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曆史上,我們都對郎中這一稱謂并不陌生,可以說,郎中在古代是很常見的一個稱呼。一般來說,在我們的印象裡郎中就是醫生的代名詞,其實開始,郎中最初的本意并不是醫生,而是作為一種官階的稱謂,就是都統稱為“帝王侍從官”的意思。
其職責包括很多,比如:護衛、陪從、随時建議、随時聽從差遣等等很是繁雜。之後,随着曆史的推移與變遷,郎中一詞的含義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其職位也相應發生了改變。在曆史發展的後期,郎中則成為了隸屬于員外級的官員,分别掌管各司事務。
可以說,它是一種高級官員存在,其職位僅僅次于尚書、侍郎、丞相,可以說是比較重要了。
韓非作為戰國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是很有研究價值的,《韓非子•孤憤》中曾經有一句話提到“郎中”一詞,其記載道:“郎中不因則不得近主,故左右為之匿... ...”從這一句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早在遙遠的戰國時期,”郎中“這一官職就已經出現了。
之後,随着曆史的發展到了秦漢時期郎中又有所改變,發展成為了掌管門戶、車騎等事的官員。他們在内可以擔當侍衛守衛太平,在外可以作戰保家衛國,在曆史長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在尚書台加設了郎中司诏策文書,由此可見,郎中還是作為一種比較受重視的官員而存在的。
再後來發展到漢朝,郎中依舊還是作為官員的代名詞,司馬遷曾在《史記•儒林列傳》中提到:“一歲皆辄試,能通一蓺以上,補文學掌故缺;其高弟可以為郎中者,太常籍奏。”我們對樊哙并不陌生,他作為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親信,曆史上有名的鴻門宴也有他的參與,其實,很少有人知道,樊哙也曾擔任過郎中的,可見,此時的郎中其官職還是不低的。
晉朝建立後,晉武帝設立了尚書諸曹郎中,而尚書曹司之長就是郎中,此時的郎中作為清要之職,沒有了什麼實權。到了隋唐時期,掌管各司事務的郎中,就是在三省六部制下的六部分别設有,其官職僅比尚書、侍郎輕微,很是重要的。最後的清朝,也在六部以下設立了司,并且,在司中也設立了長官郎中。
不過,在大清朝的末期,郎中這個官職則被正式廢棄了,從此,郎中才不再是代表一種官名。從郎中官職的發展曆程來看,郎中一直以來都是官員的職稱,直到被清朝廢除為止。
其實不然,在後期的曆史中,郎中的含意已經不僅僅是官員的意思了。《水浒傳》第三十回:”施恩便對武松說:‘這幾位郎中,是張都監相公處差人來取你。’“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此時的郎中已經發生了改變,除了官員的職稱外,郎中還可以稱為職侍人員或親随的意思。
曆史上非常有名的神醫,比如:華佗,扁鵲,張仲景等,他們在民間都是被稱作”郎中“的,可見,郎中代表醫生的含義還是比較準确的。宋朝的洪邁有一部文獻《夷堅支甲制• 杜郎中驢》曾記載:“杜泾郎中河府荥河縣上原村人也。世為醫,赀業稍給。”由此可見,郎中被稱為醫生是從宋朝開始的。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郎中“或者”江湖郎中“用來稱呼醫生或賣藥,并且,治病救人的人。從宋朝這個時候起,郎中才開始有了我們現今所熟悉的”看病的人“的意思。宋•洪邁 《夷堅支甲志·杜郎中驢》中曾說道:“ 杜泾 郎中, 河府 荥河縣 上原村 人也。世為醫,赀業稍給。”
那麼,古代的醫生為什麼會被稱作“郎中”呢?
科技在很久以前并不發達,并且,用來治病救人的醫術會和巫術相混,不甚分明,醫與巫在當時被合稱為“巫醫”。到了唐朝中期,醫者在皇宮作為禦醫,肩系重任,為了嘉獎一部分有功勞的人,鼓勵後人,皇帝對他們進行了封賞。後來,人們對有醫道的”巫醫“稱”郎中“或”大夫“,用以表示對他們的尊重。
随着後期的發展,南方的人便把醫生稱為”郎中“,北方的人們一般叫醫生為”大夫“。其實,大夫和郎中一樣也是官名,并且,是世襲的還會有着自己相應的封地。宋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自宋代始,南方習慣稱醫生為郎中,北方則稱醫生為大夫,且一直相沿至今。
以前,對于醫生的稱呼一般都是按照其醫治的專科來表示,當時,大部分國家都是處于中原地區,而一般來說北方則用“大夫”來表示醫生,南方一般稱醫生為”郎中“。“大夫”流行于春秋戰國時期。後來,北方人為了讓醫生區别于官名,故此把稱呼變為“大夫”。其中,“大”讀成dài,而不讀 dà,從而,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大夫。
參考資料:
『《韓非子•孤憤》、《史記•儒林列傳》、《水浒傳》、《夷堅支甲制• 杜郎中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