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作家萬裡行、《中華風》雜志社、天津市甯河區文化館主辦,海河文學社協辦的,喜迎二十大,放歌新時代 2022年“海河杯”首屆全國詩歌大賽征文活動,自今年5月上旬啟動,5月31日截稿,共征集到有效投稿 316件。将稿件隐名、排序,經過嚴格的初評、複評和終評,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 6名,優秀獎39名。經大賽組委會評議評出本次大賽特别貢獻獎1名。現将獲獎名單公布如下:
獲獎名單
特别貢獻獎(1名)
劉荷花
一等獎1名
《雪山草地間》(組詩)/秦風
二等獎3名
《我看見的自己,已經走遠》(組詩)/鄧太忠
《風中鳥羽》(外二首)/馬小潔
《陽光下》(組詩)/孫學東
三等獎6名
《我怕跟着别人哭錯了英雄(組詩)》/蔣德明
《松花江》(外二首)/王國良
《蘆台春辭》(外二首)劉志娟
《女人的背又靠在地蓋棱上》(外二首)耿梅
《和一隻鹿的談話》(外二首)/西盧
《長安之秋》(組詩)/李宗明
優秀獎39名
張志軍 湯雲明 王忠平 肖華來 鄧流沙 吳志松 吳 堅 劉惠增 李彩菊 董建玲
孟海英 盧合枝 張金才 胡玉亭 武志欽 白瑪曲真 夢 兒 王恩貴 楊繼超
楊汝海 任勝強 田立華 胡慶軍 吳 成 孫銀川 楊雅清 馬麗芬 林傑榮 辜義陶
嚴志明 劉鳳芝 陶 欽 梁愛梅 張立新 李寶貴 劉慶珍 方志江 楊星麗 張學禮
附:評委名單
終評:張恩浩 王從清
初評、複評:馬蘭 羅方義 顔玉柱
《中華風》雜志社
天津市甯河區文化館
2022年6月9日
獲獎作品展示
一等獎:
雪 山 草 地 間(組詩節選)
作者:秦 風(四川)
■ 大藏寺,山水合掌的恩施
有一種道路,是獨自離開
向上的高原與峽谷,成為一種退守
高原每擡高一步,天空便低了一頭
在人間欲望的每一步都是苦難的深陷
有些靈魂,給肉體跪下
有些命運,給苦難跪下
有些天空,給大地跪下
有些淚滴,給自己跪下
一炷香火,把自己插入灰燼中
替那些跪下去的事物孤單地站着
俯身的光芒,是内心的鐘聲
仰視的頭顱,是山頂的雲煙
我不在人間。在白雲外
以草原的自牧,與高原的自诩
秦風,本名蒲建雄,文學博士,成都文學院特邀作家。曾獲首屆天府文學作品獎、蘇東坡文學獎、李煜文學獎、上海市民詩歌節詩歌獎、意大利梅萊托國際詩歌獎、悉尼國際詩歌節詩人獎。應邀參加第27屆(印度)世界詩人大會,著有詩集《獨步蒼茫》。
二等獎:
《我看見自己,已經走遠》組詩之一
刀 子
作者:鄧太忠(四川)
一直心懷叵測,把光芒
塗抹在記憶的深處
沒有白晝的日子,見到誰
都有一腔的憤慨
刃口驕傲放縱的談吐
越是犀利,一些事物的傷痕
長出難言之隐
讓一些迷茫的視角,從血色
蛻變成雨後的彩虹
隻有被砍伐的樹,朝思暮想
刀脊上行走的真理,能否
喚醒所有的過往
一切都是一切的,疼痛的過程
是生的回蕩,也許
是死的交響
《風中鳥羽》(外二首)之一
風中鳥羽
作者:馬小潔(天津)
風中鳥羽
披着流蘇的時光,站成玉質的林
風過,淌出晶瑩的平仄
陽光伸出溫暖的觸角,寫出明亮之詞
頭上,是被飄逸買斷的雲朵
高過風聲,高過羽毛托起的蔚藍
腳下,是浸滿滄桑的人間
低于雨水,低于目光裡映出的蒼翠
風一再将你認領
而鳥兒的去向,是樹們的心事
秋天擅長于遼闊中晾曬色彩
蔥郁被打回春天腹部
金色盛開,笑傲江湖
秋天啟動風的千軍萬馬
陰暗潮濕,從此不再笑裡藏刀
穿過時間密布的網,與大地擦肩
向上,直到化作虛無,成為一首自由之詩
《陽光下》組詩之一
牛
作者:孫學東(天津)
黃牛老了,父親也老了
這對患難兄弟,被幾畝薄地
牽絆了一生
時光柔軟
蹄子上的新泥,脊背上的鞭痕
與春天有關
也與父親的夢想有關
收工的時候
黃牛,不斷加快着腳步
不斷咀嚼、反刍着夕陽,和
青草的馨香
人間寂寞,天地間
隻有老牛讀懂了父親的心事,和
父親的遠方
三等獎:
《我跟着别人哭錯了英雄》組詩之一
無字碑
作者:蔣德明(貴州)
心比天高,說的是女人
而你,命如厚土
天高任鳥飛,飛鳥是天空的文字
具像的書寫,哪一筆是你的認可
鳥,懂得風言風語,懂得雲卷雲舒
在紙上行走的朱筆,吹雪的速度
劍影晃成枯枝,無意滴落的朱紅
不是梅花,是你看落的日頭墜落寒塘
摔碎的鳥語碎片,碎成那人的鶴影
那個把朱筆遞給你的人,把該說的都留在了碑上
雁過留聲,心比天高的女人
比鳥懂得:人世間的碑沒有一塊大過天空
《松花江》(外二首)之一
下午的拉薩河
作者:王國良(黑龍江)
透過一杯果汁,拉薩下午的陽光
在讀一篇雪,布達拉宮在藍天下讀我
淺色調的我,卷入風中的一些詞語
走向一條和浪漫主義無關的河流
珠穆朗瑪峰坐在水面
曾經對我是遙遠的張望
此時,我是它的偏旁
路邊的理發匠在删除一部
經卷上的錯别字,那些長跪
不起的人驚飛了時間的麻雀
藥王山西側的摩崖石刻
像采藥人的一個秘方,等待那些
逆流而上的人來拓印聖潔的沉香
哲蚌寺醉卧在晚照裡
任雄鷹馱走浪花裡的雲朵
為拉魯濕地做一次經幡下的洗禮
風在吹,夏日陡峭,夕陽思歸
河邊的邦錦花謝了,一切美好
正在晚霞湧動的波光裡擴散或蒸發
《蘆台春辭》(外二首)之一
最初的日子
作者:劉志娟(天津)
不期而遇,碧透的天空
投影處,你的眼底波光潋滟
有牽挂萌發在水底
潮漲潮落浮浮沉沉都是我的青春
所有的季節都是陽春三月
我們忙着生長也忙着播種
忙着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忙着喚醒每一顆幸福的種子
借一場夜雨,催開一朵愛情花
暗喻一粒透明的果
最初的日子
便成了需服用一生的花藥
《女人的背又靠在地闆棱上》(外二首)之一
女人的背又靠在地蓋棱上
作者:耿 梅(甯夏)
那個女人的背又靠在地蓋棱上
就着高出的地頭的莊稼
象蟲子樣緩緩蠕動身體
從頭到肩到全身
似蟬蛻殼似的一次掙脫了桎梏
艱難地卸下背後的柴捆
昂首看着藍藍的天空
幾縷風正将雲團扯成
絲絲縷縷的牽挂
舊時軍用的水壺
又潤了潤她皺裂的嘴唇
女人惬意地靠着這樣的柴捆
眼光逡巡着她的王國
她的莊稼地
她的蘇丹草
稈又粗了一些
穗子又沉了幾斤
她又走進穗頭之間的世界裡
俯首尋找着苦苦菜
當她蹒跚歸去時
斜晖也一寸寸地黯淡着暮色
《和一隻鹿的談話》組詩之一
自在
作者:西 盧(天津)
大雨過境,蟻穴不知所蹤
曾經那些忙碌的影子,蕩然消失
幾日後,看見草地裡又有了新的蟻群
在另外一條曲徑
虔誠地奔跑
仿佛他們不生不滅,仿佛他們從無苦厄
我也見過許多鳥群,馬群,魚群
更多的人群
他們向着不同的方向奔跑
向着不同的方向奔跑,都在回去的路上
《長安之秋》組詩之一
長安之秋
作者:李宗明(西安)
還有比秋天更忘我的季節嗎
比大長安更圓的落日
應該是在西河方向,王維眺望的
那片矍铄的風,搖晃着時光
還有比秋天更深沉的記憶嗎
比夢的翅膀更遠的雲團
依然在大魚山之上,那時的我們
牽着古老的夜,穿行在茸茸的星光
你說,因為愛過這山山水水
播種過春天,也收獲過漫天的大雪
寂靜的時候,才舉起荒涼的呐喊
評 委 風 采
評委簡介:
張恩浩,河北豐潤人。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先後在《詩刊》、《星星》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詩林》、《綠風》詩刊、《延河》、《江河文學》、《牡丹》、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鴨綠江》、《星河》,美國《海華都市報》、新西蘭《先驅報》、菲律賓《世界日報》等發表文學作品數百篇。多次獲獎。
出版詩集《生活的顔色》。作品入選國内多種文集,現為《新時代作家詩人風采日曆》主編。
評委簡介:
王從清,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北京知美詩社社長。有詩歌散文等作品見于《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海日報》《青海湖》《神州》《莽昆侖》《綠風》《大河詩刊》《四川詩歌》《火花》《盧溝月》《風雨橋》《洛神》等多家報刊雜志,出版詩集《不說再見》。2019年獲“郭小川詩歌獎”。現為《中華風》雜志常務社長,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詩歌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家萬裡行組委會常務主任,華語作家網編委會常務主任。
評委簡介:
馬蘭,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鄉土詩人協會會員,詩作見于《詩刊》《星星》《中國詩歌》《詩選刊》《詩探索》《草堂》等報刊雜志。出版詩集《流光》。榮獲首屆艾青微詩大賽獎,第三屆“詩探索﹒春泥詩歌獎”提名獎,第八屆、第十屆“詩探索·中國紅高粱詩歌獎”入圍獎,荷花澱文學特别貢獻獎,易水詩歌獎等。
評委簡介:
羅方義,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畢業于江西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作品散見《中國民兵》《江西教育科研》《星星》《詩歌月刊》《綠風》《中國詩歌》《奔流》《中國詩人》《天津詩人》等國内外刊物。作品入選多種詩歌選本。入選《燈盞—-2021中國作家網原創“文學之星”》,作家出版社出版。獲得中國作協詩刊社、中國詩歌網主辦的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賽、2020年“黃姚詩會”主題征文及中國詩歌學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詩河,鶴壁”詩歌大賽等二十餘項全國詩歌大賽的獎勵。出版詩文集《微笑在路上》《與陽光同行》,與人合著詩集兩部。
評委簡介:
顔玉柱,筆名:無墨、琢玉石,安徽巢湖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巢湖市作家協會會員、巢湖市演講朗誦學會會員、中國新寫實主義詩社常務副社長、微刊主編、《安徽詩人》微刊編委,在國家級、省市級多家報刊雜志發表詩歌、散文、随筆、文學和藝術評論多篇(首)。有作品收錄在《2016齊魯文學精品選》等十餘部精品詩集中。獲中國新寫實主義詩歌2017年度十佳作品獎、2019年度詩人獎和《中華風》雜志年度文學評論優秀作品獎,等多個民間競賽獎,及在地方政府征文活動中獲獎。著有詩集《螢火燭光》(國家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收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