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漢語常用字,讀作fú,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神祖)保佑,即《說文解字》中的“祐也”,後引申為富貴壽考等齊備、福氣等。
“福”字的偏旁“礻”有祈神的意思,而“畐”可拆分為“一”、“口”、“田”,即一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飯吃、有工作做、有學可上,就是福。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據傳說,民間貼“福”字之風開始于姜太公封神之時。各路神仙分派妥當之後,姜太公的老婆也來讨要神位,姜太公無奈,便把她封為“窮神”,并規定凡是貼“福”字的地方不能去。于是,老百姓便家家戶戶貼“福”字、放鞭炮,驅趕這個不受歡迎的“窮神”。
(一)新年寫“福”字
“福”字含有四種意思:一是“壽”,即長壽,長命百歲;二是“富貴”,即财多物豐;三是“康甯”,即健康無疾患;四是“德厚”,即德善有道。此外還有三種意義:一是“順”,新年伊始貼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裡能一順百順,諸事如意,吉祥并臻;二是“保佑”,貼上福字能求得保佑,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三是“創造幸福”,貼上福字是告誡家庭成員,在新的一年裡全家人要團結一緻,同心協力,創造一個幸福家庭。
(二)新年送“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據有關資料記載,中國的“福”字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青銅器銘文上,即已有不同結構的“福”字。此後随着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的出現,“福”字書法越來越多,越來越藝術化,後人集書的《百福圖》《千福圖》則集中了“福”字的各種寫法,讓人美不勝收。
火紅的春節,少不了“福”字,按照中國民間傳統習俗,過春節要貼“福”字。民俗家說:貼“福”字是為祈祥求吉。
(三)新年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大門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貼,意為“開門迎福”。福字的正确貼法應該是:大門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貼,意為“開門迎福”,倒着貼會把福氣擋在門外。如果把福字倒貼了,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倒貼福字,不是福“到”了,而是把福“倒掉”了。
真正貼福字的時間應該在三十的下午,太陽尚未落下之前。且順序應該是從外面向裡貼,先貼擡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且由大門開始從外到裡的福字先大後小。倒貼福的情況主要出現在:①屋内的櫃子;②垃圾桶和水缸;③廁所等污穢之地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