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泰坦尼克号 絕美愛情

泰坦尼克号 絕美愛情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26 08:16:32

“2月14日排了3部電影,但票房差、質量也差,有一部第二天就直接下了。”一影院經理向南都記者透露。今年2月14日上映了三部愛情電影,由小說IP翻拍的《十年一品溫如言》,由古力娜紮、劉以豪出演的《不要忘記我愛你》以及由《想見你》主演施柏宇出演的《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三部影片的共同點除了片名超長以外,還有豆瓣評分皆低于5分。據此,有網友甚至總結出了一條影片質量公式:影片質量=10分-片名字數。

事實上,在行業内,愛情電影從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除了2月14日,愛情電影也在每年的“520”前後、七夕等節點紮堆上映,如2021年,“520”當天就聚集了6部愛情電影。

行業對該題材的競逐,或許來源于愛情題材加上節點帶來的消費儀式感,使它有着極大利潤空間。如因“難看”上熱搜的《十年一品溫如言》,還是打敗了《愛樂之城》的單日票房紀錄,坐擁過億票房。其次,回顧以往國産電影市場中跑出的“黑馬”,不少皆屬愛情電影領域。如2018年《後來的我們》《超時空同居》跻身國産電影票房前十且票房皆超10億,2021年《你的婚禮》收近8億票房,再往前是小成本投入890萬的《失戀33天》,最後回報票房高達3.5億。

不過,“愛情”對于電影票房而言并非“靈藥”,不用心的愛情電影票房常面對“出道即巅峰”後的斷崖式下跌。那麼,愛情電影到底有無“靈藥”?觀衆想要看怎樣的愛情電影?結合南都近日發起的問卷調查,我們一起來探讨下。

泰坦尼克号 絕美愛情(最愛泰坦尼克号情書)1

1 檔期營銷 明星效應

對票房有奏效嗎

雖然節日的氛圍和儀式感曾使一些電影沖上票房巅峰,但愛情電影從來就不獨屬于情侶或夫妻。此次調研結果顯示,有40.2%的人選擇獨自去觀看愛情電影,略多于與檔期适配度最高的情侶/夫妻觀影群體的30.2%。此外有21.6%的受訪者選擇與朋友一同觀看愛情電影。

除了關于節日檔期的營銷,愛情電影想借助明星效應達到票房創收的意圖從來都是不言而喻的。如主演了大火的《失戀33天》、成為都市愛情電影的符号面孔後,白百何又接連被邀請出演《分手合約》與《被偷走的那五年》,累積票房迅速超越同時期上映的一線明星章子怡主演的同類愛情電影《非常幸運》。

值得關注的是,當時白百何因“黃小仙”一角成功提升票房、片酬,随之多輪投入同類型電影仍獲得較好票房回饋,暗示着類型電影與明星之間有一條相互成就的路徑:多輪出演類型題材相近的影片能幫助明星打造可辨認的身份,而明星也可以與該類型相互成就。黃渤、徐峥、沈騰、馬麗等人的電影演繹路徑亦可證明這一點。

泰坦尼克号 絕美愛情(最愛泰坦尼克号情書)2

《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由施柏宇做男一号。

這明顯啟發了《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的主創團隊。今年由施柏宇主演的《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正在上映,此前他參演的台劇《想見你》曾霸榜微博熱搜、被各平台搶買版權。事實上台劇《想見你》的另一男演員在去年五一檔就被“瓜分”至《你的婚禮》中,該電影口碑一般卻迅速拿下檔期冠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在《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中,相似的“票房公式”卻似乎力有不逮,并非因許光漢與施柏宇兩人在《想見你》中分别為男一、男二。或許是許光漢在《你的婚禮》中類型更接近《想見你》,含青春愛情部分,而《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更像都市愛情喜劇,觀衆視角中明星與類型之間的觀感未夠熨帖,劇情的硬傷也就難以被掩蓋了。

但明星效應對觀衆選擇一部愛情電影又影響幾何呢?南都發起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選擇一部愛情電影時,“故事劇情”明顯發揮着比“演員”更重要的作用。此外在開放設置題中,不少受訪者提出對國産愛情電影中演員表現的诟病。在“演員演技差無法引起共鳴”“表演浮誇”以外,“演技同質化”亦被提起。“演技同質化”的問題不僅源于同一演員重複演繹同類型電影卻無創新,也源于不同演員以同種方式演繹一種類型的電影。

2 “愛情哭片”or“小妞電影”

哪種類型适配當下

2011年《失戀33天》的成功,不可不說是依托于其對年輕群體社會心理的成功拿捏。在此之前,導演滕華濤幾次出手都是相似的題材:《蝸居》《雙面膠》《裸婚時代》,說盡的都是“草根”階層的普通人。它們被定義為治愈系的作品,遠離對白領階層的光怪幻想而聚焦普通人的平淡和焦慮,契合了時代的情感需求。

泰坦尼克号 絕美愛情(最愛泰坦尼克号情書)3

《歸來》衍生出了近年來市場營銷上的“愛情哭片”。

泰坦尼克号 絕美愛情(最愛泰坦尼克号情書)4

《分手大師》屬于“浪漫喜劇”。

泰坦尼克号 絕美愛情(最愛泰坦尼克号情書)5

《匆匆那年》屬于青春愛情片。

時間後移,站在2022年,我們又需要怎樣的愛情電影?從《失戀33天》至今,國産電影市場中已經出現了以下幾種類型。一是以悲劇型結局收尾的“愛情正劇”,代表作有張藝謀的《歸來》,這個類型可以說也衍生出了近年來市場營銷上的“愛情哭片”;二是沿襲自好萊塢類型片《一夜風流》的“浪漫喜劇”,鼻祖《一夜風流》以喜劇縫合富家女和窮記者之間的階層矛盾并促成愛情結局,被借用到了《101次求婚》中底層男追女藝術家的情節中,《北京遇上西雅圖》《分手大師》《微愛之漸入佳境》也屬此類;三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風靡的青春愛情片,《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皆走類似路線;還有以《失戀33天》《杜拉拉升職記》《閨蜜》等以都市年輕女性作為成長主角的“小妞電影”。

學者郝建曾提出,愛情片是以愛情為主要表現題材,并以愛情的萌生、發展、波折、磨難直至戀人的大團圓或悲劇性離散結局為叙事線索的類型電影。不少愛情電影為營造劇情的波折,将情節設置得頗為戲劇性,上述“愛情哭片”“浪漫喜劇”皆有此類傾向。

但調查結果顯示,有近6成的受訪者更願意觀看“劇情較為現實,情節平淡細膩”的愛情電影,隻有4成受訪者想觀看“劇情戲劇性強,情節起伏激烈”的愛情電影。此外在叙事視角上,有85.9%的受訪者表示男性視角或女性視角叙事皆可接受。這些調研結果似乎可以為近些年“浪漫喜劇”“愛情哭片”“小妞電影”接連失效提供一定的參考。

3 經典愛情電影有什麼密碼

情節主題、演員演技都重要

好的愛情片具備怎樣的因素呢?在此次調研中,正确的價值觀、深刻的主題和曲折生動的劇情成為觀衆漸次選擇的三大因素。此外在開放設置題中,不少受訪者皆推薦了自己認為最經典的愛情電影,最多人提及的幾部依次為《泰坦尼克号》《愛在三部曲》《情書》《志明與春嬌》和《真愛至上》。

泰坦尼克号 絕美愛情(最愛泰坦尼克号情書)6

《泰坦尼克号》情節細膩,台詞經典。

泰坦尼克号 絕美愛情(最愛泰坦尼克号情書)7

《志明與春嬌》演繹港式愛情故事。

其中對于經典愛情電影《泰坦尼克号》,觀衆分别從劇情、演員、主題等方面給予了肯定:“情節描述細膩,台詞經典,能很好地展現一段愛情的起承轉合,結局留有遺憾,但愛情不死”“主創團隊完美,演員演技深刻細膩。窮小子和富家女的俗套配置,卻讓人信服”“男女主相互救助,Jack給予Rose愛情、生命與希望,但Rose用一生去實現了她和Jack共同追求的理想,活得轟轟烈烈去紀念彼此的愛情,主題進行了升華”。

此外根據問卷收集的答案統計,市面上的愛情電影問題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劇本創作、演員和主題。收集結果顯示,在劇本創作上,有人認為劇情簡單、套路固定,而狗血、瑪麗蘇是劇情大多數的走向。此外,也有人認為劇本不接地氣,和現實差别太大,邏輯不清、節奏混亂、結局沒有好結尾等問題也時時存在。更有人提醒愛情電影不該淡忘其内核,“希望能探索一個主題而不是單純嗑CP”。在演員上,演技不夠細膩、難以引起共情是受訪者的普遍感受。在價值觀和主題方面,不少受訪者指出一些電影深度不夠,主題不夠深刻。所呈現的價值觀亦有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在2月末,還有三部愛情電影正在上映,呈現出一種“後檔期”的現象。由《東京愛情故事》編劇操刀的《花束般的戀愛》早前已于日本上映,曾五周霸榜日本國内電影票房冠軍;而《紐約的一個雨天》出自多次獲奧斯卡獎的導演伍迪·艾倫之手,亦集合了人氣演員“甜茶”和賽琳娜·戈麥斯;《隻屬于我們的一天》則由王祖藍和蔡卓妍聯合出演。這三部電影似乎各有它們可期待的點。

一部電影的成功常引起人們争相翻拍,但在重疊的題材和類型中,往往隻有新鮮的類型嘗試才能再讓類型翻新、更上一層樓。可以說,每一種類型的愛情電影都曾在某個時間段奏效,但它們也漸漸遭遇了“魔法失效”。随着時間變幻與文化氛圍更疊,電影市場需要新的愛情類型電影。

專題采寫南都記者林文琪鐘欣實習生林寶怡

專題制圖:美編 何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