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的朋友現在是越來越多,養殖模式也是各不相同,像林下養殖就是最原始、最傳統的養植模式,其優點也較多。但是在管理上會存在一些不便利,特别是大規模的放養,對于養殖人員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一、正确處理方便與隔離的關系,慎重做好林地的選址規劃
養雞戶選擇林地時,不能隻考慮管理方便,而不考慮防疫隔離和環境條件。林下規模化養雞應慎重選好場址,遠離水泥、化肥、化工機械廠、公路主幹道、集貿市場等,選擇相對安靜的林地來減小噪音的污染;選擇夏季樹林茂密、冬季陽光充沛、雨季不易成澇或暴發山洪、地勢相對高燥的林灘塗林地,避免空氣、塵埃、水源、病菌和噪聲等污染。林地的選擇也不能過于偏僻遙遠,還要考慮養殖管理區道路、水電、場地等建設成本,包括物資産品等的運輸、技術人員服務距離、時間及疫病防控問題等。
二、正确處理簡易與标準的關系,科學建造堅實的雞舍
有些散養戶認為散養雞雞舍簡單或随意搭建敝篷即可。其實散養雞育雛、避雨、防寒的雞舍建造十分重要,應該科學建造并要求堅實。北方雞舍一般都選用坐北朝南,即進風面選在南側,冬季能避開寒冷的西北風吹襲,夏季又能利用東南風或西南風作為主導風進行自然通風;雞舍中梁高2.8米,前沿牆高2.2米,門高1.8米,窗高1.2米,寬1米,南側牆每個窗下必須留有30厘米的方形進氣孔,并在相對應的中梁處留有直徑25厘米的出氣孔。最好在雞舍北面牆壁外側加層保溫闆,也可直接用質量好的塑鋼保溫闆建造。
三、确處理規模與效益的關系,合理确定放養的密度
但任何産業發展與資源的利用必須互利雙赢。首先養殖密度要合理,不能超過養殖容量。一般放養密度應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則,每畝林地放養150~250隻。密度過大,草、蟲等餌料不足,增加精飼料喂量而影響到散養雞肉的風味。當然放養密度太小,林地資源浪費較大,生态效益不夠明顯。對于放養的群體規模一般以每群1000~1 500隻為宜,必須采取全進全出制的飼養模式,絕不能大小混養或不同批混養。
四、正确處理放養與舍飼的關系,适時做好舍内的補飼
放養季節一般選擇在陽春三月至深秋十月,雛雞脫溫後放在林地内散養,雞群能夠采食到嫩草、蟲、蟻等充足的生态飼料,晚上雞群趕回舍後可以适當補飼,以補充放養時期飼料的不足。冬季和春寒時節要根據天氣情況适當放養,大多時間應以舍養為主,喂給足量營養豐富的飼料。
五、正确處理粗放與嚴密的關系,高度重視疫病綜合防控
放養雞管理雖然粗放,但一定要建立嚴格的制度。調教雞群能夠定時定點歸巢,如遇到天氣突變、天下大雨、或起大風前應該及時将雞群趕回,防止雞隻受涼受寒而誘發感冒、拉稀等疫病。定期搞好林地糞便清理和消毒,對于疫苗瓶、病死雞絕不能随意丢棄,必須采取深埋、焚燒等無害化處理措施。嚴格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做好雞群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法氏囊免疫,散養雞群寄生蟲感染普遍嚴重,如雞羽虱、異刺線蟲、膝螨、蛔蟲等感染率很高,堅持每月必須驅蟲一次。
六、正确處理服務與監管的關系,确保林下養雞健康發展
畜牧部門要做好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鼓勵民營和社會資本投入林下養雞産業,扶持本地養殖大戶發展成為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在認真履行好圈舍設計、信息咨詢、培訓指導、疫苗供應等技術服務的基礎上,必須加強監督管理。要求養殖戶按行業的生産、管理标準開展生産經營。建立質量備案追溯制度,健全獸藥飼料使用記錄,嚴禁使用違禁獸藥或飼料,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實行出欄肉雞健康承諾保證制度。
溫馨提示:雖進入夏季,但各地家禽呼吸道病并沒有下降,近期多地區呼噜、咳嗽、伸脖呼吸等呼吸道病依然頻發、多反複發作,且難以治療,想了解當下家禽呼吸道病最有效治療預防方法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免費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