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可謂天下聞名,幾十年來經久不衰。在他為數不多的武俠小說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射雕三部曲等最為人熟知,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即便到了傳統武俠式微的今日,金庸武俠小說依然是影視劇翻拍的熱門,哪位演員能蹭上一波熱度,大紅大紫猶未可知,出個小名輕輕松松。
由于寫作時候均為連載,金庸武俠小說有着許多邏輯硬傷,哪怕是金先生幾次修改也依然能讓讀者挑出錯來。正所謂瑕不掩瑜,一向挑剔的讀者,對金庸武俠寬容之至,指出錯誤,列出混亂,也僅是為了表達心中遺憾,對金庸武俠小說本身,還是享受的,對金庸先生的如椽大筆,還是佩服的。
金庸武俠,勝在文字優美,傳統文化底蘊深厚,主角也好配角也罷,幾無廢墨,往往三言兩語便可刻畫出一個人物,讓人回味深長。即便你再看不上武俠小說,對其有再多的腹诽,郭靖黃蓉,楊康楊過,蕭峰虛竹等名字,也定有所耳聞,若是稍有喜歡,李莫愁程英、沙通天侯通海等配角也能如數家珍。
在那些被寫活了的小說人物中,若是提起李文秀,很多人大抵都要愣上一愣,此人是誰?哪部作品?
大家對《白馬嘯西風》的印象,大概隻有一句話:白馬帶着她一步步地回到中原。白馬已經老了,隻能慢慢地走,但終究還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灑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這帶着淡淡憂傷又倔強至極的文字,瞬間便能吹拂起我們心中的柔荑花,觸動我們柔軟的心弦。
《白馬嘯西風》在金庸武俠小說中并不見長,篇幅短,人物淡,更像是一篇長長的散文,一個小小的故事。相比較熱血又熱鬧的《天龍八部》等,白馬嘯西風簡單的令人發指;相比較曆史感宏大的射雕三部曲,白馬嘯西風單薄得讓人提不起閱讀的興趣;相比較江湖險惡的《笑傲江湖》,白馬嘯西風單純的沒有懸念。
基于以上理由,我在冒失的年紀對《白馬嘯西風》是嗤之以鼻的,也曾認為,它可以和《鴛鴦刀》、《越女劍》并列為金庸先生最不可讀的三部武俠小說。
當熱血化成了肚腩上的油膩,當對愛的憧憬變成了口袋裡的鋼镚,當心中的俠義成了眼中的渾濁的時候,我再讀金庸武俠,已是波瀾不驚,可以臧否書中的人物,可以指指點點的做幾篇自媒體文。
唯有翻開過去“深惡痛絕”的《白馬嘯西風》時,仿佛從未讀過一般,竟然停止了挑毛病,終止了找寫文的由頭,靜靜地把它讀完。
讀完之後,我發現,過去的自己,錯過了最好看的金庸武俠小說。
《白馬嘯西風》不複雜,連人帶牲口算上也僅有李文秀一家三口,呂梁三傑,阿曼蘇普和他爹,以及老人華輝,一匹老馬寥寥數人。作為被各種宮鬥劇洗禮的現代人,書中的情節也不離奇,可以說,就算你從未讀過,半篇過後也能猜出個大概結局。
小說中也沒有引人浮想聯翩的傳統文化明喻暗喻底蘊之類,相對于連名字都有出處的其它金庸武俠作品,如令狐沖任盈盈地來自《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無窮”而言,《白馬嘯西風》中人名簡直俗不可耐,“李三”、“李文秀”,放到市井生活裡也不過是大衆之名,讀過便忘,毫不起眼。
不複雜不熱鬧的《白馬嘯西風》,整部書是蒼涼的。蒼涼中帶着孤獨,孤獨中有着倔強。它不似郭靖蕭峰的大漠草原,那裡有雄心壯志,那裡有金戈鐵馬,李文秀的大漠,有的是她在意的情郎,和她不在意的故高昌國寶藏。
與其說這是一部武俠小說,不如說它更像是李文秀個人眼中單純的世界。幾個人幾件事,一抹綠色,一陣黃沙,便是世間全部的樣子。初讀,冷冷清清,無滋無味,再讀,燈火闌珊,清新入脾,再再讀,點滴柔情,盡在紙墨之間。恰如孤煙直的大漠中,忽現一個身影,遠遠望去,婀娜?妖娆?清秀?終歸要在腦海中找一個符合自己心情的樣子。
于孤獨中尋找繁華,繁華隻需一個身影;于繁華中找尋孤獨,孤獨需要摒棄萬千。
《白馬嘯西風》是金庸武俠中孤獨中的繁華,李文秀一人足矣涵蓋全篇。純潔的人讓人心生畏懼,單純的人讓人心生憐憫。李文秀是個純潔單純的人,我們對她敬畏且愛憐。正是因為敬畏,我們會忽略《白馬嘯西風》,覺得它不是一部好小說,刻意的避免與之接觸,免得讓俗世中的自己相形見绌,也正是因為愛憐,我們會努力忘記《白馬嘯西風》,把它束之高閣,免得讓自己的心,一次次的惋惜,一遍遍的疼痛。
也許,從武俠小說的角度來看,《白馬嘯西風》真的不是一部好書,但是,它真真切切的是我們在這個焦躁時代中,難得一見的好書。“武”在書中,是可有可無的西風,它決定不了江湖,“俠”在書中,是可有可無的西風,它抵擋不住草原中的野草,僅為生存而生。它是那匹老白馬,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卻那般耀眼。
白馬和李文秀回轉中原,等待他們的,不知是何等景色,我們看着遠去的背影,心中莫名緊張,生怕如畫的情感在繁華中落了下乘,終究俗不可耐。所幸的是,李文秀想着:可我偏不喜歡。
作品均為原創
請關注@風舞鷹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