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為什麼會遇上中秋節?每個人心中都藏着幾位永遠難忘的恩師,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教師節為什麼會遇上中秋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每個人心中都藏着幾位永遠難忘的恩師。
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一聲犀利的點醒,當時隻道是尋常,卻在栉風沐雨的歲月磨砺中,化為有力的督促、關鍵的指引、珍貴的記憶。
他們或許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迹,也不曾獲得至高的榮譽,卻在無數學生心裡矗起才智品學和人生價值的豐碑。
今年,當教師節恰逢中秋節,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月明之夜思故人,恩師身影今何在?皎皎玉盤灑清輝,恰如當年受教時。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天重溫這些千古名句,體悟其中深切的家國情懷,豈能忘記當年講台上一字一句的領誦、言淺意深的啟蒙?
教育工作者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為無數人打開了知識的窗戶、開啟了人生的可能性。在文明的蒼穹裡,教師就如一輪皓月,播灑光亮,溫潤人心、指引前行,照亮過我們每個人。
遇到一個好老師是人生幸運。一個好老師,不僅是傳授知識的“教書人”,更是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有退休教師傾其畢生所得,資助西部貧困高中生;有鄉村教師黑發積霜,為大山深處的孩子點亮改變命運的知識燈塔;有“最美女教師”為救學生卷入車輪、失去雙腿……他們中許多人甘為人梯,一輩子紮根基層,用愛和智慧托舉孩子們的平凡夢想,用執着的生命書寫着人間大愛。這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的教師,值得全社會尊崇,也赢得無數學生用“親師信道”回報這種愛的哺育。
互聯網時代,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門檻大為降低,教育生态發生了巨大改變。今天的學習,要為未來而學。
去年以來,教育“雙減”政策重磅出台,需要教師更加用心用情夯實學校教育主陣地;教師應與時俱進,積極投身教育創新實踐,全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用面向未來的眼光與智慧啟智育才,才能做不負時代所托的靈魂工程師,做不負孩子期待的人生引路人。
尊師重教,不能隻停留在禮贊教師、讴歌教育上,更需付諸支持教育創新發展的實際行動。
近年來,一系列教育改革成果收獲不少點贊:提振“師道尊嚴”,樹立優秀教師典型,設立教師職業行為準則;提升地位待遇,完善教師榮譽制度;開拓“發展空間”,完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暢通教師發展通道。教師的榮譽感、獲得感不斷增強,優秀人才争相從教、教師更能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
中秋佳節,明月朗照,
讓我們
向師者“明月灑清輝”的師德緻敬!
向廣大教師緻敬!
感謝你們
三尺講台展星辰大海,
言傳身教灑桂魄清光,
辛勤耕耘灑滿庭芬芳。
讓我們在節日裡道一句:
親愛的老師們,
你們辛苦了!
出品:“上學計”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文字:劉振 吳曉征 陳婉婉
來源: 安徽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