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3:58:44

#頭号周刊#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是否會加速蘇格蘭獨立和英聯邦解體)1

朋友們好,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祝大家中秋節阖家團圓,幸福安康。今天也是教師節,祝園丁們身體康健,工作順利。

今天的節目咱們講故事吧,本來中秋佳節團圓的時候就适合講故事,給大家增添一點圍爐的談資。

英國女王去世了,我們今天就講一講英國王室的故事,上半年澳大利亞曾經漏過風聲,說女王去世之後,澳大利亞可能要考慮放棄君主制,脫離英聯邦搞共和國。蘇格蘭也搞過獨立公投,想要脫離英國獨立,但是女王在世的時候沒搞成。女王去世會不會加速蘇格蘭或者北愛爾蘭的獨立呢?

英女王的王号尊稱是伊麗莎白二世,那麼很顯然,她前面還有個伊麗莎白一世。一世和二世之間有什麼關系呢?基本上沒什麼關系。

伊麗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現在的伊麗莎白二世是溫莎王朝,也屬于漢諾威王朝。絕大多數中國人對英國的王朝是沒什麼了解的,一說什麼王朝都是一頭霧水,沒有關系,今天的故事講完,你對英國的王朝,特别是近代的這幾個王朝就了解的差不多了。

剛說了,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現在的國王查爾斯三世屬于溫莎王朝,也屬于漢諾威王朝,怎麼會同時存在兩個王朝呢?因為現在的英國國王,他們的祖上是德國人。按照我們中國人的血統觀念,現在的英國王室是标準的德國人的後代。他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也就是他們的父系祖先,是德國漢諾威的一方諸侯,而且是選帝侯,是有資格當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後來這個德國人跑到英國當國王去了,開創了漢諾威王朝。

再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德國是敵對國,但是英國國王是德國人,好說不好聽啊,當時的英國國王姓的還是個德國姓。于是當時的英王喬治五世就說了:我改姓。我不是住在溫莎城堡嗎?我就姓溫莎了。王朝就這樣,被稱為溫莎王朝。但這種情況大家都知道,換湯不換藥。國王還是那一支,無非就是改了個姓,還是德國人,所以溫莎王朝還是屬于漢諾威王朝。一直到現在。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是否會加速蘇格蘭獨立和英聯邦解體)2

溫莎城堡

說到這兒可能很多人就不困了啊,就有疑問了,一個德國人,怎麼會跑到英國當國王去了呢?不着急啊,接下來咱們就開始說英國王室王朝的傳承。那其實也是三個字:亂得很。

英國在沒有國王之前,也是諸侯征戰,好巧不巧,他們也是戰國七雄。就像我們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一樣,英國的第一個國王也是消滅了其它六國,當上國王了。

強調一點啊,當時的英國不包括蘇格蘭,隻是局限在英格蘭那一塊。蘇格蘭和英格蘭你别看都在一個島上,這兩個地方不是一回事,連人種都不一樣。蘇格蘭人是凱爾特人,是比較早的移民,頭發都是紅的。英格蘭人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是後來的,從德國那一塊入侵過來的。這兩個地方從來就不是一回事,上千年的曆史上都是世仇。球迷朋友應該都知道,國際足聯上都沒有英國隊,而是有兩個,蘇格蘭和英格蘭是分開的。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是否會加速蘇格蘭獨立和英聯邦解體)3

就英格蘭那一塊巴掌大點的地方,竟然還有戰國七雄,想想都可笑,這在中國不就是七個村打架嗎?不僅是小,而且曆史還不悠久。英格蘭統一就到了公元九世紀了,比秦始皇晚了整整一千年。

公元829年,英格蘭才算是有國王了。

這都屬于英國的古代史了,曆經了五個王朝,這都沒什麼可講的,跟中國古代的王朝一樣,不是被滅了,就是被廢了。有一個大事需要提一下,那就是在金雀花王朝的時候,公元1200年以後,英國簽署了自由大憲章,後來産生了議會和法律體系,這是現在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萌芽。

咱們就直接從伊麗莎白一世開始講,往後就很有意思了。伊麗莎白一世屬于都铎王朝,這就到了公元15幾幾年了。在都铎王朝期間,英國和羅馬教廷就鬧翻了,不信天主教了,英國開始把新教當成國教,我們看英國國王的王号裡都有一句:基督教的保護者,英國國王是新教的最高領袖。

伊麗莎白一世一輩子沒結婚,沒有孩子,到她這王位傳承不下去了,那怎麼辦呢?伊麗莎白有個表妹叫瑪麗,嫁到蘇格蘭了,這姐倆是姑表親,還算是近一點。瑪麗有個兒子叫詹姆士,當時在蘇格蘭當國王,王号詹姆士六世。那幹脆你來吧,來英國當國王,到了英國你就是詹姆士一世了。

于是,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到了英格蘭變成了詹姆士一世。蘇格蘭和英格蘭有了一個共同的國王。都铎王朝結束,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是否會加速蘇格蘭獨立和英聯邦解體)4

所以我們有時候聽過一種說法,說英國王室在正統來自于蘇格蘭,就是從這兒來的。英國國王首先是蘇格蘭的國王,然後才是英國國王。那為什麼又說英國國王是德國人的後代呢?不着急,後來的變數更有意思。

從蘇格蘭來的詹姆士一世到了英格蘭,水土不服,當時的英格蘭議會的力量已經很強大了,但是在蘇格蘭是國王說了算。詹姆士一世到了英國還想自己說了算,這就跟議會産生矛盾了。到了詹姆士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繼位,比他爹鬧得還歡實,終于跟議會打起來了。

第一次被議會打敗了,那畢竟是國王啊,議會也不敢怎麼樣,教育教育算了,你雖然是國王但是你也不能為所欲為。

查理一世如果就此消停了,其實也沒啥事,關鍵是他不消停,沒過多久又打起來了。這一次議會一點也不客氣,當時議會國會軍的領袖是克倫威爾,直接把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台,砍了。

國王被砍頭了,那怎麼辦呢?克倫威爾就說,幹脆咱們不要國王了,廢除君主制,咱們搞共和國。英國還搞了十幾年的共和國。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是否會加速蘇格蘭獨立和英聯邦解體)5

這克倫威爾自己也作妖,他也想當國王,這一下議會不幹了。你說搞共和就搞共和呗,鬧了半天你自己想當國王。那既然還是要恢複君主制,憑什麼你當國王,要當國王也是人家斯圖亞特家的人才行啊。

查理一世被砍了頭了,議會又把查理一世的兒子找回來了,複辟斯圖亞特王朝。查理一世的兒子就是查理二世。

查理二世死了之後,他弟弟繼位,他弟弟的名字也叫詹姆士,王号就叫詹姆士二世。

這個詹姆士二世是個天主教徒,當上國王了就想把天主教的地位提高,最好把國教改成天主教才好。剛才我們說了,在伊麗莎白一世的都铎王朝時期,英國就和天主教鬧翻了,新教在英國已經根深蒂固了,你詹姆士二世想開曆史的倒車,那還得了!這國王不能要了,咱們得廢了他。

議會把詹姆士二世的女兒找來了:我們想反了你爹,你幹不?事成之後我們擁立你當英國女王。這個女兒名字也叫瑪麗,瑪麗一聽能當女王,那就反了吧。我幹!

議會說别急,我們還有條件,你當上女王後,咱們搞君主立憲,我們擁護你當女王,但是沒有議會的批準,你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幹,你同意不?

同意!瑪麗同意,隻要讓我當女王,你說啥都行啊。快點的,别墨迹。抓緊時間反。

就這樣,詹姆士二世被廢,瑪麗上位,王号瑪麗二世。瑪麗是女王,瑪麗的丈夫威廉同時當英國國王,那個時候英國有意思,倆王,就差四個二了。都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這在英國不存在的。

瑪麗二世之後是她的妹妹安妮繼位,這安妮女王覺得頭上頂着兩個國王的帽子有點麻煩,又是蘇格蘭女王,又是英格蘭女王,繞嘴,幹脆蘇格蘭和英格蘭合并了得了,大不列颠國王這一頂王冠就行了。公元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合并成一個國家。大不列颠。在此之前,蘇格蘭從來都是一個單獨的國家,這也是蘇格蘭要獨立的基礎。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是否會加速蘇格蘭獨立和英聯邦解體)6

國家合并了,問題又來了,安妮女王也沒有後代,大不列颠的王位傳不下去了。隻能傳給索菲亞了。

這個索菲亞是誰呢?還記得從蘇格蘭來的第一個國王,斯圖亞特王朝的開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嗎?索菲亞是詹姆士一世的女兒的女兒,也就是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

有人可能就奇怪了,傳給孫女還說得過去,怎麼會傳給外孫女呢?沒辦法,議會規定的。英國已經君主立憲了嘛,關于王位繼承,英王自己說了都不算,議會出台了一個王位繼承法,首先必須是新教徒,與天主教不能有一丁點的關系。然後才是按血緣傳承,誰接班寫的清清楚楚。瑪麗之後是安妮,安妮傳給自己的孩子,安妮如果沒孩子,傳給索菲亞,然後索菲亞傳給自己的孩子。

結果巧了,安妮的孩子都夭折了,那隻能傳給索菲亞。結果更巧了,索菲亞也死了,而且是死在安妮之前了。其實也說不上巧,索菲亞本來就比安妮高一輩,大幾十歲呢。那就直接傳給索菲亞的孩子吧。

索菲亞的孩子是誰呢?德國漢諾威的選帝侯,喬治。插一點啊,當時沒有德國,隻有碎成一地的德意志各路諸侯,我們說德國是為了好理解一點。索菲亞的媽媽都嫁到德國去了,索菲亞本來就已經是德國人了,生的孩子自然就是更純粹的德國人。這個德國漢諾威的選帝侯喬治就這樣,被接到英國當國王去了,王号喬治一世。

這個喬治一世,和安妮女王是一個輩分的,當年還追過安妮,結果被棒打鴛鴦了。喬治也是沒想到,沒得到你的人,最後得到了你的王位。

現在的英國王室,包括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現任的國王查爾斯三世,都是這個德國人喬治一世的直系子孫。現在的英國王室,他們父系祖先來自于德國漢諾威,母系祖先來自于蘇格蘭的斯圖亞特家族。跟英國的主體部分英格蘭真的是沒有什麼關系。德國人喬治一世來到英國當國王,也就開啟了漢諾威王朝。斯圖亞特王朝結束。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是否會加速蘇格蘭獨立和英聯邦解體)7

英國議會搞了個王位繼承法,最初目的是維護新教的地位,但卻歪打正着地進一步強化了議會制。喬治一世英語都說不好啊,你說怎麼執政?還不都是議會說了算嗎?不光是喬治一世,喬治一世的兒子喬治二世也是在德國出生的,英語說的也是磕磕巴巴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都不咋地。不過打仗是把好手,軍事上的成就很不一般。

到了喬治三世就不一樣了,喬治三世可是在英國出生的,已經和本土英國人沒什麼區别了。喬治三世也算是雄才大略,從議會手裡奪回了不少權力,拿下來愛爾蘭,推動了工業革命,為日後的日不落帝國奠定了基礎,隻不過後來瘋了。到了他的孫女維多利亞女王的時候,英帝國的國力達到了全盛。

維多利亞女王我們都知道,号稱是歐洲的老祖母,也是英國王室第一個稱皇帝位的,印度女皇。她兒子是英國國王這不用說,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她外孫,希臘國王,挪威國王,俄國沙皇這都是她的女婿,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上就是一大家子親戚在互相打。直到現在,挪威國王,瑞典國王,丹麥女王都跟維多利亞女王有血緣關系,他們也擁有英國王位的繼承權,隻不過比較靠後而已。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是否會加速蘇格蘭獨立和英聯邦解體)8

維多利亞女王大家族

再往下就沒什麼說的了,就是正常傳承呗。從近代英王室的傳承中我們看,英國現在的局勢主要就是靠着王室的影響力在維持,王室把蘇格蘭帶進了英國,也是英聯邦的共主。王室如果不在了,英聯邦肯定就分崩離析了,蘇格蘭也沒有理由再和英格蘭是一家了。

由于伊麗莎白二世在位的時間太長,70年。大多數英國人和英聯邦國家的人民,從一出生,英王就是伊麗莎白二世,一直到他們都已經垂垂老矣,英王還是伊麗莎白二世。這70年中間,絕大多數人的内心感覺伊麗莎白二世就是英國王室,這是畫等号的。這種感覺其實也不太好。現在女王去世了,有一種英國王室也跟着走了的感覺。

要不然澳大利亞為什麼會說,女王去世之後,可能會考慮脫離君主制搞共和呢?這就是這種感覺的體現,好像女王不在了,王室也就不再重要了似的。

查爾斯三世注定不可能達到像他母親那麼高的聲望。接下來的威廉如果再平平無常,王室的影響力恐怕就維系不住英聯邦了。

不僅是英聯邦要解體,就算在英國本土,也難保蘇格蘭的離心離德。2014年,蘇格蘭舉行脫離英國的公投,投票率84.59%,這個參與度就高的可怕了,英國首相選舉,投票率一般也不超過七成,可見蘇格蘭人對獨立這件事情很關心,參與度很高的。

公投票數55.3對44.7,否定了蘇格蘭獨立。為啥?女王的态度很重要的,女王不想讓蘇格蘭分離,很多蘇格蘭人還是看女王臉色的。

公投沒通過,但是我們要看到這個比例相距不遠。現在女王的影響力沒了。後續有個風吹草動,再來一次公投,查爾斯國王的影響力又比不過他母親,英國的曆史就有可能會改變了。說不定就要改成南不列颠,或者直接就叫英格蘭王國了。

英國女王去世後英國分裂(是否會加速蘇格蘭獨立和英聯邦解體)9

北愛爾蘭也有獨立的念頭,但是比蘇格蘭稍微好點,因為北愛的主體民衆也是昂撒人,和蘇格蘭的凱爾特人不一樣。不過也僅僅是稍微好點而已。

最後我們單獨聲明一下吧,講故事歸講故事,沒有絲毫對現在的英國王室不敬的意思。以前是以前,以前的英王還起到過推動侵略戰争的作用,但是在二戰之後,英國王室和英國政府是兩回事。

英政府有時會做一些惡心人的事情,對華不友好什麼的,這其實跟英女王沒有多大關系。伊麗莎白二世在全世界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君主。沒有聽說人家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

隻不過是任何一個時代終究都有結束的時候,不是意願所能挽回的。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把英國王室的影響力也至少帶走了一半。英帝國最終會落幕,也許我們這一代人就能看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