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億小罐茶背後的故事

20億小罐茶背後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10:23:55

20億小罐茶背後的故事(人與茶的一段不解之緣)1

遊客們正在體驗如何做手工茶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陳文坤)一間精緻的小店,往往收藏一段回味無窮的人生。貴陽青岩古鎮是個時常熙熙攘攘的旅遊地兒,這裡有家名叫“趙司貢茶”的小店,店面不大,卻十分精緻打眼:店門口擺放着兩口炒茶用的鍋。店裡左右兩側頗有些滄桑的木格子擺放着茶具、茶寵和店主珍藏的茶樣。趙司貢茶的店主名叫劉立,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黑皮膚,精幹,架着黑框眼鏡,語速很快。

劉立原本是标準的文人,愛寫個詩畫個畫,自從入了茶的“坑”,沒有那麼多時間,隻能偶爾“文人”一把。“遇你,寂然無聲的形象,土崩瓦解。你的甜美,你的安然,你的濕潤,我的芬芳,皆化作眼前的一滴清淚。”劉立的詩讀起來有些憂郁。劉立是個溫和平靜的人,隻有談起茶的時候,他才會流露出激情。

生活百味總能與茶結緣

1988年,學林業專業的劉立從貴州農學院畢業。畢業後,熱愛寫詩繪畫的他卻因為謀生的壓力從事包裝設計行業。

他所在的公司業務遍布全國,但公司主要還是針對貴州的企業開展茶和酒的産品包裝設計。公司老闆是個福建人,很喜歡喝茶,時常會邀請員工與他一同分享“好茶”,而劉立正是其中一個。剛大學畢業的他,明白了如何通過茶構建出輕松和諧的場景,取得“信任”。

劉立回憶說:“包裝印刷行業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在印刷過程中,出現次品的情況是難免,多數老闆會将次品隐藏在交貨箱子裡,由于包裝數量很大,客戶很少會當場全部盤點清楚,而事後客戶也不會找印刷公司的麻煩。劉立的老闆是個嚴謹的人,他會将這些次品全部找出來,放在箱子的最上面。客戶能直觀的清點出次品的數量,客戶不用在數萬的包裝裡挑出隐藏在其中的次品,從而節約了他們的時間。客戶放心,回頭客也會自然會增多,與企業也建立了一種信任。”就這麼一件小小的事情,對劉立的觸動很大。它成為劉立做事的準則,實事求是,絕不隐藏。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台灣茶的包裝風靡全國,大氣、時尚的風格成為茶葉包裝的一種熱門趨勢。作茶葉包裝設計師的劉立,經常會通過接觸台灣茶找靈感。那時,貴州茶産業還處于起步初期,貴州茶在全國的大舞台上處于名不見經傳的狀況。貴州的許多茶企都屬于小作坊,茶葉産品包裝簡陋,并存在資金缺乏的問題。這些茶企正是劉立的客戶,他負責為他們設計和印刷茶産品的包裝。

貴州的茶企小,實力弱。通常情況下,茶企老闆隻能支付一半的費用,另一半費用用茶葉産品來抵債,這可難壞了靠設計吃飯的劉立。幾經思考,劉立決定和朋友合夥在貴陽烏當區開個茶葉銷售店,将這些抵債的茶葉賣出去。

第一次看店,劉立發現做生意太難。熟人來買茶,他會覺得不好意思,立即蹲下來躲在櫃子後面。遇到陌生人,他紅着臉不好意思去開口詢問。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一點點磨砺一點點成長。

幾番迂回曲折,出“坑”又入“坑”

20億小罐茶背後的故事(人與茶的一段不解之緣)2

與茶結緣的劉立

在賣茶的過程中,劉立與貴陽春秋實業有限公司創始人牟應書成了忘年之交。有着文人情懷的他,經常會去牟老爺子那裡趁茶喝,讨教茶葉的相關知識。

好景不長,劉立遇到一件煩心的事情。

1995年,貴州省農學院有個校辦茶廠,是他的恩師負責的。恩師即将出國深造,需要另找人負責。老師知道劉立一直從事茶葉銷售,對茶葉有自己的理解。他放心将茶廠交給劉立。但是這個擔子太重:劉立不僅要承擔茶廠的一切日常支出和企業負債,還要為工人發放工資。他剛剛過上的“好日子”,這下又“過回去了。”

劉立接下茶廠的第二年,正好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在貴州舉辦。期間,主委會需要劉立為他們提供茉莉花茶,這可樂壞了經濟窘迫的劉立。劉立找到大學時期的導師陳振強教授學做茉莉花茶。劉立他們做得茉莉花茶香氣濃郁、口感柔和、不苦不澀,獲得了主委會的好評。讓劉立與茶葉結下了不解之緣。

劉立的妻子是安順人。1997年春天,他與妻子一同回安順娘家。路邊一群背着炒茶鍋的商人在茶園裡收購茶青。劉立便和他們聊天,得知都是來自杭州的茶商到貴州收購茶青制作龍井茶。一來二去,劉立與他們混熟了。茶商們邀請劉立對龍井茶的制作工藝進行觀摩。劉立第一次看到扁平型茶葉做法後,立即燃起了濃厚興趣。

劉立準備做龍井茶。在沒有任何保護和經驗的情況下,他直接用手摸到鍋底,當場就被高溫的鍋底燙出許多水泡。天生有股倔勁的劉立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他查閱了與制茶相關的書籍,通過書籍與記憶的相互印證,劉立在摸索中做出了扁平型茶葉——龍井茶。

回到貴陽,劉立拜訪了陳振強教授和牟應書老爺子,向他們求教制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一一記下他們提出的觀點和理論。靠着勤勞好學的态度,他一點點打開制茶的大門。經過多年做茶經驗的積累,他做的手工茶幾乎是供不應求。

好事多磨成就趙司貢茶

20億小罐茶背後的故事(人與茶的一段不解之緣)3

劉立經營的茶園

2003年,厭倦在城市中奔波的劉立在他的老師——貴州農學院陳振強教授的鼓勵下,來到花溪黔陶,老師建議他把趙司貢茶重新做起來。

趙司貢茶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早在清朝康熙年間,黔陶就有趙司茶的種植、加工記載。趙司貢茶從誕生之日起就與清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貴州著名詩人周漁璜等聯系在一起。且趙司貢茶還有一段佳話:1701年,時任翰林侍讀學士的周漁璜曾将趙司茶獻給康熙帝,康熙帝飲後,贊曰:“品嘗周公趙司茶,皇宮内外十裡香。”從此,趙司茶成為貢品名傳天下。

然而,當劉立來到這個地方,卻發現趙司貢茶早已“沒落”。多年來,雖然陸續有人想把它重新做起來,都沒有堅持多久。黔陶村幾乎已經荒蕪了,隻有很少的茶樹淹沒在雜草、灌木叢中。趙司村和騎龍村還有一些,都是處于無人管理中,當地農民采取很簡單粗放的加工方式,做出來的茶葉也隻能在鄉場上賣,最好的20塊錢一斤,賺不到什麼錢。最終,酷愛茶的劉立還是簽下了承包合同,2003年,劉立開始了他的茶農生涯。

茶農的經曆更是艱難。長期無人經營,農民火燒、刀砍黔陶那一片野生的茶樹,陸續開荒種地毀掉了很多珍貴的古茶樹。更可怕的是土地嚴重闆結,比足球場還硬。劉立用三年時間才把五六百畝的茶園的土地挖松,把茶樹整理出來,又把新茶樹種下去。他憂心忡忡,幾乎走遍了那一片每個農民家,請求他們不要把茶樹砍了,要砍就賣給他,春天的時候,他去采茶。

以前當地農戶采茶時,根本不懂怎麼采,滿手抓。在馬場村、趙司村,劉立去教農民如何采茶,農民根本不聽他的。後來,劉立就想了個主意,大人們都忙着春耕播種,閑着的隻有孩子和老人。他每次去茶山,就帶着小朋友一起玩,教會他們采茶,孩子們采來的茶賣給他還能換錢,漸漸的就有了興趣,這樣連着教了兩年,孩子們學會了采茶,孩子又帶動了家裡的大人來采茶。現在,一到采茶季節,茶山上的大人小孩都會主動來采茶。

農業是靠天吃飯,這話劉立深有體會,種茶這9年來,幾乎所有的天災他都遇上了,冰雹、凝凍、幹旱、雪災等等。2005年春天,一場大冰雹突如其來,把剛剛發出的嫩芽幾乎全部打掉了,老師心疼得要命,給他打電話說,你去給我撿起來!2006年春天,劉立又遇到了貴州少有的三月下雪,雪很大,很快的将茶樹全部蓋住,當年的産量就隻有唯一的20斤獨芽。2008年凝凍,寒冰覆蓋茶樹,茶葉被冰霜包裹着。這是一種殘酷的美:景色美收成慘。

盡管遇到這麼多困難,但劉立卻越做越有滋味。骨子裡始終彌漫文人氣息的他說,我是把“趙司貢茶”當成文化品牌來做的,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商業品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