而是在實踐中綜合運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四大學科知識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新技術和新産品增進人類福祉的素養。

因此,發展STEM教育需要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全新的教學模式,包括強調學科交叉整合,強調STEM興趣培養,強調創新思維培養,強調動手能力培養等。

“不可否認的是,學習STEM學科比較難、枯燥。”歐陽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2017年高中畢業生對STEM課程感興趣的也隻有48%。《報告》稱,年輕人對STEM課程興趣下降是經濟發展帶來的全球現象,吸引更多人參加STEM學習是各國發展STEM教育的第一要務。

發展STEM教育也已被我國列入教育政策。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衆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着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STEM教育2017年也被寫入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标準,2018年寫入普通高中學科課程标準。

《報告》指出,通過教育使勞動者具備自我學習能力,能夠自我調整以适應明天潛在的工作需要。這正是發展STEM教育的初衷,試圖通過将知識的獲取、方法和工具的運用以及創新生産的過程進行有機統一,幫助學習者發展關鍵技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同時,使學習者更具創新性和創造力。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