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位老師,被教研員質問:尖子生是你的成果嗎?老師們沉默了
某老師參加教研活動,區教研員面對台下100多位老師,質問:你們班級的尖子生,大家心自問,是不是你的教學成果?台下老師沉默了……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尖子生,這些尖子生到底跟老師教學有無關系?真是個問題。看圖:
教研員質問:尖子生跟老師教育有關系嗎?老師沉默
教研員為何當面質問老師,有關尖子生的問題?
教研員認為:尖子生是天賦所緻,與教師的課堂教學沒多大關系!尖子生不是老師教育的結果;尖子生反而給老師争了臉面!為何?正是因為班級裡邊有了尖子生,才讓普通老師變成了優秀教師!尖子生成就了老師,老師應當感謝尖子生才對!
我們學校有位家長就是有此觀點。某學生考上了清華大學,班主任老師要求該家長請客,大家一起祝賀一下!但該家長說:老師應該請家長!老師納悶了,為何?家長說:因為我的孩子給老師争光了,孩子考上清華,不是老師教得好!而是我家孩子給力!孩子有實力,才讓教她的老師出名的!老師請客才對!怎麼能讓家長請客呢?老師啞口無言。
該教研員對老師們的教學不滿意,很多老師的教學态度不端正,教學方式、方法很陳舊;還不改革,上課總是老一套,滿堂灌;還振振有詞:不講,學生不會,講課還不會呢?教研員生氣、着急!自然就講了氣話:尖子生不是老師教育的,是人家自帶天賦!也是該教研員的開會策略:先從場面上壓住老師,然後再對老師進行教育、指導,以此讓老師改變教學方式、方法,提升教學能力!隻不過是教研員的一個小招數而已。不過,話題有點重,讓老師們沉默了。
被質問的老師為何選擇沉默?
正在開會的老師沒反應過來,不知道如何回答?但老師們知道:有時候尖子生是老師教育指導的,尖子生過去不是尖子,成績較差,經過老師的教育、點撥,該學生開竅了,逐漸成了尖子生!有時候,尖子生又不是老師教育、指導的,是孩子本身特别優秀,有時候還反過來指導老師呢!所以,老師們沒法回答教研員的質問。再加上,大家正在開會,哪位老師敢在會時候,敢跟教研員應答啊?
也不好意思,在大會上跟教研員唱反調啊?即使老師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對尖子生進行了細心指導,且起了很大作用,也不會當面回複教研員問題的!這是人之常情。
老師們對教研員不滿意。但嘴上不表達。尖子生肯定跟 老師教育有關!試想一下:尖子生不來學校上學,他能成為尖子生嗎?他家長能教育得了孩子嗎?怎麼能說尖子生跟老師教育沒關系呢?所以,老師們選擇了沉默。
給老師開會
網友說:
網友一:孩子學習跟老師肯定有關系,沒聽說過孩子的學習,全靠自學、完全由家長教出來的;可能有的孩子搶跑了,但他們也未必什麼都會呀!所以,教研員别把話說得太滿!網友二:尖子生和老師無關?那差生和老師也無關!為何總說學不好就是老師的錯?網友三:教研員誤以為自己是老師的領導,經常夜郎自大!
怎麼辦?
教研員還需增加修養,做到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不可直來直去,否定教師在培養尖子生方面的作用!即使尖子生不是老師教育、指導的,也不能當面質問老師!教研員如果感覺老師哪方面需要改進?那就慢慢引導,不可:牛不飲水強按頭!
老師們還要好好思考尖子生的問題,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尖子生如何得來的?老師起了多少作用?尖子生到底有沒有老師的功勞?多少功勞?結合自己班内的尖子生,進行細緻分析,不邀功,不否定,實事求是即可。
教研員還需與一線老師換位思考。畢竟二者所處位置也不同,看問題角度不同,對尖子生問題肯定有分歧!改變老師的教學方式,還需慢慢來!幹什麼不能太急,不能一下子就完成任務;
老師當然要有自信,但兼聽則明,老師們也要聽一聽教研員的意見,為何?畢竟教研員有專業素養,還是專門搞研究的……
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标:為國育才
無論是教研員還是老師,都需俯下身子加油幹!教研員多多研究,多多到教師中間,征求老師意見,接地氣,多聽課,多表揚,少批評;老師們專心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點撥引導學生;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标,為國育才。千萬别成為兩股道上跑的車,教研員跟一線教師要在一個頻道上,如此,才能形成合力,實實在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大家怎麼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