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盜墓筆記老粉絲,不知道被多少豬肉炖過。對故事情節的猜測,真真假假,誰也說不清楚。蓦然回首時,忽然發現故事裡,竟然有那麼多名字真的存在。
潘家園對于諸多盜墓粉而言,潘家園算是一個聖地了。不管是《盜墓筆記》還是《鬼吹燈》,鐵三角主要戰力王胖子,就是來自于這個地方。
王胖子
在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有這麼一個淘換舊貨的地方:它承載着土著居民的記憶,又懷揣着年輕人的夢想。很多人都想湧入其中,憑借自己的眼力,賭一把明天的生活。比如北京的潘家園、南京的夫子廟、成都的杜甫草堂等等。
可惜啊,潘家園裡沒有王胖子,也沒有吳邪。全國各地的稻米,為了追尋鐵三角的足迹,他們爬過了長白山、踏遍了杭州城、訪遍了潘家園的每一件店鋪。
随着互聯網的發達,潘家園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輝煌。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傳說,卻一直流傳在潘家園。
巴乃如果說潘家園不過是王胖子的老巢,對于稻米沒有那麼強的吸引力。那麼巴乃必定是許多稻米不能繞開的坎兒。
巴乃是張起靈的失憶之地,又是他的重生之地。潘子死在了巴乃,雲彩死在了巴乃,霍老太也死在了巴乃,吳邪組織的探險隊幾乎全軍覆沒在這裡。
巴乃有張家古樓、有四姑娘山、有神秘的密陀羅,還有鐵三角最後戰鬥的地方。當你以為這個地方不過是三叔編造的名字時,翻開地圖,真的就可以查詢到巴乃。
不過,現實中的巴乃卻沒有三叔描繪的那麼壯美。
巴乃位于廣西上思縣,一個瑤族的村寨。山倒是挺多的,水卻少得可憐。唯一有水的地方,竟然還沒有一個茅坑大。
據說,這個地方超級美膩,情懷滿滿。可能說到這裡,很多稻米就想去看看。
在這裡有必要提醒一下,沒有經過商業開發的巴乃,絕逼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不僅交通異常不便,連個餐館都沒有,更别說賓館了。對于習慣上網的你來說,那裡絕對是你的夢魇。
一個如此不起眼的小山村,三叔為什麼會知道的呢?想必是某天三叔在翻地圖,忽然看到了這麼一個小山村,就記下來了,并将它用在自己的小說裡。
東夏東夏國作為我國某一曆史時期,位居東北的區域性政權,存在時間極短,在史書上的記載也隻是寥寥數筆。不管其如何隐蔽,深挖史書,還是能尋到蛛絲馬迹的。
站在中原王朝,或者金國的角度來看,蒲鮮萬奴的建國,算是叛國行為,不足以編入史書。故而當年的史書中,隻有某些零星記載。我們來看看史書中,是如何記載蒲鮮萬奴的:
1206年,萬奴出奇兵,配合完顔賽不的正面進攻,擊潰宋軍主力皇甫斌所部步騎數萬。
1211年,被任命為招讨使的監軍,駐守于野狐嶺,由于主帥無能,被蒙古軍戰敗,精銳盡沒。
1214年,任遼東宣撫使,成為遼東地區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當年,與留哥二戰歸仁,因輕敵而大敗,退入東京。
1215年,金宣宗南下逃到開封,金國覆亡已是定居。蒲鮮萬奴隻能困守遼東,左右無援,唯有改弦易轍,亦或是投降蒙古國。于是,蒲鮮萬奴便發動了政變,發兵占領金國故地上京,并建國遼,史稱東遼。
同年,蒲鮮萬奴覺得東遼這個國号不夠響亮,而且顯得十分晦氣,于是又改了個國号:大真,意圖複興大真。
1216年,蒙古國東進,蒲鮮萬奴投向于蒙古。
1217年,再度立國,國号大夏,史稱東夏,朝鮮史籍稱之為東真。
1218年,成吉思汗派兵整套高麗,蒲鮮萬奴亦出兵參戰。高麗在兩國聯軍征讨之下,經不起幾番打擊便投降,并承諾向蒙古和東夏納貢。《高麗史》記載蒙古曾對高麗說道:果與我結好,當先遙禮蒙古皇帝,次則禮萬奴皇帝。如此看來,蒙古國是變相承認了東夏國的地位。
然而,東夏國與蒙古國的友好關系并未維持幾年。
1233年,蒙古大軍取道高麗,北進東夏境内。東夏軍終因寡不敵衆,城陷,蒲鮮萬奴被擒,東夏國滅亡。
東夏國雖然滅亡,可是女真舊部仍在。每當蒙古國征讨高麗,仍舊讓東夏人作為先頭部隊。而朝鮮國對東夏的稱謂,依舊是東夏萬奴國。
據王國維的考證:《高麗史》多記東真即大真與高麗交涉事,自1233以後,至世祖至元年間,凡二十見。意萬奴既擒之後,蒙古仍用之,以鎮撫其地,其子孫承襲如藩國然,故尚有東真之稱。
至于盜墓筆記所說的東夏國,不過是借用了曆史上的名字而已。什麼青銅古門、什麼雲頂天宮,萬奴王真要有那個本事,還用得着拍蒙古國馬屁?
後記其實除了以上地名,三叔在小說裡還大量用了現實中存在的地方,比如說四姑娘山、三聖山、秦嶺、墨脫、某某喇嘛廟等等。
這些真實的地名大量運用,給人一種超強的代入感,讓人讀了之後,就會萌生這些東西真實存在一樣。這正是三叔高明的地方,寫部小說都能讓粉絲覺得這是在編撰曆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