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陽明先生緻良知心得體會

陽明先生緻良知心得體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21:11:45

陽明先生緻良知心得體會?<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陽明先生緻良知心得體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陽明先生緻良知心得體會(論語的現代感悟)1

陽明先生緻良知心得體會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譯文】

孔子說:“富貴是人人都盼望的,不用正當方法得到的,不接受;貧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不用正當方法擺脫它,不逃避。君子抛棄了仁德,還怎麼能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沒有吃完一餐飯的時間離開仁德,就是在倉促匆忙的時候也保持仁德,在颠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感悟】

緻良知

讀這一章讓我想到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緻良知”。在<4.1>中提到過,行仁是要有本錢的,認知水平和心理能量都不可或缺。“知行合一”對于孔子和王陽明這樣的聖哲是一以貫之地行仁和“緻良知”;對普通人來說也許就是用心完成生命中的每一件小事,努力實現每一個小願望;通過日常生活的磨練,同樣也可以“成仁”,就像日本的匠人一樣。

王蒙老師提到,孔子的标準要做到實在是太難了,操作性不強。我以為這也是在問:堅不可摧的信仰從何而來?對于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從苦難中學習似乎是必須的。人生苦難重重,在苦難中一直保持積極的心态才是打磨信仰的關鍵。一旦搭上信仰,似乎也很難僅僅從邏輯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釋,也許這就是深藏在榮格所說的集體潛意識裡的秘密吧。

參考資料:

1.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

2.傅佩榮:《傅佩榮譯解論語》,東方出版社2012年版

3.王蒙:《天下歸仁》,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4.南懷瑾:《論語别裁》,東方出版社2014年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