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40s的外觀已經有不少文章介紹,此處隻簡單标注,如下各圖片所示:
A面
X240s号稱采用碳纖維材質外殼,整體顔色依舊保持着ThinkPad傳統的黑色,在A面ThinkPad标志和Lenovo标志依然占據兩角,同時與以前相比,ThinkPad标志的方向也旋轉了180度----在開啟上蓋之後不再是之前的倒立狀态。
ThinkPad标志中字母i上面的小圓點,也和EDGE各系列一樣了:可以發光,用來标明幾種狀态:
X240s的底部非常簡潔,四個腳墊,幾個散熱口以及三張标貼,還有一個不注意難以發現的重置(Reset)按鈕插孔。
D面(底部)
另外,X240s有着一對揚聲器(負責左右聲道)來實現立體聲播放,分别在上圖左方散熱孔左部和最右下角孔洞區。
當然,如果是預裝Windows的機型,還會有一張Windows的标簽(絕大多數是Windows 8的)。
左側
依次是方形電源接口、散熱排風口、VGA接口、USB3.0接口、miniDP接口。
右側
依次是3.5mm音頻輸入輸出複合接口、USB3.0端口(支持關機供電)、SIM卡插槽、SD卡插槽、有線網卡(RJ45)接口,安全鎖孔。
前方和後方,沒有任何接口、開關或拆裝部件。
X240s的端口的數量和布局相對合理,既不太孤單也不太密集,而上蓋和底部除了必要的銘牌,也保持了盡量的簡潔,所以整體造型和外觀,看起來非常整齊清爽。
在這裡要提一下的是,X240s在采用下沉式轉軸的同時依然保持屏幕上蓋180度開啟的ThinkPad傳統:
這樣兩者兼顧的方式,使得機體後方上蓋的厚度,看起來比前方的上蓋的還要薄,再加上其下方與其配合的斜角,極容易使人誤以為這是機器的正前方----往往第一次拿到X240s的人在沒有細看的情形下都企圖從這個方向開啟上蓋。
在開啟上蓋露出屏幕(俗稱B面)和鍵盤(俗稱C面)之後,依舊散發着整齊清心的感覺:
6行鍵盤的整齊秀氣;
指點杆按鍵和觸摸闆的和諧融合;
電源按鈕和指紋識别器位于右側的低調優雅;
莫不使人感到X240s在外觀上的努力----确實是一台外形整齊,面目清新,使人覺得非常可愛很願意把玩的小筆記本電腦!
但是,問題來了:很快就發現少了重要的東西-----在屏幕左下方已經看不到任何指示燈?!
把所有的指示燈找出來,就是如下:
音頻輸出靜音/F1鍵上面的指示燈----點亮時紅色,表示處于輸出靜音(即喇叭禁用)狀态;
音頻輸入靜音/F4鍵上面的指示燈---點亮時紅色,表示處于輸入靜音(即麥克風禁用)狀态;
Fn鍵上面的指示燈---點亮時綠色(按Fn ESC開啟),表示處于Fn鍵鎖定狀态,此時最上面一排的功能鍵處于标注的組合鍵狀态(比如說:不需要再按Fn F1組合鍵,單獨按F1鍵,就可以得到F1鍵的功能---說起來很繞口的)。
右上角電源按鈕上的指示燈----點亮時綠色,表示處于開機狀态(如果是緩慢的閃爍狀态---即俗稱的呼吸燈,則表示是處于休眠待機狀态)
然後有一個位于屏幕上方攝像頭右側的攝像頭開啟指示燈---綠色
然後還可以找出一個,就是上文說過的A面ThinkPad标志中字母i上面的小圓點---顔色紅色,點亮時的作用和C面右上角電源鍵上的指示燈一樣。-
再然後,仔細搜索一番的話,還是可以找到兩個的----指紋識别器識别指紋過程中的指示燈和右側RJ45有線網卡的工作狀态指示燈----如果這也算的話。
然後,再也沒有了然後了………
簡而言之,就是硬盤狀态指示燈、無線狀态指示燈(包含WiFi、WWAN、BT)、大寫鍵狀态指示燈、數字小鍵盤狀态指示燈都統統被簡潔了。
當然,在X240s對此的補救方法是----在Windows系統下安裝相應程序使用屏幕提示:
但這個補救方案,看起來增加了三個指示,但Fn Lock和麥克風卻又是畫蛇添足---因為鍵盤上已經有更為直觀方便的紅色指示燈-------所以實際上就是增加了一個大寫鍵狀态指示燈。
至于無線狀态指示燈,似乎聯想官方有解釋說因為Windows 8的自帶各種網絡狀态指示對于用戶已經夠用,言下之意似乎就是說不做畫蛇添足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用戶安裝其他的操作系統有如何說法呢?
最為過分的是:沒有非常重要的硬盤狀态指示燈,也找不到任何有效的替代方案!
在ThinkPad曆史中,指示燈數量最為衆多、位置最為集中的時期應該是T60/R60/X60機型開始,光是B面的屏幕右下方,就有着最高10個狀态指示燈---包含電源、休眠、電池、開機、硬盤、無線局域網、藍牙、無線廣域網、大寫、數字。(下圖為T60p B面屏幕右下角的指示燈—因為此台T60p出廠沒有配備WWAN卡,所以沒有位于藍牙指示燈右邊的無線廣域網的指示燈。)
再加上A面附加指示燈,其布局和位置,整齊劃一,充分考慮到了用戶的各種使用狀态和需求,雖繁多但不複雜,雖滿目但不刺眼。
之後的T61/R61/X61,一直到T500/W500/R500/X200/X201,乃至W700/W701,都基本上保持這個“盛世”---稍有改變的是部分機型的藍牙指示燈的圖标作了修改:
到了T400s,指點杆系統的按鍵的紅藍條回歸,ThinkPad使用了加大ESC和DEL鍵的設計,指示燈開始精簡和分散:屏幕下方的狀态指示燈猛然減少為三個:無線燈(WiFi WWAN)、短距離無線燈(藍牙 無線USB)和硬盤燈:
A面邊緣的指示燈也精簡為兩個:休眠和電池。
然後在C面的其他位置上新增了如下:音頻輸出(揚聲器)禁用狀态燈、音頻輸入(麥克風)禁用狀态燈、開機狀态等、大寫狀态燈、指紋識别器狀态燈。
值得表揚的是,為了應付網絡語音視頻日益繁榮的變化,新增的兩個靜音指示燈----音頻輸出(揚聲器)、輸入(麥克風)靜音---被安排在獨立的兩個靜音按鈕上,識别和操作都很方便。
到了X240s的上一代,ThinkPad全面采用6行布局的新鍵盤,指示燈又來了一個小精簡:短距離無線指示燈沒了,無線局域網(WiFi)、無線廣域網(WWAN)、藍牙(BT)三者合為一體。
此時,音頻輸出輸入控制部分都還是使用獨立按鍵,從原IBM繼承下來的TVT按鍵雖然還在,但名存實亡---甚至連顔色都改為黑色了。
今天,X240s已經完全抛棄了這些----B面除了最上方的攝像頭啟用指示燈,再也沒有任何指示燈;
接着取消了音頻輸出輸入控制部分的獨立按鍵,将其與6行鍵盤F1、F2、F3、F4功能鍵合為一體,
按照聯想日本官網的圖片(應該是ThinkPad大和設計所的原本定案):B面的屏幕左下角也沒有了Lenovo的标志----這個倒是很容易理解:少印刷一個重複的(A面本來就有)粗大标志,不說工序的減少,就是油漆也要少用一點啊!
硬盤狀态指示燈----用來顯示硬盤的工作狀态(不亮時表示硬盤沒有進行讀寫,快速閃爍時表示硬盤正在進行讀寫),缺位了它,我不能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迅速判斷電腦的硬盤運作情形,從而給其他方面提供參考。
外部電源指示燈---缺少它,我無法判斷外部電源是否已經正常接通筆記本;
無線指示燈---缺少它,無線網絡的工作狀态我沒法一眼識别,需要在操作系統中逐一查看;
各種無線燈的合并----無法一眼識别出到底是哪一個無線設備的狀态;
獨立的音頻視頻控制的取消---使得我需要使用組合鍵來獲得原本單獨按一個鍵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音頻狀态燈和大寫狀态燈的分散分布,使得我原本在一個地方瞄一眼就可以獲得衆多信息的動作,變為眼睛要到鍵盤上幾個鍵上去“搜索”。
或許,以上這些我所說的合并、消失和移動,對于某部分用戶來說是無關緊要的,甚至從來不知道這些狀态燈的作用的用戶也是存在的。
但就我個人近20年的筆記本電腦使用經曆中,一台筆記本電腦的各種狀态指示燈,如同一輛汽車上的轉速表、速度表、水溫表等各種儀表,如果缺少這些,就目前已有的汽車技術、駕駛這輛汽車誰都會覺得忐忑不安---除非是還沒有普及化的處于試驗階段的無人駕駛汽車。
難道Lenovo企圖憑目前現有的科學技術把筆記本電腦做成一個隻需要看屏幕就可以獲得所有信息的東西?
光從指示燈這一點來說,Lenovo毫無疑問是在逐步精簡,有不少其他品牌的筆記本也存在着同樣的“微”操作。
無可否認的是,ThinkPad筆記本曾經是筆記本的标杆、是追求質量穩定和性能可靠的商務用戶的首選、是追求功能全面和系統嚴謹的高級用戶的首選。
但是現在,也太過度了!
去年(2012年)我曾經計劃全面評測當時新上市的ThinkPad W530,後來因故擱置,就開始對Lenovo對ThinkPad的新設計有點失望,加上自己的需求,從而最終選擇了DELL的Precision M6700筆記本作為自己的主力機器。M6700是DELL的17吋移動工作站(ThinkPad的W701之後沒有新一代的17吋機型),來自于其上一代M6600機型的改良和升級。
我們看一下M6700在指示燈方面又是如何安排的:
在C面的左上角有着三個獨立的音頻輸出控制按鈕,之下有着獨立的硬盤、電池、無線、藍牙、數字五個指示燈;
然後在機器左側,依然有着硬盤、電池和電源三個指示燈---特别注意下面這張圖片,是M6700和其上一代M6600的左側對比圖,M6700比M6600比較,左側新增了一個硬盤指示燈。
這個左側的硬盤指示燈,就是在上一代M6600發布之後,聽取用戶的反饋意見而新增的---用以方便M6700放置在擴展塢站上合上上蓋使用外接的鍵盤鼠标顯示器進行工作時,依然可以使得用戶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到M6700的硬盤運行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