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15:15:30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昨天閉幕,實現25個人工智能代表性産業項目重磅簽約,總投資近150億元。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1

大會不變的是人氣。三天大會,121場活動,500餘位海内外科學大咖與企業大佬帶來智慧碰撞,200餘參展企業秀出最新産品與前沿科技,大會全網在線觀看總人次破6.38億。即便閉幕式結束,數據智能等多場論壇仍在進行,人群久久不散。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2

變化的則是與會者的感受。與上屆一樣,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去大會展館實地逛了逛。去年,他覺得“冷”,因為酷炫的展示少了,多是“AI 實體經濟”等看似不夠時髦的主題。今年則是“看不到”,“因為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應用得越來越深,已深入生産流程,真正化有形為無形。”胡厚崑在大會開幕式上說。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3

變與不變中,五屆大會,究竟給上海帶來和留下了什麼?

技術與資源

2018年中,當上海宣布将于9月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時,也立下了要打造全球人工智能高地的志向。

當時擔任商湯科技總裁的張文,強烈感受到上海的決心與力度。他主導了商湯與上海大規模合作項目落地,包括商湯中國總部暨全球研發總部落戶上海項目。被上海沃土滋養,商湯于去年12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今年初,作為亞洲最強算力的商湯科技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在臨港新片區建成運營。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4

商湯科技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在臨港新片區建成運營。

但張文轉眼于2019年自立門戶,創立壁仞科技。短短三年,壁仞刷新了半導體界融資規模和融資速度紀錄,公司原創架構大算力AI通用GPU芯片BIREN100創全球最高算力,并摘得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SAIL大獎。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5

張文發布BIREN100。

正是沖着“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舉辦地”這塊招牌,大量像張文這樣在海内外“壯志未酬”的牛人大咖,錨定上海,并如磁場般,引來了團隊、技術與資本。僅2020年至2021年,上海人工智能大項目簽約就達191個,總投資超過1400億元。各路英雄用足了上海産業鍊、人才、創新資源和政策優勢,在此迅速蝶變壯大。

厚積薄發。去年以來,黃浦江畔有17塊芯片成功點亮,其中地平線、黑芝麻等車規級智能芯片有望在L4級自動駕駛領域打破國外巨頭壟斷局面;算法上,上海基本形成了AI全棧技術産業鍊,逐步從低階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決策智能躍遷;在智能終端新賽道上,上海機器人産品已實現批量出海,深蘭科技與韓國LG簽下的“三年萬台”服務機器人協議,創下機器人采購訂單世界紀錄。

智慧與生态

就在本屆大會舉辦期間,我國人工智能領域首部省級地方法規《上海市促進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除此之外,全國首個地方性的人工智能五年規劃、首個地方性人工智能标準體系、首個人工智能地方标準技術委員會、首個算法創新行動計劃等,諸多“第一次”也都誕生自上海。

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啟首年,也被公認為國内AI企業創業潮起之年,大批企業選擇上海作為“夢開始的地方”,包括這年12月成立的瀚博半導體。本屆大會上,瀚博剛剛發布了國産7納米雲端GPU芯片SG100,多項性能完勝海外巨頭的主流芯片。創始人兼CEO錢軍感慨,“我們做算力芯片的,在上海被喚作寶貝,我們也确實被寵成寶貝。”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6

瀚博半導體創始人兼CEO錢軍。

政府部門對于企業的呵護的确肉眼可見。比如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支持政策持續更新,上海已累計開放621條1299.4公裡測試道路,向26家企業頒發458張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牌照,測試道路裡程數、企業數、牌照數均居全國首位。8月31日,浦東金橋啟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這意味着,測試道路從相對偏遠地帶的“邊緣試探”,第一次開放到了中心城區。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7

浦東金橋啟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

而這些政策創新,都離不開曆屆大會對于AI法治、安全、治理等論壇智慧成果的積澱。五屆大會,已發布超過百部AI專業領域重磅報告或倡議,涵蓋産業發展、技術創新、行業落地、規範治理各方面,成為推動人工智能産業健康發展的高端智庫平台。

上海氪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朱明傑,中科大少年班出身。因看好上海的産業生态,2018年,在上海市經信委支持指導下,朱明傑聯合上海交大成立了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彙,并發起“A班計劃”,對20至30歲AI方向的博士生進行培養,現已彙聚20餘名頂尖AI學術及創業新星,為全球AI頂尖人才創業設立上海地标。

同時,憑借金融中心優勢,上海不惜重金助力AI企業。于2019年成立的上海人工智能産業投資基金,目前對外直投已累計超過17億元,通過子基金撬動的社會資本更高達500億元。上海還積極幫助優秀AI企業上市,目前已有雲從科技等5家AI企業在科創闆上市,聯影醫療還成為科創闆開闆以來僅次于中芯國際和百濟神州的第三大IPO。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8

底氣與韌性

五屆大會,升起又落幕,給上海AI産業帶來底氣,留下韌性。

即便面對各類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上海人工智能産業仍逆勢同比增長14.7%。在疫情防控最吃勁階段,達闼、擎朗智能等千餘台服務機器人在臨港、國展中心等方艙醫院大規模落地,上海服務機器人“服務租賃 系統集成”的創新模式真正跑通了規模化應用與系統化部署。

2021年,上海人工智能311家規上企業産值已達3056.8億元。按照目前增速,實現産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的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規上産業規模達4000億元的目标,似無多大懸念。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9

達闼自研人形機器人Cloud Ginger1.0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會現場,身着京劇服飾表演《大鬧天宮》中的選段。

華為人工智能專題日(華為大佬再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10

達闼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全新發布人形機器人Cloud Ginger2.0,2.0版全身柔性關節從34個增加到41個。

有如此自信,是因為上海已從五年前的AI技術創新試驗場,變為而今的産業應用實踐地。人工智能不再是一個學術名詞,而是與電力、互聯網一樣的通用技術,以胡厚崑所言的“看不見”的方式,深入城市經濟、生活、治理各領域。

這樣的自信,從浦東新區科經委黨組書記範金成的真實感受中也能讀出。在“中國芯”等六大硬核産業集聚的浦東,範金城接觸了太多AI芯片企業,“多是成立三四年的企業,越年輕就越有潛力,創始人團隊往往背着書包、帶着支票和貸款而來,但過幾年就能拿着自己企業的股票出去。這,就是在産業高地上的上海速度。”

來源:作者:李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