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2-22 14:17:21
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

摘要:平菇的栽培方法很多,如:床栽、箱栽、塊栽、塑料袋栽培等。随着平菇生産的迅速發展,出現了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雜菌污染;二是菇房不足。因此影響了平菇的産量和質量,束縛了平菇生産的發展。但是平菇的塑料袋栽培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1

(一)場地的選擇

生産場地應選擇便于保溫、保濕、通風換氣、排水,有明亮的散射光的場所。

1.室内栽培選擇可通風、保溫、保濕、潔淨的房間作為栽培場地。

2.室外栽培根據條件和季節,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1)地面陽畦或塑料棚式栽培。适宜在春、秋适溫季節。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2

(2)半地下塑料棚式栽培。适宜在早春、晚秋、冬季栽培。建造方法:選擇向陽、背風、幹燥的地方,東西走向,長度自定。寬6m,深1-1.5m,北框加高1-1.5m,南框加高0.5m。東西兩框自然傾斜。地面上南北兩框每隔2m留個20cm x 20cm的通風窗。東西兩側留門,棚頂架上竹竿或木棍,上覆塑料薄膜,再蓋上草簾。

(3)地下塑料棚栽培。可周年生産。建造方法:選水位低的地方,東西走向,長度自定,寬2.5~3m,深1.5-2m,北框加高30-40cm,南框加高10-20cm,棚兩端或中央修拔風筒,拔風筒下口與棚内地面平齊,簡高3-4m,棚頂架竹竿或木棒,上覆塑料膜,再加草簾。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3

(二)培養料的選擇與配制

培養料質量的優劣與平菇的産量和質量有着密切的關系。多種作物的稭稈、皮、殼如玉米軸、麥稭、高梁殼、花生殼、酒糟等均可栽培平菇。其中利用棉子皮栽培産量較高。

1,選用未受潮發黴的新鮮棉子皮 經陽光充分暴曬3-5天,殺滅部分雜菌及害蟲。拌料時加入2.5%的石灰,0.1%的新克黴靈,料水比一般為1:1.3-1:1.5,料的濕度為60%為宜,即手握指縫見水,并能滴下1-2滴為宜。塑料袋保水性能好,濕度不宜過大,否則易染雜菌。為使培養料濕度一緻,拌後再堆悶2h,并再次攪拌更好。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4

配方一:棉子殼91.5%,生石灰2.5%,麥麸5%,磷酸二铵0.5%,硫酸鎂0.2%,硫酸二氫鉀0.2%,新克黴靈0.1%。

配方二:麥稭48%,棉子殼40%,棉子餅(花生餅、豆餅等)4%~5%,草木灰1%-2%,過磷酸鈣1%,尿素0.3%-0.5%,生石灰2.5%。配方三:玉米軸48%,棉子殼40%,棉子餅(花生餅、豆餅等)4%~5%,草木灰1%-2%,過磷酸鈣1%,尿素0.3%~0.5%,生石灰2.5%。配方四:花生殼59%,棉子殼30%,棉子餅(花生餅、豆餅等)3%~4%,草木灰1%-2%,過磷酸鈣1%,尿素0.3%~0.5%,生石灰2.5%。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5

(三)塑料袋的規格

塑料袋的大小與季節有關,氣溫低時應用大而寬的塑料袋,氣溫高時應選用小而窄的塑料袋,一般選用(16-25)cm x(40~50)cm為宜。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6

(四)菌種的選擇和準備

菌種是栽培食用菌的關鍵。菌種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栽培成敗和産量的高低及質量的優劣。

1.不同的季節選用不同的溫型 目前,平菇依子實體形成溫度可分成三種:高溫型、中溫型、低溫型。夏季應選高溫型品種;春、秋、冬季應選中、低溫型品種。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7

2.菌種質量的選擇

(1)菌種的菌齡不宜過長,一般低溫條件下不超過60天,自然條件下不超過30天,夏季尤其注意。菌齡長,菌絲易衰老,生活力降低,生長緩慢,适應性差。

(2)菌種應統一,不應有雜菌。

(3)菌絲應濃密、潔白、健壯。

(4)不應有大量的菌蕾和幼菇生長。

(5)打開菌種瓶(袋)掏菌種時,培養料不得有酸味、臭味等,應有蘑菇香味。

注意事項:無論購買或自制菌種均應嚴格選擇,妥善運輸和保存,切不可在高溫、高濕和不幹淨的地方保存。

3.菌種準備 裝袋時應再次選擇檢查菌種的質量,之後将菌中瓶(袋)打開,用鑷子掏出菌種,放于經開水沖洗消毒的清潔盆裡。掏出後用手将菌種掰成花生米大小的塊,切不可求快用手搓碎損傷菌絲。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8

(五)裝袋 接種

已拌好的培養料,應及時裝入塑料袋内。接種量為幹料量的10%-20%。先将塑料袋的一端填上(用稻草制成長約7cm,粗約3cm)草把(或用曲别針),紮好,先裝入一層菌種,菌種量為全部菌種量的2/5,繼續裝料至袋長的1/2時,再裝入一層菌種,占全部菌種量的1/5,繼續裝料至袋口,最後把剩餘的菌種全部裝入袋中,用直徑3-4cm的木棒在袋中央打孔,封口同上。裝袋接種是塑料袋栽培平菇的關鍵環節,也是此法栽培最費工的一道工序,生産中往往求快而忽視質量,造成失敗者屢見不鮮,應引以為戒。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9

(六)培養

培養可在室内和室外進行。早春、晚秋、冬季可大堆堆積,兩行或三行并一行,高度10-15層,行間留30-40cm走道。其他季節,單行堆放,高度3-5層為宜。室内或棚内溫度以22-25℃為宜,料溫不能超過28℃。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10

(七)翻堆

接種後5-8天,當菌絲萌發定植,向料内伸展時,應進行一次翻堆。翻堆是培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如何進行翻堆呢?

(1)将上面的栽培袋移到下面,下面的移到中間,中間的移到上面。

(2)栽培袋兩頭要對調。

(3)每袋上下要對調。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11

(八)菌絲體期生長的管理

菌絲體期管理的要點是控制溫度、濕度、光線,促進菌絲迅速生長。

1.控制菌絲生長溫度 料溫控制在25℃以下,不能長時間超過28℃,最高不超過30℃。一旦發現溫度升高,應及時通風、翻堆。室溫最好控制在15-20℃。一般20~30天菌絲即可長滿培養料。

2.濕度 菌絲生長期要求空氣相對濕度為60%~70%。

3.定期檢查雜菌 正常情況下,每5-8天翻堆一次,若料溫過高,可随時翻堆調節溫度。翻堆時,若發現綠、黃、紅、黑等顔色,說明已污染了雜菌。如果雜菌很小時(黃豆粒~蠶豆粒大小),可用注射器吸取氫氧化鈉水溶液(pH值10以上)或0.2%多菌靈注射至患處。與好袋分開培養,檢查治療效果。如果不可救藥時,應深埋或燒掉,絕不可亂扔亂放。

4.定時通風每天通風一次,每次2-3h。

5.光線 光線不宜過強,最好是黑暗培養。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12

(九)出菇管理

當菌絲長滿後,經過7天左右,即可形成子實體原基,即由菌絲體生長階段轉入子實體階段。該時期管理的好壞,決定着産量的高低和品質的優劣。

1.解口排放 菌絲長滿5天左右,即可解口,把口部的塑料紙去掉(或卷起來),使口部菌絲完全暴露在空氣中,以利于子實體的形成和生長。解口的柱體,重新排放于适合出菇的場地,進行出菇管理。堆宜單行排列,兩頭出菇,行間留1.2m的人行道,堆高1~1.3m為宜。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13

2.溫度管理 溫度應控制在20-28℃,但因品種不同而各有差異。如不同的溫型有不同的生長溫度。高溫型:最适生長溫度24-28℃。中溫型:最适生長溫度20~24℃低溫型:最适生長溫度20℃以下。

3.空氣平菇對氧氣的需求量很大,應适時進行通風換氣,以排除二氧化碳,增加供氧量。

4.光線 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強度60Lux左右為宜,能促進子實體分化。

5.水分一經解口,就必須保濕,空氣相對濕度保持80%-95%,主要向空中、地面噴水,以保持濕度。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14

(十)采收

在适宜條件下,由子實體原基長成子實體6-10天時間,見圖2-2,菌蓋邊緣尚未展開,孢子未彈射時,适時采收。

采收方法:兩手捧住子實體擰下,不可拔取,以免損傷幼菇和菌絲,采收完第一茬後,停水2-3天,然後進行常規管理,過一段時間,可采第二茬。

平菇栽培的出菇管理技術(平菇的栽培與管理技術)15

結語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