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詞的文學常識及文體知識?第一節 詞的起源詞于初盛唐即已在民間和部分文人中開始創作,中唐詞體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強,藝術趨于成熟,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關于詞的文學常識及文體知識?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第一節 詞的起源
詞于初盛唐即已在民間和部分文人中開始創作,中唐詞體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強,藝術趨于成熟。
詞在唐五代時期通常稱“曲子”或“曲子詞”,在體制上,它有詞調,多數分片,句式基本上為長短不齊的雜言,所配的是隋唐新起的燕(宴)樂。其樂曲主要是短小輕便的雜曲小唱。所用詞調,共一百八十調左右。
詞從孕育、萌生到詞體初步建立,經曆了一個較長的過程。從隋代到初盛唐,傳世作品有限,創作呈偶發、散在的狀态。到中唐,有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較多詩人從事填詞,這種文體的寫作才從偶發走向自覺。
敦煌詞 寫作時間大抵起自武則天末年,迄于五代。其中有溫庭筠、李晔(唐昭宗)、歐陽炯詞共五首,其餘為無名氏之作。作者範圍廣泛,多屬下層,創作數量很大,其中最重要的抄卷是《雲謠集雜曲子》,收詞30首,抄寫時間不遲于後梁幹化元年(911),比《花間集》的編定早出近三十年。
在體制上,屬粗備型體,未臻完全成熟。字數不定,韻腳不拘,平仄通押,兼押方音,常用襯字,處于草創階段。此外,敦煌詞所詠内容,一般與詞調大緻相符,這種所謂“詠調名”的現象,與其後詞在内容上離調愈來愈遠不同,亦屬早期詞調初創時的特征。
張志和作《漁父》五首,江南的景色,漁父的生活,都寫得極其生動傳神。韋應物和戴叔倫的《調笑令》反映了邊塞景象。他們的這些唱和,說明大曆到貞元前後,填詞的風氣在文人中已相當流行。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自具首尾,而又脈絡貫通,渾然一體。
第二節 溫庭筠及其他花間詞人
《花間集》 後蜀趙崇祚于廣政三年編成《花間集》十卷,選錄18位“詩客曲子詞”,凡500首。其中,以溫庭筠、韋莊為代表,所寫多是供歌筵酒席演唱的側豔之詞,描寫女性的姿色、生活情狀和内心生活,文采繁華,輕柔豔麗,婉媚雕飾,充溢着脂香膩粉的氣味。這是最早的文人詞總集,集中代表了詞在格律方面的規範化,标志着在文辭、風格、意境上詞性特征的進一步确立,以其作為詞的集合體與文本範例的性質,奠定了以後詞體發展的基礎。
花間詞人 五代時期,後蜀趙崇祚選錄了溫庭筠、皇甫松、韋莊等十八家的詞為《花間集》。其中,大部分是集中于西蜀的文人,他們所作詞在風格上大體一緻,多華美豔麗,表現女性生活和男女戀情。後世因稱他們為花間詞人。
溫庭筠在《花間集》中被列于首位,為“花間鼻祖”。溫詞主人公的活動範圍一般不出閨閣,作品風貌多數表現為秾豔細膩,綿密隐約。代表作《菩薩蠻》表現于給人的感官刺激,用訴諸感官的密集而豔麗的詞藻,描寫女性及其居處環境。
韋莊的詞清麗秀豔,溫柔纏綿,但又有筆法清疏、抒情顯直明朗之作。
溫詞客觀描繪,時或寓有淪落失意的苦悶,卻非常隐約,隻是喚起人一種深美的聯想而已;韋詞則直抒胸臆,顯而易見。溫詞意象叠出,一兩句能包含多層意蘊;韋詞則一首詞圍繞一件事從容展開。溫詞綿密而韋詞疏朗;溫詞雕飾而韋詞自然。
第三節 李煜及其他南唐詞人
南唐詞的興起比西蜀稍晚,主要詞人是元老馮延巳、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南唐詞在境界和氣象方面做出了較大的開拓,風格上情緻纏綿。馮延巳的詞仍以相思離别、花柳風情為題材,但着力表現人物的心境意緒,造成多方面的啟示與聯想,或表達一種心境。李璟的詞中蘊含着深沉的憂患意識。
李煜詞的藝術特色:
1真正用血淚寫出了他那種亡國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
2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語和白描,詞篇雖美,卻是麗質天成,不靠容飾和詞藻。
3一任真實情感傾瀉,因純情而缺少理性節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