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喪葬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

喪葬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4 20:56:19

生命隻有一次,而死亡這個公平的家夥,給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機會,不會因為他富貴就多給一次,也不會因為某人貧窮就不給他機會。死亡對于人生來說,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因而喪禮文化也就出現了。出喪是喪禮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幡兒、牌兒、棍兒、盆兒、罐兒,謂之“出喪五大件”,是民間流傳下來的風俗。

喪葬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民俗喪禮文化中)1

至于這“出喪五大件”有什麼作用,我也隻能瞎掰,為什麼說瞎掰呢?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能寫的都是沒有去調查過的,去調查的沒有回來一個,你說氣不氣人?誰到那邊調查過回來的,找個時間私聊。好了,言歸正傳。

幡兒,舊俗出殡時舉的窄長像幡的東西,我國有的地方的”幡兒“是用白紙剪拼成圓柱形的幡,有的是用布撕成條幅,有的在木頭或棍子上挂一塊布。布的左邊寫死者生日,右邊寫死者去世的日期,中間寫死者的姓名。

喪葬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民俗喪禮文化中)2

它是古代招魂的旗幟,也叫引魂幡。因為民間流傳,人死後,他的靈魂會在他熟悉的地方遊蕩。用幡來引導死人的靈魂,使得靈魂随肉體一起引到墳墓中去。

出殡時由長子打幡兒,父死以左手打着;母死以右手打着。如果長子殁于父、母之先,次子無權打幡兒,卻由​重孫代替。人死後,靈前沒有個打幡的,說明此人沒有後代。

牌兒,全稱應為“靈牌”,是靈柩入土之前供奉的臨時紙制靈牌,它不同于祠堂裡常年供奉的木質“主牌”。“妣”代表母親牌位格式,“考”代表父親 牌位格式,如果牌位前寫“先”,說明家中還有比逝者更高輩份​的人,他們還健在。

喪葬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民俗喪禮文化中)3

傳聞,牌兒是死人的身份證明或者路條,否則就是個黑戶。沒有固定的地方,隻能到處遊蕩。

按規矩,都用一塊黑紗蒙起來。出喪時,由次子捧着。

棍兒,實際上是“棒兒”,即俗語說的“哭喪棒”。古代喪禮時父死用竹杖,母死用銅杖,上圓下方,其長度和胸平齊。後來,逐漸被簡化,哭喪棒就由裹上白色紙條的棍子代替,僅是個象征性的東西。

傳聞,哭喪棍是給亡靈開路的棍子。“哭喪棍”讓亡靈在陰間的道路上驅趕惡鬼用的,好讓亡靈順利通過而 不受欺負。

喪葬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民俗喪禮文化中)4

也有人認為孝子持哭喪棒送葬的意思是,因為孝子悲痛過度,身體支持不住,而依靠棒來支撐。

盆兒,名“吉祥盆”、“陰陽盆”,民間俗稱“喪盆子”。“摔盆”就是在出殡時,死者的長子把靈堂前祭奠燒紙用的瓦盆摔碎。這也叫“摔老盆”。摔盆兒也是有講究的 ,父死左手摔,母死右手摔。要一次摔碎,越碎越好,相傳,因為這個盆是死者的鍋,摔得粉碎才好帶到陰間去。

“摔盆”的應該是死者的大兒子或大兒孫,即遺産的第一順序繼承人,長子不在了則次子摔,以此類推。如果沒有摔碎,就不能摔第二次了,隻能讓擡棺的杠夫踩碎。

喪葬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民俗喪禮文化中)5

”瓦盆一摔猶如一聲号令,扛夫們迅速擡棺起靈,送往墓地,不“摔盆”是不能起靈出殡的。

罐兒,即“焰食”罐子,正名“寶瓶”。是個小瓦罐,上下略窄,中間稍粗。到後來直接用飯碗代替。出喪前夜,由死者的兒子、兒婦、女兒以及外姓親友用一雙新筷子或者稭稈​輪流把祭食放到罐裡,以紅綢紮好。送喪時,由大兒媳婦抱着,謂之“抱罐兒”。如長子不在,又無長子之妻的,就由重孫抱着,或由承重孫媳婦抱罐兒。民間傳聞,罐裡的飯食可以讓亡靈帶到陰間去,讓他不餓肚子。其實這隻是人們的美好想法罷了。

民間流傳的喪禮繁瑣,也缺乏科學依據,也不适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喪禮文化慢慢地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