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秋至秋分時節,山東泰安甯陽泗店鎮便會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村民們不管是在家務農還是外出打工,都會在這四十來天裡聚在一起,不是為了種莊稼,而是要抓蟋蟀。
“黃金有價,蟲無價”,這句話毫不誇張。一隻蟋蟀的價格,往往遠超于同等重量的黃金。甯陽的蟋蟀個頭大、性情烈、彈跳力強,以善鬥、兇狠而聞名,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自宋朝起就被奉為皇家貢品,因此也吸引了泗店鎮及其周邊的“捕蟲人”。
在這四十多天裡,從早上六點至第二天淩晨兩點,泗店鎮鎮中心、姚村及周邊村莊的“捕蟲人”會出沒在早市和晚市中,把道路擠得水洩不通。本地及從外地來的商人則會坐在路邊的小闆凳上,擺上小方桌,等待剛從玉米地裡抓蟋蟀歸來的村民。
泗店的蟋蟀有青黃紫紅黑五大類,近百個品種。商人們打着燈,湊到眼前仔細觀察着村民們送來的蟋蟀頭部、牙口、腿部的品相。這些蟋蟀被分類分級,從一塊兩塊到幾萬,甚至到十幾萬的價格都有。
80後的發哥生長在泗店鎮,他在甯陽縣上開了家電腦配件店維持着家庭生活,而每年的這四十來天,他也會把全部精力放在玉米地裡抓蟋蟀上。胡得發從8歲開始,就跟着家裡長輩在地裡抓蟋蟀,經驗豐富的他,對于判斷蟋蟀的位置很有一手。
2010年,發哥出于自己對互聯網的了解,開設了淘寶店鋪“甯陽本地野生蟋蟀”,在線上售賣蟋蟀。
淘寶上的用戶對全國各地蟋蟀的需求量越來越大。2011年,發哥招兵買馬,組建了一支10人的捕蟲小隊。每晚6點至淩晨一點他們都會全副武裝,一頭紮進廣闊的玉米地裡。以泗店鎮為中心,方圓200公裡内,80%的玉米地都有過他們的足迹。
“捕蟲人”在抓蟋蟀時可謂全副武裝,頭頂打着探照燈,穿着長衣長褲。為了避免蚊蟲叮咬,耳朵也要塞着棉花。他們在玉米地裡一忙就是四五個小時,除了要帶上蛐蛐紗罩和裝蛐蛐的竹筒,還要帶着充足的口糧。
在每年這40多天裡,發哥和他的團隊平均能賣出500隻蟋蟀。淩晨兩點抓完蟋蟀,早上八點給蟋蟀們拍照、稱重,裝在改良後透氣的竹筒裡,就要打包發貨流向全國各地了。
竹筒内裝着一兩片切好的黃瓜,作為維持蟋蟀們在路途中的口糧。就這樣,蟋蟀們在一個個圓形的瓷罐中開始了它們的“打擂台”生涯。
來源: 天下網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