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經APP獲悉,12月3日,華米科技(HMI.US)2019年度戰略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華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汪在會上宣布,“端 芯 雲”戰略已全面落地,并發布了“科技連接健康”的公司使命,未來願景是緻力于構築全球健康生态,做用戶最信賴的夥伴。
在會上,對于市場所關心的和小米關系的問題,黃汪作出了正面回應。他半開玩笑地說,也許是小米手環太成功了,讓大家誤以為雙方在可穿戴方面的合作是獨家和排他的。
但實際上,華米上市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公開資料,就明确了雙方的可穿戴戰略合作合同,是“同等條件下的最優先的合作夥伴”(most preferred partner)。
“因此,這本質上就是一個雙向選擇。具體在某個産品上是否合作,這個不僅僅取決于技術研發和産品能力,還涵蓋了很多因素,包括利潤分成比例、數據是否共享或者不同的市場判斷等,這些都是考量因素。”黃汪強調,“華米仍然是小米生态鍊的重要成員企業,雙方剛剛在印度發布了小米手環3i;而下一代的小米手環5,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中。我們将持續在小米生态圈中尋求業務及戰略的最大協同效應,求同存異,聚焦于健康戰略,實現雙赢。”
之所以将“科技連接健康”确定為公司使命,也是因為健康一直是華米科技的初心。從小米手環1開始就引入了計步和睡眠監測功能,小米手環2又引入了心率監測功能;此後,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引入ECG心電圖分析功能也比蘋果早了一年,而“黃山1号”更是全球第一顆真正為健康而生的可穿戴AI芯片。
實際上,摩根斯丹利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健康市場的規模六倍于智能手機市場;僅美國健康市場的體量,就相當于全球智能手機的三倍。無論是蘋果還是谷歌等巨頭,都把健康視為公司未來最重要的戰略方向之一。
在黃汪看來,智能手表不是智能手機的簡單替代或者複制,更像是一種進化。由于離人最近,因此在有些地方會比智能手機更強大。智能手表會成為新的健康入口,以及推動整個健康産業發展和突破的核心變量。談到“黃山1号”的換代産品,黃汪透露,“黃山2号”已經完成整體設計,将于2020年量産。
在發布會上,華米科技還宣布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内科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将就可穿戴設備在心律失常患者中診斷準确性的驗證、基于可穿戴設備數據的人群心血管風險評估與預警,以及建立依托可穿戴設備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疾病預防-篩查-診療流程等方面,共同開展研究。
之前,華米已經和北大醫院心内科有合作,以12導聯心電圖為金标準,對401名患者進行了臨床研究。研究表明,通過Amazfit智能穿戴設備的 ECG 和 PPG 功能,判斷房顫的準确度分别為 94.76%和 93.27%,其監測的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确度與專業醫師的人工判讀結果基本一緻。
華米還宣布了已同美國AliveCor達成戰略合作,将面向歐美發達國家市場,推出醫療級心電圖檢測和診斷服務。AliveCor負責全球銷售和亞洲業務的副總裁JY LEE(李柱演)在發言中表示,該公司的ECG心電圖解決方案已經通過了FDA審核,在臨床上也得到廣泛的認可;目前,他們和梅奧診所等頂尖的醫療機構,在臨床研究、算法研發以及AI訓練數據等方面,都開展了廣泛的合作。
在終端方面,黃汪表示,未來華米的智能可穿戴産品,将不限于手表、手環,會有全新的品類;下個月的美國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華米科技或許就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